生活中很多女人都喜歡嘮叨,造成家人與孩子的逆反心理,女人的這種行為習慣確實讓人厭煩,但女人有時真的控制不住自己,才有這樣的表現。
過多嘮叨造成家人和孩子的情緒壓抑
1、在生活中,孩子經常會重複聽到媽媽說這些話:「你的作業完成了嗎?」、「快去洗澡啦!「、」收拾好書包沒有?」、「明天上學的校服準備好了嗎?」
「看電視坐遠一點!「、"快點吃飯,多喝水!」、"你的水壺、公交卡、飯卡都帶了嗎?「、「今晚不許上網,買PSP沒門,除非你考NO1。」、「老媽都是為你好,終有一天你一定會感激我的。」
2、在家裡男人經常會聽到女人說:「回家要洗手。」、「不要躺在沙發上過來幫忙吧!」、「衣服不能隨便亂扔,記住襪子要放洗衣籃了。「、」說過多少次了,看完的雜誌放回原位好嗎?」
這些非常熟悉的話語,每天都在家裡重播,女人認為這是愛,是善意的提醒,殊不知女人的這些行為習慣讓男人和孩子感覺到好煩。
他們會認為女人非常嘮叨,感覺自己沒有自由,回到家不能好好放鬆,情緒處於壓抑的狀態。
女人有點不理解,自己明明為他們好,怎麼就得不到一點肯定呢?
很多女人發朋友圈吐槽:家裡的男人和孩子老是不配合,明明是為他們好,還被嫌棄自己嘮叨。
信息發出後引起很多女人的強烈反響,她們說自己家裡的情況也一樣。
女人過多嘮叨,對家人和孩子有哪些影響呢
男人和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一般情況下你給家人和孩子適當的提醒是有必要的,但可無休止的嘮叨就等於變相的單方面指責。
有時男人和孩子明明把事情做得很好,而女人還在嘮叨,那女人就等於把功勞拿走了;當男人和孩子做錯了事情時,你的嘮叨又變成了有先見之明,這時他們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極大的傷害。
男人和孩子感覺自己被控制
女人過多嘮叨,男人和孩子就會覺得有壓迫感,所以就造成哪裡有壓迫感,哪裡就有反抗這種現象,孩子可能暫時不會爆發,但到了青春期,就會火山爆發了。
有些男人下班之後,會在外面溜達一會兒或在車上看抖音、新聞也不願意早早回家,也是因為回到家就聽到女人的嘮叨聲,做什麼也沒自由,不能好好放鬆,所以他們故意晚點回家,逃避聽到這些嘮叨聲和埋怨聲。
男人和孩子變得沒有責任感
女人不停的嘮叨,容易使男人和孩子產生依賴心理,他們會認為反正有人會提醒,就不會用心去做事,而當問題出現時,他們就會把責任推卸在你身上,讓你百口難辯。
女人應該怎樣避免嘮叨,巧妙地提醒呢
用適當的方法引起注意力
當你想男人或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要讓他們停下手裡的事情,認真看著你,然後你才說出要做的事。
否則,他們都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任憑你怎樣說,說多少遍,他們真的是沒聽見你說的話,你說多少遍都是徒勞無功的,這點一定要注意。
不隨意打擾
你叫家人和孩子做事的時候,首先要仔細觀察他們正在做什麼,儘量不要刻意打擾,最好在他們停下來的間隙跟他們溝通,這樣的做事效率高,不會讓你重複嘮叨而心生埋怨。
給家人和孩子指令後,讓他們重複一遍
女人往往會因為男人和孩子,聽到指令後不回復,而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有時候男人和孩子完全沒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他們並非存心與你對抗,而是當時或許在想或做別的事情沒聽見造成的。
所以你今後可以讓他們重複一遍你說的話,讓他們意識到你的指令。
注意說話的語氣,採用正面的說話方式
1、男人有些生活習慣是不能一下子改變的,你要慢慢提醒他,而且重要的是,你要注意說話的語氣,不要用命令式,而要採用正面的說話方式。
比如:「你每次都把衣服放沙發上,說過多少次了。」、「就知道玩手機,也不過來幫忙。」這些帶著埋怨的說話方式,真的會讓人產生對抗心理的,一定要避免。
你應該這樣說:「親愛的,把衣服放洗衣籃里哦。「、「親愛的,過來幫忙一下。」當你用這樣正面的說話方式,相信男人會很願意做好的。
2、對孩子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比如:「寶貝,該做作業啦!」、「寶貝,東西帶齊了吧!」這種肯定的說話方式會讓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平時你要經常對男孩子說:「有個兒子就是不一樣!」對女孩子說:「有個女兒真好!」
相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表現得更加優秀的,生活中正面的溝通方式,特別容易讓人接受。
結語:生活中,女人要把目光集中在快樂上,用你的行動帶給家人和孩子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態度。
別讓嘮叨與埋怨成為你的標籤,努力把快樂的氣息帶給家裡每一個人,願快樂灑滿你家裡的每一個角落,讓家人看到幸福美好的未來!
-END-
作者簡介:我是珍妮新活館,堅持原創,願我的文字帶給您滿滿的正能量,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如果喜歡我的分享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