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吾幼 | 得了流感或支原體,該如何護理?

2023-11-07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佑吾幼 | 得了流感或支原體,該如何護理?

開欄語

《孟子》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兒童健康心繫千萬家庭。廣東省中醫院兒科許尤佳、楊京華教授帶領團隊開設【佑吾幼】科普專欄,定期推送育兒保健、疾病防治等知識,為兒童健康保駕護航。

目前廣州正處於流感高發期,甲型乙型流感共同流行。秋冬季同時也是其他呼吸道病原高發期,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包括最近熱度不減的支原體。

不少患者在診間會諮詢感冒發熱在家中如何護理。其實不光流感,或者支原體肺炎,其他病原引起發熱、肺炎等病症,家庭護理方法大同小異,今天就給大家講解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

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只要是輕症,都可以居家護理觀察。這個輕重的區分,和體溫高低沒有直接關聯,主要看有沒有心、肺、腦等重要器官異常的表現,例如有無喘息、氣促、面色蒼白、精神差、驚厥發作、長時間無尿等。

如果出現以下表現,要儘早就醫:

持續高熱難退,特別是體溫有超過41℃的超高熱;

出現不能用寒顫解釋的肢體抖動;

出現驚厥抽搐;

出現精神狀態不好、嗜睡,小嬰兒不醒不吃不喝;

出現四肢冰冷、皮膚花斑紋,面唇色發白;

出現劇烈持續的頭痛、頻繁的和進食無關的嘔吐;

呼吸明顯增快、呼吸節律不齊等。

發熱的護理

感染引起的發熱,不管是肺炎、扁桃體炎亦或是其他疾病,處理原則是一樣的。當體溫升高,同時伴有頭痛、肌肉關節酸痛、周身不適,或不可名狀的不舒服,或小寶寶哭鬧、難哄、粘人,那麼就可以服用退熱藥了,不必講究體溫多少,即便體溫不高,只有38℃,只要有不適感,就可以服用退熱藥。如果出現大於40℃的高熱,一般到這個溫度都會有不適感,應該積極退熱。

如果體溫不高,或者孩子沒有明顯不適感,精神很好,那麼都可以選擇觀察,不必著急服藥。發熱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免疫系統清除感染源。

發熱時身體處於高代謝狀態,水分需求大,且體溫升高,身體的顯性和不顯性失水都會增加,身體或多或少的都會有脫水。因此除了用藥物處理髮熱,還需要適當補充水分。不過發熱時消化系統功能也會受到影響,一次性大量飲水反而會引起胃腸不適,最好是少量、多次的飲水,涼白開或溫水都可以。

如果體溫不高,可以選擇物理降溫。方法很多,例如冰袋降溫、溫水擦浴。用哪種方法,取決於孩子的感受或對降溫方法的反應。例如孩子怕熱,那麼就可以選擇冰袋降溫(額頭、腋下);如果孩子怕冷,那麼就選擇溫水擦浴(頸部、腋下、胸背等),或者藥物沐足等。哪種方法讓孩子舒服就用哪種方法。

咳嗽的護理

許多呼吸道感染疾病都會有咳嗽症狀,上呼吸道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鼻炎鼻竇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如氣管支氣管炎、肺炎等。

對於咳嗽,家長能做的其實有限。因為咳嗽和發熱一樣,只是一個症狀,一個信號,背後肯定有一個原因導致這個症狀,找到並處理這個原因,咳嗽症狀才能減輕、消失。在找到這個原因之前,一些具有鎮咳作用的藥物,要謹慎使用。

因此對咳嗽的家庭護理,第一件事就是別亂用藥。

如果咳嗽以乾咳為主,可少量多次的喂溫水,不過孩子正咳嗽時不要喂水,容易嗆咳。秋冬季天氣乾燥,家中有加濕器的,可以使用加濕器。如果咳嗽有痰,特別是對嬰幼兒、學齡前兒童,自主排痰能力相對較差,可以用手法拍背,幫助孩子排痰。

手握空心掌

空心掌從下往上拍。注意不要在飽餐後拍背

不少家長會問,煮雪梨水、蒸橙子對止咳有用嗎?可能對少部分恢復期咳嗽會有效果,但是大部分咳嗽,特別是急性期的咳嗽,水果可能會加重咳嗽,因此如果有咳嗽症狀,建議暫緩水果。

起居護理

發熱、肺炎能不能開空調、開風扇,取決於孩子會不會惡寒、惡風,如果孩子主動說怕冷,或者小寶寶打寒顫、起雞皮,那就不要開。如果孩子怕熱,或者渾身滾燙、大汗出,可以開空調或開風扇,但要注意要先將身上的汗擦乾、更換汗濕的衣物,空調風扇不要對著人吹。

發熱、肺炎最好不要洗澡。洗澡可能會明顯增加不適,可能會導致病程延長,症狀反覆,甚至加重。如果確實要洗,一個是要保證水溫不低,二是速度要快,沐浴後及時擦乾,三是避風防寒。如果在洗澡中出現惡寒、寒顫、起雞皮,那最好儘快結束,不要再洗。

飲食調護

能引起發熱的疾病,包括肺炎,都會增加身體代謝,加速消耗,這時候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非常旺盛。理論上,應當是增加攝入,通俗講就是多吃點。但是,偏偏就在發熱的時候,絕大多數的人都會有胃口下降,甚至會有噁心、反胃、嘔吐的表現,這可能和體溫升高時胃動力減弱、消化酶活性降低、消化液分泌減少等有關係。

因此在生病期間,應當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6月齡以內的繼續母乳或配方奶喂養。

6月齡-1歲的在生病期間暫緩添加新的輔食,飲食樣式和食物品種不必複雜,簡單幾樣平常吃的順利的輔食即可,母乳或配方奶繼續維持。

1歲以上的孩子同樣的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不必太過豐富,粥、面、饅頭等都是不錯的主食選擇,可以搭配少量豬瘦肉、雞蛋等。如果孩子確實是沒什麼胃口,可以服用口服補液鹽或者加鹽的米湯水。

家長要記住,不管是什麼年齡段,都不要強迫喂食。如果確實較長時間滴水不進,可以到醫院靜脈補液,補充液體。

發熱期間,牛肉、羊肉、大蔥、姜蒜等辛溫助熱之品不宜吃。

水果在發熱期間則不是必須攝入,可選擇蘋果、橙、梨等偏性不強的水果。注意不可多吃。中醫認為,大多水果屬生冷之品,多食易傷脾陽,助濕氣,而一些溫熱的果品如榴槤等在發熱期間就更不適宜了。

就醫注意事項

孩子生病,居家觀察病情無好轉,肯定要就醫。現在醫院兒科門急診人滿為患,排隊候診時間常在1-2小時甚至更長,如非臨時就醫,建議家長在出門前做好一些簡單的準備,例如備好退熱藥、飲用水、一些充飢的小零食、小麵包,小嬰兒可能還需要備好尿不濕、奶粉、一兩件更換的衣物等。

現階段到醫院就醫,還有一項需要格外關注的,就是預防交叉感染。秋冬階段多種病原流行,合併感染雖然不多見,但也是存在的。合併感染往往是造成治療效果不佳、病情纏綿難愈、甚至進展成重症的一個重要因素。規範佩戴口罩是一個簡單但有效的預防合併感染的手段。

對於不能配戴或不能配合戴口罩的嬰幼兒,建議錯峰就診。醫院裡大部分人配戴口罩,也可以間接保護到這部分不能佩戴口罩的小患者。

本期科普醫師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2b7d6010dc6e1c15f7c974b4877f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