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穀雨。
穀雨,意味著春天的結束。穀雨過後再無寒,人間芳菲已向暖。
至此,春漸遠,夏將至。
對於武漢樓市而言,3-4月沒有「小陽春」。
從新房網簽的三個數據,看到三個「下滑」:
一是總成交數據。1月1日-4月20日,武漢新房網簽34275套,同比下滑約41%。
二是月度數據。4月前20天,新房網簽7316套。預估4月新房成交量約1.2萬套,同比下滑約45%。
三是新房預售證拿證數量。截至4月19日,今年武漢新房取證71次,同比下滑約68%。
這三個「下滑」,從供應到成交,證實「小陽春」的消失。
01
「小陽春」消失的原因很多:
整體市場的持續低迷、房企的頻頻暴雷,買房人信心的缺失,市場預期變差,以及疫情反覆等外部因素。
曾經問過一銷售負責人,為什麼市場不好?
他說,買房人每兩天做一次核酸,甚至封控在家。誰還想買房!
3-4月份,新盤的開盤平均去化率,14%-18%。
這個數字在淡季,也是很低的。在旺季,開盤去化率均在50%以上。
人們有一些置業共識:當前買房不賺錢,買房很容易買到爛尾項目。現在不是買房的時候。
3月開始,從全國到地方紛紛出台調整樓市的政策,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支持房企合理融資。「政策底」已經出現。
隔壁的鄭州、長沙,省內的宜昌、荊門已提前救市。武漢維持當前政策現狀,新房市場依然盼望著新的政策市。
現在市場的疑問是,武漢,還有新政嗎?是在等待機遇出台,還是根本就沒有?
在當前環境下,與樓市相比,武漢的抗疫是頭等大事。
4月份,大型房企的還債高峰,沒有資金補繳土地款,也減少拿證的數量。同時,一些項目主動減緩拿證,等到5月市場回暖再順勢出貨。
這些因素疊加,導致4月市場不熱。
即使在這種低迷的市場下,出現個別區域、個別樓盤的定向行情。
其中,江岸區在4月份新房網簽,武漢第一。1日-19日,累計網簽3260套,是同期其他區域的10倍。15日-19日突然爆發,4天成交2020套,占據武漢總量約80%。其中,19日一天,937套。同一天的光谷,僅27套。
曾經瘋狂的光谷,4個月的新房成交量,已位居武漢第四。光谷的低迷,是武漢樓市的一面鏡子。
城市之間新房市場的角逐,是一種搶人、搶資金的競爭。現在武漢不搶,等於將人與資金,拱手相讓。
有專家說,現在的市場,很像2015年。各地紛紛救市,市場在2016年年頭,突然轉向。
到目前為止,從政策調整上看,與2015年有很多相似之處,至少再無打壓行業的政策,「穀雨」過後再無寒。
從市場的層面,形勢依然嚴峻。截至目前,武漢新房庫存約17萬套。二季度,預計上市項目144個(已上市10個)。
中心城區93個項目,供應面積最大的三個區域是江岸區、漢陽區與洪山區;新城區51個項目,最大的區域是蔡甸區,其次是江夏區與黃陂區。
另外,二手房月成交6000套左右,交易量最大的是洪山。
02
5月,武漢樓市會好嗎?
每年5月,都是傳統銷售旺季。
按照「政策底—預期底—市場底」的節奏,5-6月,是上半年市場的衝刺,區域的「地王」項目、標誌大盤的入市,將提升市場熱度。
壓抑的需求,壓抑時間越長,爆發越猛。
從長周期看,武漢樓市的基本面很穩健。
也是在今天,《新周刊》發布一篇武漢的文章,「天生江湖氣魄,自在人間煙火」。
在文尾里這樣寫道,「武漢人擅長把簡單日子變得有趣,沉潛於煙火人間,享受自在與美好……武漢這座城市,則擅長用江湖將這些美好和熱情一一呈現,用胸襟與氣魄包容和歡迎每一個到武漢的人。」
去年,武漢新增常住人口約120萬人,位居全國第一。相當於是成都、杭州、西安、南昌、長沙與青島人口流入量的總和。武漢,已經連續兩年人口增長超過百萬級。
企業領軍人才、海歸大學生、技能人才等遷入武漢,高新產業、製造業等沿海產業回流、大學生留漢,帶動人口增長。
武漢,是人口流入的超級大城,也是國家中心城市、中部的中心。在高端產業、高校數量、經濟總量上,武漢都是中部第一城。
2017年武漢常住人口1091萬人,2021年1364萬人。4年時間,增長273萬人。按照武漢每年20套新房成交,4年80萬套,每戶3人,240萬人。兩者正好相當。
2021年武漢新增常住人口中,洪山區以175.2萬人位居全市第一。這與洪山區的大學數量、新房交易量,有著緊密聯繫。
在光谷,20-44歲的常住人口占總量的半數,超六成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光谷、車谷、臨空經濟區、長江新區,均按照100-200萬人口建設。
03
武漢,是人與錢的超級樞紐。
疫情後,武漢的城市管理水平與疫情應急能力,相對比較靠譜。武漢在醫療、教育、商業等方面,具有相對優勢。疫情後,我們更加熱愛這座城。很多外地的遊子,身在他鄉,心在武漢。武漢是一座充滿人情味的英雄之城。
在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方面,武漢正在加快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截至2021年底,車谷數字經濟工業總產值934.6億元。
482家入選武漢人工智慧企業庫的企業,營收過億企業23家,預計2025年武漢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800億元。
在高等教育方面,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6所高校,進入全國百強。最近武漢多所高校招聘老師,年薪30-60萬,安家費最高300萬元。
在就業方面,一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顯示,武漢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在全國55個樣本城市中位居第五位。
光谷最近釋放一批就業崗位。普通崗位18-26萬年薪。其中,多個崗位年薪超過百萬元。武漢的平均薪酬,在全國排名第12位,屬於較低水平。但有多少家庭,全部是靠月工資買房?
判斷一座城市的量級,還有一個「愛馬仕「指數:
目前,武漢,僅一家在恆隆廣場(4月16日開業),武漢SKP、武漢萬象城等大牌購物中心,未來如果再引入兩家,武漢的「愛馬仕」能級將與北京、上海、深圳同等量級。
愛馬仕、LV等一線奢侈品牌,對於城市與店鋪的選擇,有著嚴苛的標準。既要考慮城市的消費能力、時尚度,又要考慮客戶群體的厚度。
對於買房人與投資者來說,是否抄底要武漢?
[後記]
我與很多人一樣,深愛著武漢這座城。
我們相信,武漢的明天越來越好。不希望它因為房地產被陷入困境。
我們也相信,武漢樓市的困局,是暫時的。良性健康的樓市,帶來穩健的經濟增長與安居樂業。在基本面穩健的前提下,前景依然可期。
當前,剛需不用等,豪宅隨時買。現在最糾結的是中間階層,需求多、疑慮多,錢少。懂得越多,膽子越小。
這裡提醒,買房人時刻關注市場變化,如今的市場,變化可能就在一夜之間,或者一項政策之後。
從今天起,武漢樓市的所有參與者,開發商、買房人、賣房人、中介經紀人,建議記住一句話,『穀雨過後再無寒』。
文|楊光華(地產寫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