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葡糖漿
今天於康教授要和大家一起,抓捕一個潛伏在我們身邊多年的「健康殺手」。自 1970 年誕生以來,它讓美國人的:肥胖率從13%達到了現在的40%,增長了3倍;痛風發病率從3%增長到了9%,增長了3倍;糖尿病發病率從不到1%增長到了7.4%,增長了7.5倍。可以說,所有困擾現代人的代謝疾病,都在它出現後愈發嚴重!
犯下「滔天罪行」的調味劑
比白糖和酒精更可怕的「健康殺手」,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果葡糖漿。它是一種通過酶解法從玉米澱粉中獲得的甜味劑。
果葡糖漿對人體最大的危害,是讓我們吃下超量果糖,這些超量的果糖,會給我們的身體,尤其是肝臟帶來巨大的代謝負擔。
葡萄糖和果糖的區別
葡萄糖進入身體中,在胰島素的調節,能被器官組織利用,為身體提供能量。多餘的葡萄糖能存在肝臟和肌肉中變成糖原,在人體需要葡萄糖時釋放。
果糖沒有胰島素調控,所以它更多地跑到肝臟中,轉化為脂肪,超過一定量以後,就會導致脂肪肝。同時,人體總脂肪量增大,變得越來越胖,人胖以後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造成糖尿病。
這還沒有結束,果糖在肝臟代謝會產生嘌呤基,嘌呤的最終產物是尿酸,過多的尿酸堆積以及結晶,會形成痛風石。所以長期食用果葡糖漿添加劑的食物,還可能引發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風風險。
水果中的果糖≠果葡糖漿
果糖廣泛存在於水果和蜂蜜等食物中,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吃完整的水果,那麼攝入的果糖,不大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
因為水果中除了果糖,還包裹著纖維,人體在消化時需要一點點剝離,所以血液中的糖不會一下子升高。
但是如果我們攝入的果糖,是來自果葡糖漿,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它沒有纖維阻礙,快速釋放果糖和葡萄糖,被人體直接吸收,使得血糖一下子升高。長期過量食用,危害健康。
為什麼這麼多商家都喜歡用到果葡糖漿作為添加劑呢?
首先它的成本比較低
其次它非常甜,能豐富口感
於康教授提醒大家,偶爾吃幾次上面所列的食品,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只是需要牢記,不能把這些食物當成代餐,長期食用。
最後,進入今天的「於康教授來闢謠」環節,看看於康教授又粉碎了哪些謠言。
謠言一
是不是嘗不出甜味的食品,就不含「果葡糖漿」?
個體因為唾液澱粉酶的不同,對甜味的感知是有差異的,所以光靠嘗甜不甜,判斷是否有果葡糖漿不靠譜,還是需要看食品配料表。
謠言二
所有蜂蜜里都摻有「果葡糖漿」?
純天然的蜂蜜是沒有添加果葡糖漿的,而有些蜂蜜為了增加口感,確實加入了果葡糖漿,我們儘量挑選不添加果葡糖漿的蜂蜜。
怎麼才知道自己買的蜂蜜中是否添加了果葡糖漿呢?
很簡單,凡是有包裝的食品,一定會有配料表,直接看配料表中有沒有「果葡糖漿」四個字就可以了。
謠言三
有沒有不含「果葡糖漿」的食物
肯定有不含果葡糖漿的食物,但是有些食物雖然不含果葡糖漿,但卻含有楓糖漿或者麥芽糖,任何一種糖漿都不能過度使用。
於康教授現場推薦了三道健康的甜味菜,完全不添加果葡糖漿。
這三道菜都是用「霜打菜」做成的,在霜降時,蔬菜在低溫的情況下,會發生一些反應,所含的澱粉類成分,會向糖分轉移轉變,產生天然的甜味。
於康教授建議大家,如果想吃甜味菜,不如吃點「霜打菜」。
文章來源於:北京衛視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