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 風雨同舟|三年抗疫的中國故事

2023-01-08     中國網

原標題:生命至上 風雨同舟|三年抗疫的中國故事

經國務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採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不再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規定的檢疫傳染病管理。這意味著,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

疫情發生以來,

我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我們以爭分奪秒的速度,

贏得了抗擊疫情的主動;

以枕戈待旦的堅守,

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以風雨同舟的意志,

淬鍊抗擊疫情的精神力量,

堅定了勇往直前的信心。

奮鬥在抗疫一線的工作者,

用愛心與奉獻,澆灌著希望之花;

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各行各業的人,

用熱情與實幹,築牢了強國脊樑;

還有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用理解與支持,

護衛著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回首往昔,

我們以影像為注,記錄這段歲月。

贏得時間 贏得生命

我們用艱苦卓絕的努力,

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保護了千千萬萬的人民。

三年中,我國有效處置100多起聚集性疫情,

有效應對五波全球疫情的衝擊,

在病毒最兇猛的階段,

有效保護14億多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020年3月16日,湖北武漢,兒童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新生兒內科護師哄著患兒,做起了臨時媽媽。攝影 潘松剛

2020年3月5日傍晚,湖北武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支援湖北醫療隊的劉凱在護送患者做CT的途中停下,讓住院近一個月的87歲老人欣賞久違的日落。新華社 供圖

2020年2月17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到達武漢。

2020年3月4日,湖北武漢,經過醫護人員悉心照料,患者即將出院。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2021年10月25日,重慶,醫護工作者為市民進行核酸檢測樣本採集。視覺中國 供圖

2021年1月15日,北京,市民有序接種疫苗。攝影 陳建/人民畫報

2022年8月20日,海南三亞「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攝影 郭程/新華社

2022年9月7日夜,貴州貴陽,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醫護人員在給患者配送藥品。攝影 楊文斌/新華社

眾志成城 同舟共濟

我們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我們守望相助,共同走過,

14億中國人民都是抗擊疫情的偉大戰士。

我們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率先復工復產,

積極開展國際抗疫合作,

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作出積極貢獻,

推動了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2020年4月7日晚,湖北武漢,在有著「陸地航母」之稱的武漢動車段存車場,隨著次日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靜待」了76天的230組高鐵動車組蓄勢待發。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2022年4月17日,上海市奉賢區西渡街道社區發展綜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入駐超市,承擔分揀配貨等工作。新華社 供圖

2022年5月27日,北京,為降低疫情傳播風險,便宜坊鮮魚口店的餐廳工作人員將為社區流調人員製作的盒飯打包送到流調點。攝影 秦斌/人民畫報

2022年5月,北京,在重點管控區,裝卸人員按照嚴格的作業標準,把垃圾搬到傳送帶上,轉運到垃圾坑中。攝影 陳建/人民畫報

2020年7月3日,北京,朝陽區市場局人教科下沉幹部在南路社區崗亭引導居民使用電子出入證。攝影 馬耕平/人民畫報

2021年2月11日,農曆大年三十,北京市朝陽區,閃送員許凌志送完一單業務後在街邊休息,等待下一單業務。此時已臨近午夜12點,遠處璀璨的焰火預示著新年的到來。許凌志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的號召,留在北京過春節。「忙,能賺錢,還能幫到別人,挺好。」許凌志說。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2020年7月,北京,人大附中考點外,一名考生入場前和老師隔空「擊掌」。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2020年2月17日,河北石家莊,服裝廠的工人們在生產線上製作防護服。攝影 翟羽佳/中新社

2020年3月28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風乘用車公司工廠總裝線,工人們戴著口罩有序裝配。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2021年12月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北區工業園新疆高新植物工廠智能一體化雙層膜溫室內,工作人員採摘番茄。

2020年3月21日,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左)在貝爾格勒的機場與中國專家「碰肘」致意,歡迎中國援助塞爾維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攝影 石中玉/新華社

2020年3月28日,巴基斯坦伊斯蘭瑪巴德國際機場,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前右)與中國政府赴巴基斯坦抗疫醫療專家組成員握手,同機抵達的還有中國捐贈的醫療救治物資。攝影 劉天

2021年10月5日,馬來西亞吉隆坡,工人包裝本地灌裝生產的中國科興新冠疫苗。目前,多國正推動中國新冠疫苗的本地化生產。攝影 朱煒/新華社

2020年6月5日,滿載防疫物資的「義新歐」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在義烏西站啟程,前往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踔厲奮發 穩健前行

防疫和發展,

天平兩端,重若千鈞。

三年中,即使疫情跌宕反覆,

中國依然交出世所矚目的成績單。

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攝影 岳月偉/新華社

2020年5月15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扶貧隊長麻輝煌(左)與返鄉大學生施林嬌(中)一起直播推銷土特產。2021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攝影 陳思汗/新華社

2021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 71架戰機飛向天安門廣場,向黨致敬,向祖國致敬,向人民致敬。攝影 萬全/人民畫報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來自中國各行各業、先進模範人物、56個民族的代表,用雙手將五星紅旗緩緩傳遞到體育場升旗區。攝影 陳建/人民畫報

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太空合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供圖

2020年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天問一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攝影 段崴/人民畫報

2022年7月,C919大型客機6架試飛機已圓滿完成全部試飛任務。攝影 萬全/人民畫報

2021年12月5日,海南三亞,「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視頻截圖)。2021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標誌著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視覺中國 供圖

2022年5月19日,白鶴灘水電站機組總裝工作全部完成。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寧南縣和雲南省巧家縣交界處金沙江幹流河段上,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攝影 胡超/新華社

2021年,「瀾滄號」動車組駛過琅勃拉邦跨湄公河特大橋。2021年12月3日,」瀾滄號」動車組列車緩緩開動,這標誌著連接昆明和萬象,採用中國標準的中老鐵路全線開通運營。國鐵集團宣傳部 供圖

2022年9月12日,繁忙的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視覺中國 供圖

2020年11月5日,上海,第三屆進博會3館技術裝備展區展示大型工具機與機械設備。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2022年9月2日,北京,觀眾在國家會議中心參觀服貿會中國服務貿易成就展專區。攝影 秦斌/人民畫報

2022年8月1日,貴州省「美麗鄉村」籃球聯賽黔東南州半決賽在台江縣台盤鄉台盤村舉行,前來觀賽的觀眾爆滿,氣氛熱烈。視覺中國 供圖

2023年1月2日,遊客在北京頤和園欣賞十七孔橋出現「金光穿洞」美景。元旦假期最後一天,遊客在北京頤和園冰場暢想冰雪樂趣。 攝影 朱興新/中國日報

2022年12月31日,遊客在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觀看錶演。新華社 供圖

2023年1月7日,北京,2023年春運首班列車上,乘客與乘務員合影。2023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99.5%,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攝影 徐訊/人民畫報

這三年,

是刻在全體中國人心中的一份共同記憶,

是我們相扶相攜、戰勝疫情的共同歲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88f97c90d1518563e21a3e879dfc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