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接連收穫防務訂單,下一個大目標已經確定……

2023-02-20     看航空

原標題:韓國接連收穫防務訂單,下一個大目標已經確定……

近幾年來,韓國防務產業出口額不斷增長,且增長速度驚人:

2017~2021年,韓國防務產品出口額占全球份額2.8%,位居全球第8位。對比2012~2016年,其出口額度增長了177%。

韓國還表示,要在2027年全球武器出口市場上占有5%的份額,成為世界第4大武器出口國。

1

韓國防務業務爆髮式增長

依託20世紀70年代國內工業化的發展,韓國具備了較強的國防工業基礎,加上美國為其提供了多種防務裝備的生產許可,其出口裝備有較高的兼容性。

此外,由於地緣政治原因,韓國長久以來處於戰備狀態,政府一直在防務裝備研發與生產領域穩定投入,這種政策一致性的優勢在近年來,成為其穩定出口防務產品的重要優勢。

近年來,以韓國航空航天工業(KAI)為代表的韓國防務企業不斷 擴大研發鏈條,通過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供應鏈企業加強合作,推出了很多成本較低、兼容性較好的「自研」產品,也因此獲得了很多新客戶。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21年,韓國在全球武器出口國中從第31位上升到第8位,而且這兩年還在爆髮式增長。

2021年,韓國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售的防務產品總價值為70億美元;到了2022年,韓國僅向波蘭就出售了價值上百億美元的軍事裝備,此外還與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和澳大利亞達成多項武器交易。

2

是否會威脅美國的市場份額?

韓國防務裝備在交易中的主要優勢包括價格實惠、合作方式多樣,發貨迅速等。

以波蘭採購的韓國K2坦克為例,韓國承諾在三年內向其交付180輛——這個交付速度要比德國KWM公司生產的「豹」2 坦克快五倍,而成本約為570萬美元,也低於「豹」2 的710萬美元。

此外,為了加快交付,韓國表示願意向客戶進行技術轉讓,這也從側面推動了其武器銷量,提高了競爭性。

然而,存在優勢明顯,但是韓國防務產品市場的「天花板」也顯而易見。

長遠來看,雖然目前韓國承接了一部分原本屬於美國的防務市場份額,但是在單品價格較為昂貴的「高端市場」,美國依然擁有更為長久的合作夥伴關係和更高的品牌聲譽。此外,韓國幾乎所有防務產品都離不開美國的技術和產品支持,乃至於政策方面的支持和默許。

因此,一旦美國對韓政策發生變化,韓國防務市場的基本盤必然會有動搖,甚至可能影響到其自身國防工業基礎的保全。

3

下一個目標是?

而對於未來市場份額的拓展,韓國顯然也已經在瞄準布局全球最為熱點的中東、西非地區。

2013年,韓國和沙特簽署了一項協議。根據協議內容,兩國將加強廣泛領域的防務合作,包括軍事裝備、後勤支持、軍事演習和訓練。

而在沙特捲入葉門內戰、被美國禁止出口進攻性武器後,沙特開始向包括韓國在內諸多國家尋求新的裝備。

2022年3月份,沙特向韓國購買了價值10億美元的防空系統。這是韓國在中東的第三筆重大軍火交易——此前韓國向埃及出售了價值16億美元的K9自行火炮,首次打開了非洲防務市場。

到今年1月,韓國總統尹錫悅新年首訪就選擇落地阿聯。

訪談中,兩國在軍貿方面的合作引發外界關注。

在去年韓國向阿聯成功售出價值35億美元防空飛彈的基礎上,雙方又新簽署了軍事項目合作備忘錄。

根據這份備忘錄,除常規武器裝備採購外。韓國還將與阿聯合作研發一款新型運輸機。儘管雙方都對這一協議內容守口如瓶,但是外界猜測,型號很可能是韓國曾在2022年韓國國防博覽會上展出的MC-X運輸機。

不管這一合作協議的最終結果如何,通過這一方式,韓國顯然增強了與中東地區重要防務產品進口客戶的聯繫,這有助於未來韓國增強在該地區的影響力,達成與其他該地區用戶的軍事合作。

可以說,韓國近年來在防務市場的拓展,一方面是乘上了全球地區衝突頻發的「東風」;另一方面,也與其長期以來持續性的國家投資和政策扶持有關。未來韓國在全球防務市場中的角色還會有哪些變化,值得長期觀察。

排版:王薛婷

策劃 | 文案:侯佳麒

編審 | 監製:武晨、王蘭

看航空融媒體工作室出品

點擊卡片即可獲取全文

近年來的中東和北非地區防務市場,新趨勢已經形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1d45e35a2edfcf1e0e1b6299422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