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後期最強猛將,單騎殺退近百位敵將,有「小趙雲」之稱

2022-06-08     楓葉談古今

原標題:三國後期最強猛將,單騎殺退近百位敵將,有「小趙雲」之稱

文鴦是三國後期的一員猛將。在樂嘉城之戰中,文鴦夜襲司馬師大營,往來衝突無人能敵。一直殺到天明,鄧艾率軍前來救援,文鴦又力敵鄧艾,戰了五十合不分勝負。最後因為兵少文鴦才不得不退走。魏將數百追擊文鴦,被他來回衝殺四五次,殺死魏將數十,將追兵殺退。

應該說樂嘉城之戰文鴦的表現還是非常神勇的,算的上一員猛將。不過和三國前期的超一流高手相比,文鴦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文鴦夜襲司馬師大營無人能擋,主要還是殺了一個出其不意。類似的濡須之戰甘寧夜襲曹軍大營,一樣是無人能敵。而且濡須之戰甘寧手下只有百騎,曹軍確有數十萬。而樂嘉城下司馬師只有一萬多人,文鴦有兩千五百人,兵力差距沒有甘寧那麼懸殊。

更重要的是文鴦遇到鄧艾不過是戰平而已。鄧艾的武藝和姜維相當。姜維曾經敗在王平、張翼手下。而王平又被張郃擊敗過,這麼算下來姜維、鄧艾最多不過是張郃的水平。

張郃曾經敗給過趙雲、馬超、張飛等人,和超一流武將差了一個層次。特別是穰山之戰時,趙雲先是掩護劉備殺出重圍,又一人力戰許褚、李典、于禁三員大將,最後還能三十多合擊敗張郃。

而文鴦戰了半夜以後遇到鄧艾卻不過是打平,顯然和趙雲的表現相差甚遠,武藝自然也要不如了。

文鴦出場時,整部演義已經到了尾聲。在整部演義前中期,有多位耀眼的一流武將,上演了多場熱血沸騰的單挑,如孫策太史慈的神亭嶺大戰,典韋許褚的葛陂大戰,馬超許褚的潼關大戰,張飛馬超的葭萌關大戰,等等。但隨著關羽兵敗身亡、張飛醉酒遇刺、黃忠猇亭戰死、馬超鬱鬱而終,而趙雲、許褚壽終正寢,太史慈、甘寧、張遼、徐晃、張郃、魏延也紛紛謝幕,至此,演義中的超級猛將們基本全部作古。此後,演義中的武戲,不再有任何亮點。至於姜維、徐質、鄧艾等人,雖然是後期高手,但缺乏生猛輝煌的單挑,相比於中前期那些虎將,這幾位就相形見絀太多了,根本沒有可圈可點的武力表現。而文鴦的閃亮登場和輝煌戰績,一掃演義後期的沉悶基調,把武力表現又推向了一個小高潮。

鑒於文鴦的勇猛,很多讀者都把他列入整部書中超一流武將的行列。文鴦到底有多厲害?我們以正史和演義兩個角度分別來看。

正史上,文鴦勇不可當,可媲美關羽、張飛,堪稱「萬人敵」。

在《資治通鑑》中,對文鴦的描述為「年十八,勇力絕人」。在《魏氏春秋》中,對文鴦的描述為「年尚幼,勇力絕人」。《晉書》中,稱讚文鴦為「年十八,勇冠三軍」;《晉紀》中,稱讚文鴦為「姿器膂力,萬人之雄」。

最能體現文鴦勇猛的,當然是夜襲司馬師,將其驚嚇到眼珠爆出。

公元255年,司馬師廢黜了魏帝曹芳。淮南毋丘儉、文欽(文鴦之父)等人討伐司馬師,在壽春城聯合起兵。樂嘉城一戰,文欽看到司馬師、鄧艾遠道而來的大軍,竟然不知所措。文鴦建議說,趁敵人立足未穩,應當發動奇襲,必能一鼓作氣大敗敵軍。文欽覺得有理,於是和文鴦兵分兩路,準備連夜夾擊司馬師的部隊。

當天晚上,文鴦率十餘位騎兵沖入司馬師寨中,擊鼓喧鬧,大叫著「誅殺司馬氏」,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司馬師有舊眼疾,剛剛割了眼中的肉瘤,還沒痊癒,驚懼之下,眼珠竟然從肉瘤瘡口內迸出。司馬師恐怕軍心譁變,只好蒙著被子強忍著劇痛,直到把被褥咬爛,整個過程,士兵們根本不知道。不得不說,司馬師實在是個狠人!但此事後,司馬師很快就死了。

文鴦在司馬師營寨內外衝突、鼓譟了大半夜,他的父親文鴦竟然沒來接應(迷失路徑),於是文鴦只好抽身退出。司馬師派出數千騎兵追擊,被文鴦反身殺入騎兵隊伍,迅速殺傷幾十人,魏兵退卻,文鴦為自己的士兵斷後,緩緩騎行,魏兵再趕,文鴦又反身殺回去,如此反覆數次,追趕的騎兵終於喪失了勇氣,只好掉頭回去了。

