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6種表現,若占了2個以上,小心心臟病!養心,3件事少做

2024-01-20     愛上體育

原標題:身體出現6種表現,若占了2個以上,小心心臟病!養心,3件事少做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心臟停止跳動,生命即將結束!

隨年齡增長,從40歲起,心臟開始老化,其功能會慢慢下降,這種情況,可能會造成心衰,一種不可逆的疾病。

但,很中老年人沒等到心衰,就早早、突然地離開了,主要原因是心梗!

48歲的劉先生凌晨時,在家裡突發心肌梗死,幸運的是妻子懂得急救知識,最終順利送往醫院。

到了醫院,醫生們全力搶救,為劉先生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住進CCU(心臟重症監護室)3天,脫離了生命危險。

1,突然劇烈的胸痛、胸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鐘;

2,出現心慌、氣短、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表現;

3,不明原因的胸背痛、肩頸胳膊痛、胃痛、牙痛等,可能是心臟發出的放射性疼痛;

4,突發的呼吸困難、咳嗽、咳粉紅色或白色泡沫樣痰;

5,大汗淋漓、四肢冰涼,甚至出現小便失禁的情況;

6,心臟有停跳或間歇,伴有頭暈、乏力、暈厥。

「時間就是生命!」若發現家人、或身邊的朋友/陌生人出現以上情況,可以

1,儘快撥打120急救,告知病情、所在地點、聯繫人、聯繫電話等;

2,讓患者平躺,撤掉枕頭,不要隨意搬動患者,保持空氣流通;

3,若家中有「硝酸甘油」立即含服一片(排除低血壓、嚴重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的情況);

或家中有阿司匹林,立即口服阿司匹林或嚼服腸溶阿司匹林150-300毫克;

4,緊急情況時,需要進行心肺復甦,立即進行,按壓至少5厘米,至少100次/分,同時保證氣道開放。

心梗「來勢兇猛」,保護好心臟很重要,這3件事最好少做!

經常熬夜加班,容易使內分泌紊亂,促使身體處於「應激狀態」,易使腎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管痙攣、收縮,若血栓脫落,很容易誘發心梗。

香煙中有上千種化學物質,對血管的傷害很大,會促使血栓形成、血管硬化,誘發血管疾病。

煙霧中含有一氧化碳,進入血液中,會使血紅蛋白的攜氧能力下降,加重心肌缺血的情況,從而誘發心肌梗死。

正是因高脂肪食物過度攝入,才使得身體營養不良,誘發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病等。

養好心,能長壽,日常做好「三多、三少」:

飲食結構的失衡,是導致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現代人多數是「多肉少菜」、「多鹽少淡」的飲食習慣,保護好心臟,預防血管疾病,最好每天多吃些青菜,建議,每天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國家衛生計生委曾公布,我國八成的家庭對油的攝入量超標。目前,我國食用油水平是每天42克左右,

運動,是很多疾病的良藥。

上海男性健康研究的一項結果表明,

缺乏運動鍛鍊,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總結的全球第四大死因。

多運動,讓身體活動起來,利於身體各機能恢復,提高身體免疫力,利於身體內毒素排出。肥胖,已成為一種病。很多人到了中年「發福」,要知道,「發福」其實是「發禍」。

肥胖會給身體帶來很多問題,如誘發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

不良情緒對心臟也有一定的傷害。中醫認為「過喜傷心」,而情緒過度激動也會損害心臟。

當一個人處於情緒激動時,會使腎上腺素分泌過多,造成肌肉緊張,血液再分配,增加心臟的前負荷;同時,還可以引發心率加快,血壓驟升,耗氧量增加。

若這些致病因素長期作用於機體的話,會導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態,不生氣、不發火,多歡笑,保持平和心態,利於心臟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33f7f90499529704786d1e7b97434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