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道爾飛彈發威,烏軍TB2無人機吃癟,解放軍紅旗17A更勝一籌

2022-04-16     佐羅軍事

原標題:俄軍道爾飛彈發威,烏軍TB2無人機吃癟,解放軍紅旗17A更勝一籌

俄軍道爾飛彈發威,烏軍TB2無人機吃癟,解放軍紅旗17A更勝一籌

據環球網援引俄國防部網站消息4月5日報道稱,當地時間5號,俄國防部公布視頻資料顯示稱,在近期的特別軍事行動中。俄軍使用道爾M2型防空飛彈系統,先後摧毀7架來襲的TB-2無人機,再次向世人證明這款土耳其明星裝備的真實水準。

據悉,在兩年前的納卡衝突中,阿方正是利用手中的TB-2無人機,摧毀4套亞方所裝備的俄制道爾M2KM型(模塊化版本,可安裝在各種平台上)防空飛彈系統,如今大仇得報,道爾M2型可謂是一雪前恥。

兩年前的納卡衝突中,得益於阿軍的壓倒性優勢,使得TB-2無人機在與亞方交鋒時,發揮了巨大作用。這其中最突出的戰績,莫過給亞方所裝備的各式防空系統造成嚴重打擊,如蘇制薩姆-6中程防空系統、薩姆-8近程防空系統、S-300PS防空系統等,在衝突中鮮有發揮便被TB-2快速定點清除。

但任誰也想不到的是,亞方此前從俄羅斯採購的4套道爾M2KM防空系統也難逃一劫,悉數被阿軍的TB-2無人機擊毀在掩蔽所中,相關視頻資料公布後,令俄國防部震驚不已,難以接受。因為在當年6月中旬,俄軍防空作戰主任亞歷山大.列昂諾夫中將曾對外表態稱,道爾M2防空系統在敘利亞戰場上表現優異,截至目前已擊落超過45架武裝分子自製的無人機。

因此俄軍開始通過各種渠道進行調查,經過調查後俄軍才得知,這4套道爾M2KM防空系統是在未開機狀態下被TB-2所擊毀的,換句話說,道爾M2防空系統並沒有任何問題,原因出在亞方操作人員及防空體系身上。

儘管系統本身沒有大礙,但對俄軍及俄軍工體來說,這次事件的發生,可謂是令他們顏面盡失。因此他們迫切需要一場勝利,來向世人證明道爾M2防空系統的真正實力,因此俄國防部公布近期作戰視頻,就蘊含著這種用意。

作為道爾系列防空系統的最新版本,道爾M2型防空系統僅僅只是一個總稱,除前文提及的道爾M2KM外,還有出口版本道爾M2E、輪式底盤版本道爾M2K、以及適應北極地區作戰環境的道爾M2DT等型號。

道爾M2防空系統履帶式底盤重26噸、極限載荷11噸、可爬過35%uB0斜坡、越過2米寬壕溝並輕易涉水1米深、最大速度達65千米/小時、最大里程達500千米。搭載彈種方面,道爾M2未定型前採用9M331M防空飛彈,該彈最大射程15千米、最大射高達6千米,可對付飛行速度700米/秒,機動加速度10G的各類典型空中目標,單車搭載數量8枚。

設計定型後,道爾M2採用了體型更小、質量更輕、射程更遠的9M338K型防空飛彈,該彈重163千克、長2.94米、彈徑0.24米、最大射程提升到16千米,最大射高增加至10千米、最大飛行速度達到了3馬赫,同時得益於瘦身減重,使得防空飛彈單車搭載數量達到16枚,由此可應付更多的來襲目標。

道爾M2防空系統裝備的雷達系統,具體型號俄方尚未披露,但可以確定的是,新型探測雷達系統對低RCS目標的探測能力得到增強,最大探測距離達到32千米,探測目標的數量提升6倍之多,從此前的24個提升個144個;可同時跟蹤48個來襲目標,並引導飛彈對其中4個最具威脅性的目標實施攔截。

此外則是制導雷達工作波段採用K波段、換裝了新型光電探測系統、響應時間從此前的3秒提升至1秒、以及採用更加先進的計算機、數位訊號處理器、全數字顯控台技術等,這些升級措施,促使道爾M2防空系統較之前代產品,攔截目標數量更多,攔截範圍也更廣。

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化戰爭,俄方針對道爾系列防空系統的改進升級工作一直從未停歇。據悉在2020年6月,俄陸軍總司令奧列格.薩留科夫大將向外界表示稱,俄方正在研製一款小型防空飛彈,其體型重量與使用成本將進一步壓縮,以此更經濟性地應對各式來襲的無人機目標。

從俄國防部此次公布的視頻來看,道爾M2防空系統的實力的確不容置疑,同時也反映出TB-2無人機在現代化防空裝備下的生存性何等之低。但從性價比上而言,明顯有些不盡如人意,換句話說,俄方對此還有更好的選擇,比如「鎧甲」SM彈炮結合近程防空系統。

誠然,「鎧甲」S1在設計之初,在面對低空慢速小目標時存在嚴重不足,以至於在利比亞及敘利亞戰場上出現較大戰損,但經過升級改進之後的「鎧甲」SM,換裝有新型雷達系統,再配合57E6E型防空飛彈及「釘子」微型防空飛彈等,面對來襲無人機時將一改此前的窘境。因而如何就此高效搭配、協同作戰,將是俄軍此後在烏克蘭戰場上的一個作戰重點。

道爾M2防空系統在中國還有一個同門兄弟,那就是國產紅旗-17地空飛彈系統。紅旗-17的前身是俄羅斯道爾M1防空飛彈,我國在90年代引進的,隨後中國仿製出國產紅旗-17飛彈。再後來我們又研製了更先進的輪式的紅旗-17A飛彈,在2019年建國70周年大閱兵上首次公開亮相。

紅旗-17A飛彈充分利用我國在電子技術方面的發展,採用了最新的電掃雷達,整個火力模塊更加精簡和緊湊。整個系統從底盤到到電子系統,再到飛彈,均實現性能改進和國產化。紅旗-17A飛彈就像是殲-16戰機一樣,已經跟俄國人沒啥關係了。

從出口型的FM-2000飛彈的公開數據來看,紅旗-17A飛彈系統的射程可達20千米,採用了主動雷達引導頭。為了適應野戰機動防空作戰,紅旗-17A採用了三位一體的設計,飛彈發射車上集成了搜索雷達、指揮系統、制導雷達/光電系統和飛彈,相當於把原來的一整套防空飛彈陣地都裝到一輛車上,邊跑邊「狙」,能給地面部隊提供伴隨式的防空保障。

紅旗-17A飛彈系統火力包線完全覆蓋長弓阿帕奇+地獄火飛彈的攻擊距離。從而成為目前世界罕見的可以在野戰中對抗長弓阿帕奇的機動式防空系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a6d7cbe46e24ea4b6298335cea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