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母孩子必須怕一個,中國式的「雙重教育」,正在毀了下一代

2020-08-15     育兒小彤

原標題:父與母孩子必須怕一個,中國式的「雙重教育」,正在毀了下一代

現代的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就是「紅臉」和「白臉」這兩個角色,父母像是戲台子上的演員,每天給孩子唱著雙簧,雖不精彩,卻還樂此不疲,卻不知到底多坑孩子。

案例:

朋友西西家就一個孩子,平時也是要什麼給什麼,但西西對他的要求也是有限度的,朋友說最近孩子總是偷偷的跟老公說:「我現在不喜歡媽媽,因為她太壞了。「搞得西西又生氣又委屈,了解原委之後才知道是這樣的。

昨天他們帶孩子去逛街,本來是給孩子買了一個奧特曼,但是逛著逛著又看到了鋼鐵俠,又要買這個,朋友拒絕了孩子,並告訴孩子一次買一個玩具就夠了,下次再來買,沒想到孩子當場就座著地上哭了起來,西西還是態度堅決,想等他哭好了再走。

結果老公一看孩子哭了,立馬抱起來哄:「兒子不哭,沒事爸爸給你買」,當著西西的面就去把錢付了,還說玩具嘛多買幾個可以多玩幾天。

西西回家之後非常的生氣,還跟老公爭吵了幾句,晚上睡覺孩子就跟爸爸說不喜歡媽媽。

在家庭生活中,不少這樣的事情發生,爸爸媽媽的出發點都不一樣,媽媽會覺得哭不能成為驕縱孩子的工具,爸爸卻覺得沒有必要讓孩子哭,順著他就行了。

這樣的紅白臉組合幾乎是家庭裡面的最佳組合,就連我自己小時候爸媽也都是這樣的,一個哄一個罵,雖然說這樣有一定的好處,但壞處也特別的多。

為什麼這樣的「紅白臉」普遍存在

1. 父母想要平衡家庭教育

我們都知道,單純的嚴厲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不是膽小就是叛逆。所以才有一個紅臉一個白臉的出現,大多數的家長會覺得這樣的方式更加的平衡,不會太過於嚴厲,也不會太過於放縱,孩子也不會受傷。

至少孩子知道怕人,家裡面有一個人能夠震懾住他,也就能聽話懂事了。

2. 父母性格使然

其實有的家庭也不是自己想要變成這種狀態的,只是因為爸爸媽媽兩人中有一方的性格是溫柔的,不習慣爭吵和嚴厲,對待孩子通常是順從,認為孩子大於天,對孩子就積極的寵溺,充當著家庭的「白臉」角色。

但這種其實在教育之中就是一種雙標化,

一方想要掌控,想要通過自己的威嚴管控孩子,另一方又對孩子表現感同身受,從而達到一種食物鏈的效果

。雖然這是愛孩子想要他們好才這樣做,但是這樣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這種雙標教育帶來的影響

1. 孩子的不知所措

有時候家庭會因為父母雙方的教育不同,從而引發爭吵,孩子面對這樣的情況也不知道怎麼辦,經常吵架的父母,帶給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他們不知道該聽誰的,是爸爸的還是媽媽的呢,怎麼做才是好的呢,他們產生很重的心理負擔。

久而久之,他們也會變成那種遇事就很糾結,不果斷,拖拉的性格。

2. 與父母其中一方產生隔閡

這種雙標的教育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在這種形態下,孩子就會對「紅臉」的那一方產生厭惡,會把父母進行對比,在他們的年紀里,誰他們溫柔言語,誰就是最好的,他們不知道即使嚴厲也是一種愛。

就像案例裡面西西家的孩子跟爸爸說不喜歡媽媽,因為媽媽很壞。這種情況多有發生,可能從小就一直與那一方存在隔閡。

如何正確教育呢?必須保持統一戰線

拿破崙說過:寧願要一個平庸的將軍帶領一支軍隊,也不要兩個天才同時領導一支軍隊。

原則一致,統一戰線

其實我們一直以為在那種雙標教育下收穫很大,卻不知如果有一方在教育孩子,另外一方一直在旁邊勸和,阻撓,這才是最沒有用的,你以為孩子怕你,其實他心裡可清楚了:沒關係,會有人幫我。

「一根筷子一下就掰斷了,那麼一雙筷子就很難掰斷」就是這樣的一個道理,在孩子的教育上,家庭成員必須保持高度的一致,其實不要害怕孩子受到傷害,試著改變一下教育時的態度,以朋友的方式跟孩子相處,耐心地跟他講是非對錯,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叛逆,只有不善教育的父母。

給家長:教育的最終是平等的,紅白臉的雙標式教育從來不是最好的,平等和尊重下的教育最有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L-h8HMBURTf-Dn51Q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