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重創歐洲 十餘車企關閉工廠 中國或成避風港

2020-03-17     汽車大事記M

剛剛,北京時間3月17日下午四點,在大眾集團的在線年報發布會上,大眾宣布將於下周起暫時關閉其位於歐洲的絕大多數工廠三周時間,此前,其在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和斯洛伐克的工廠都已停工。

疫情來得太快,就像龍捲風,全球都在蔓延,歐洲更是徹底淪陷。在原油和全球股市大崩盤的同時,全球汽車行業也開始出現劇烈震動。

由於疫情肆虐以及零部件短缺,包括蘭博基尼、法拉利、瑪莎拉蒂、FCA、PSA、大眾、雷諾、福特、日產、現代在內的汽車製造商,紛紛宣布暫時關閉部分工廠,而且按照目前的疫情發展趨勢,預計還會有更多汽車製造企業加入停工停產隊伍。

而另一邊,中國汽車廠商、供應商已經度過了最黑暗的時刻,紛紛復工復產,積極開展自救。乘聯會的數據顯示,3月份第一周,乘用車零售量相比2月已出現明顯回升。

目前,國內新增確診已經連續十天低於100例,疫情防控成果突出,中央政府多次作出穩定汽車消費的指示,越來越多地方政府出台具體救市政策,更讓汽車廠商重拾信心。

在這場全球性災難面前,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給全球汽車製造商帶來止損的希望。

病毒重創歐洲 十餘車企相繼關閉工廠

國內的疫情好轉,很多國家卻崩了。

目前,歐洲多國關閉邊界,非洲有40個國家出現了確診病例。截至3月17日上午10時,境外累計確診病例已高達98974例,遠超中國境內。

義大利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新"風暴中心",僅3月16日一天,義大利就新增3233例,目前累計確診病例達27980例,商店紛紛關閉,街頭空無一人,形勢相當嚴峻。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歐洲這個汽車工業發源地的汽車製造業也遭受重創。

當地時間3月16日,標緻雪鐵龍(PSA)集團和菲亞特克萊斯勒(FCA)公司在同一天宣布,歐洲多個生產基地暫停生產,直到3月27日。

這不是個別案例,事實上,包括法拉利、蘭博基尼、雷諾、日產、大眾、福特、西雅特在內的多家汽車製造商,已紛紛關閉位於歐洲的全部或部分工廠。

從2月初現代汽車集團宣布從2月4日起陸續暫停韓國工廠生產開始,這場源於疫情的停產風暴,已經席捲十餘家境外汽車製造商。

與現代汽車集團如出一轍的是,導致工廠停工停產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零部件短缺。

"目前面臨最嚴重的是供應鏈問題,日常生產不得不被迫中斷。"法拉利在其聲明中表示,該公司目前正面臨嚴重的供應鏈問題,無法繼續生產,為此,在馬拉內洛和摩德納的工廠將停產至3月27日。

法拉利的這番話,道出了其他汽車製造商的心聲。除了疫情防控需要以及市場需求驟然下滑的影響之外,主要零部件供應商中斷供應,讓工廠的生產工作難以為繼。

國內掀起復工潮 最黑暗時刻已經過去

與歐洲緊張蕭條的大環境形成對比的是,國內汽車製造商正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復產復工運動,積極自救。

"從2月17號開始,在確保員工、供應商等體系相關人員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我們開始分階段陸續恢復生產,努力滿足顧客對凱美瑞、漢蘭達等明星車型,以及雷凌、致炫X等熱門首購車型的需求。"廣汽豐田內部人士表示。

2月10日,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北汽集團等汽車集團相繼宣布復工,到2月下旬,大部分汽車生產製造商已恢復湖北地區以外工廠的生產工作。

根據中汽協的調查數據,截至3月11日,23家企業集團(年限量占比超過96%)的復工率達到90.1%,員工返崗率77%,長安、奇瑞、吉利、江淮、華晨、重汽、宇通、金龍陝汽等18家車企集團已全部復工。13家主要零部件企業集團,截至3月9日,已有6家全部復工,5家復工率超過80%。

近日,一份《關於同意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及經銷商復工的批覆》文件在網上流傳,東風本田及區內供應商獲武漢開發區批准分階段有序復工,不止如此,東風風神、東風日產襄陽工廠也得到批覆。

湖北省內整車製造商及供應鏈相關企業,相繼傳出復工的消息。武漢及周邊的博世、法雷奧、安波福等大型零部件企業的復產也表明,因缺零件供應短缺而出現的產能受損問題,將逐步得到緩解。

這意味著,最艱難的日子已經過去。

這不是空談,而是有數據佐證。雖然2月份車市暴跌約80%,但全國乘聯會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第一周,乘用車零售量出現明顯回升。

中國或成避風港 為跨國車企止損

我們再回過頭來把目光移到全球汽車行業,可以發現,完全是哀鴻遍野。

目前,多家車企在歐洲的工廠停工減產,許多經銷商也無法開門營業,據海外媒體統計,福特在歐洲最大市場英國的400家經銷商中,有多達180家面臨倒閉風險。

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宣布關閉包括汽車經銷商在內的非必要服務性場所,人們也減少外出活動,分析師預測,3月份汽車銷量將大幅下降,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同比下降4%。

"真正的問題在市場需求方面。人們現在不買車,預計3月汽車銷量將非常糟糕,這將真正影響到車企的盈利。"FIdentiis分析師馬可·奧皮帕里(Marco Opipari)表示。

事實上,除了歐洲,美國汽車市場也受到不小的影響。

疫情在全球爆發後,汽車行業分析師們紛紛降低對美國汽車市場2020年的銷量預測。摩根史坦利分析師Adam Jonas預計,疫情將導致今年美國汽車銷售下滑9%。

研究機構IHS Markit甚至估計,疫情可能導致全球汽車產量減少170多萬輛,比通用汽車2019年全球一半銷量還要多。

這些歐美車企,有避險的好辦法嗎?

套用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的一句話:"當前的國際市場風雲變幻,再次表明中國可能是世界上投資避險的最佳區域。"

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股市,也適用於汽車行業。

當前,美期指熔斷,歐股跌停,而中國A股卻有相對堅挺的表現,並未跟隨歐股、美股出現恐慌性大跌。這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具備強大的抗壓性。

而在汽車行業,中央政府多次強調要穩定汽車消費,廣州、佛山、珠海、湘潭等地方政府也已紛紛出台具體的刺激汽車消費措施,未來,從國家到地方政府,相信將拿出更多行政干預手段,以刺激汽車購買需求,提振消費。

另一方面,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也讓全國上下能夠心無旁騖地推進社會經濟發展,為汽車行業重回正常通道保駕護航。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可能反過來成為全球汽車製造商的避風港,成為跨國車企們止損的希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CZ63ABrZ4kL1ViAl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