在《資治通鑑》中,對文鴦夜襲、司馬師眼珠爆出、文鴦打退追兵等事均有詳細記載。

鴦與驍騎十餘摧鋒陷陳,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師使左長史司馬班率驍將八千翼而追之,鴦以匹馬入數千騎中,輒殺傷百餘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騎莫敢逼。---《資治通鑑》

鴦率壯士先至鼓譟,軍中震擾。師驚駭。所病目突出,恐眾知之,齧被皆破。---《資治通鑑》

在《晉書》中,沒有記載文鴦痛毆追兵的事跡,但這種渲染了司馬師咬被的情節,如下:

初,帝(司馬師)目有瘤疾,使醫割之。鴦之來攻也,驚而目出。懼六軍之恐,蒙之以被,痛甚,齧被敗而左右莫知焉。---《晉書》

文鴦反覆痛毆魏之騎兵,「如此者六七」,大有演義中趙雲七進長坂破的風采。在明朝史書《西園聞見錄》中,對於趙雲、文鴦有一段形象的評語:「趙雲、文鴦,出入萬眾,單槍匹馬,所向無前。」

毌丘儉兵敗壽春後,文鴦隨父親文欽投降吳國。諸葛誕再次在壽春起兵討伐司馬昭(司馬師已死),文鴦父子被東吳派到壽春支援。文欽與諸葛誕產生嫌隙,受到猜疑,被殺害。文鴦與弟弟文虎,盛怒之下,再次轉投司馬昭。

西晉建立後,文鴦曾經一度升任為大都督,總領涼州、雍州、秦州三州軍力,將河西反叛的大軍(鮮卑部首領禿髮樹機能)一舉擊潰,並迫使胡人部落二十萬人歸降,一時間名聞天下。

督涼、秦、雍諸軍各進屯以威之。機能乃遣所領二十部遣入質子。安定、北地、金城諸胡等二十萬口又來降。---《晉書》

從文鴦上述事跡中可以看出,文鴦不僅武力突出,膽氣過人,還有絕大部分武將難以企及的帥才。因此,文鴦絕對可以與「萬人敵」的關羽、張飛相提並論。

有相當數量的文鴦粉絲,甚至會把文鴦看做三國時期的「第一戰神」。

文鴦最終被賈南風處死,並夷滅三族。這是另一個話題,此處不再贅述,有興趣者自行查證相關資料。

演義中,文鴦的武力值高於鄧艾、姜維,但根本達不到超一流的水準。

文鴦在演義中的描述,也是「年方十八歲」,精神抖擻,容光煥發,觀之裝束非凡,實則人才出眾!文鴦的兵器組成,與水滸傳中孫立類同:「腰懸鋼鞭,手綽鋼槍」,

文鴦在演義中的武力表現:

1.夜襲司馬師營寨,「所到之處,人不敢當,有相拒者,槍搠鞭打,無不被殺。」

2.殺到天明後,遭遇鄧艾,「鴦大怒,挺槍迎之。戰有五十合,不分勝敗。」

3.痛毆追兵,「鴦忽然勒回馬大喝一聲,直衝入魏將陣中來;鋼鞭起處,紛紛落馬,各各倒退。」如此反覆,與正史中描述基本相符。

4.贊詩描寫:「長坂當年獨拒曹,子龍從此顯英豪。樂嘉城內爭鋒處,又見文鴦膽氣高」。

鄧艾單挑姜維,五十合戰平,因此二人基本相當。文鴦折騰了大半夜,體力肯定有一定程度的受損,然後單挑鄧艾,五十合戰平。由此可以看出,文鴦的武力絕對在鄧艾、姜維之上,估計比魏延、甘寧、樂進等還要稍強,可能與張遼、太史慈十分接近。

不吹不黑,文鴦還是達不到許褚、張飛、馬超、呂布這些超一流武將的水準。

贊詩將文鴦與趙雲相提並論,愚認為,文鴦也達不到趙雲的水平。

在夜襲司馬師營寨時,遭遇鄧艾之前,文鴦根本沒有遇到猛將,甚至連有姓名的將領都沒遇到,只是在縱橫馳騁、鼓譟、斬殺小卒,總之,文鴦的體力下降根本不明顯。在痛毆追兵時,文鴦鞭打的騎兵,也都是無名無姓者,缺乏領頭羊或者獨當一面的大將。

趙雲在長坂坡,是從四更起開殺,與曹操的大隊多次正面遭遇,「往來衝突,殺至天明」,先後救出了簡雍、糜竺、甘夫人,懷抱著阿斗,刺死了淳于導、夏侯恩、晏明,遭遇張郃部隊的攔截,摔入陷馬坑,又在土坑血戰,「衣甲平過,血如湧泉」,然後帶走了鍾氏兄弟的人頭,最終撇開追趕的文聘部隊,突圍而去。此期間,趙雲還「砍倒大旗兩面,奪槊三條」;至於書中所說的「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是誇張的虛數,不作為硬性數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b38a6fbe267ac4292c8707410f0c8a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