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7方面是寫好學術論文的基礎

2019-10-14     達晉醫學

由於學科特點不同,學術論文的寫法多種多樣,但從總體上看,任何形式的學術論文總要遵循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和途徑,對研究課題重點加以論證分析並得出結論。想要寫好學術論文,達晉編譯認為,在具體撰寫中至少應當注意以下7個方面。

1.選題要適當。寫論文一定要找准論題,因為論題就是要分析解決的問題,也是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全部努力的價值所在。論題應在論文標題中簡練、明確地表達出來,所涵蓋的問題,其範圍大小要合適,論文所表明的問題應該明確而具有內在的聯繫。

2.論點要鮮明。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論文的靈魂。確立論點是寫好論文的前提,它是我們根據文題要求,對所論述的事物經過多方面的考察和深思熟慮的產物,是對事物經過細緻分析後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結果,體現著作者對一個問題的認識水平。論文的論點必須做到鮮明,即要明確表示肯定什麼、否定什麼,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對某件事情、某種現象發表議論,必須態度明朗,觀點明確,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一篇好的學術論文,全篇的概念與判斷要明確,避免含糊不清、主觀、片面,以及脫離客觀實際。

3.論據要詳實。真正意義上的學術創新,並不是表個態或擬個新詞拼成某個新觀點所能解決的問題,關鍵在於你用以說明論點的那些論據有何代表性,能否站住腳。也就是說,支撐論點的論據與被支撐的論點同樣重要。當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縮短了時空距離,為我們查詢、收集、積累文獻信息資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利用計算機檢索文獻資料具有高效率、方便快捷的優勢,為我們撰寫學術論文提供了豐富的材料與信息。掌握了大量豐富的材料和信息,撰寫論文時論述起來會充實有力。

4.框架要有邏輯性。雖然學術論文在形式上屬於議論文,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要有自己的理論系統。學術論文不能停留於事實、現象的羅列,而須探究事物的本質及規律。要運用理論思維,通過對事實的抽象、概括、說理、辨析和嚴密的邏輯論證,將一般現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論文的基本框架是邏輯的,是以主題論點為核心,以分論點為支柱的嚴密的邏輯體系,其中充滿了一般與個別、整體與部分、主要與次要、原因與結果、現象與本質等事理關係。

5.內容要創新。論文不僅要進行專業化的學術研究,而且還要提出自己獨到的研究成果。創新是科學的本質,是論文的生命。是否有創新,是衡量學術論文價值高低的重要標準。論文不同於一般的教科書,它不能重複已有的知識,甚至也不同於一些學術專著,論文必須創造性地解決某一專業領域的理論問題或實踐問題。學術論文的創新,可以有發現新問題、新材料,提出新結論、新理論、新方法等多種途徑。

6.學術作風要嚴謹。嚴謹的學術作風是任何學者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信息時代為我們查詢、收集、積累文獻信息資料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但隨之而來的剽竊抄襲,弄虛作假等學術腐敗現象也日漸增多。目前,教師工作都強調科研成果以論文為主,企事業單位的職稱評定也與論文掛鉤,所以不少人為此鋌而走險。學術腐敗問題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搞學術研究容不得有半點虛假,嚴謹是學術精神的根本,須大力弘揚嚴謹學風。

7.格式要規範。學術論文寫作規範,即學術論文寫作的規則、規矩、標準、範式。一般來說,如果學術論文寫作不遵循一定的規範,就很難寫出好的學術論文。目前,我國學術論文寫作基本規範的依據已形成若干推薦標準。而且,一般每種學術期刊都依據自身特點,對學術論文的格式規範均作了明確要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4ghym0BMH2_cNUgMca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