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養教育:學會放手,孩子才能變得更加優秀

2019-08-26   新養教育

很多父母和老一輩的家長們對孩子都是打不得罵不得,完全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這種疼愛孩子的方式雖然是愛孩子的一種表現,但卻並不利於他的成長。有時候,父母要懂得適當的放手,孩子才會變得更加優秀。

1.了更好地成長

現代社會物質條件豐厚,文化氛圍也很濃烈,孩子們幾乎是在一個什麼都不缺的時代里長大,從小就有爸爸媽媽們百般呵護的愛,以至於很多本該孩子自己具備的能力,卻在爸爸媽媽的嬌慣之下不具備了,那麼,孩子長大以後,要獨自面對自己的人生時該怎麼辦?他又能否在社會中立足呢?所以,爸爸媽媽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成長,只有經歷過摸爬滾打才是真正的成長。

2.從小事入手

所謂放手,並非指在孩子人生中重要的選擇上,而是從平時生活中的小細節出發,現在家長普遍犯的毛病是不管孩子要什麼都一一準備好,從來不要孩子自己去做,喝水要喂,吃飯要喂,房間搞亂了,家長跟著收拾,跌倒了自己不爬起來,非要哭鬧著讓爸爸媽媽抱著起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而如果想讓孩子更好地成長,那就必須得讓他做自己的事情,水要自己喝,飯要自己吃,房間弄亂了自己收拾,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多種好習慣,也就變得更加優秀了。

3.注意事項

除了在小事上要注重讓孩子自己獨立地去做,在思想上也要讓孩子變得有「自我」,爸爸媽媽們不僅要放開手,在放開手的同時也要在思想上放開手,否則也只是形式上的放手。那麼,什麼是思想上的放手呢?爸爸媽媽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並在言語和行動上給予適當的支持;當孩子做出自己的成就時也要嘉獎和表揚,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可以的,這樣孩子就變得越來越優秀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中國家長們的普遍期盼,這種念頭是好的,但這並不意味著給孩子「包辦一切」,爸爸媽媽們要學會拿捏分寸,適當的放開手,讓他自己自由地成長,你的孩子才能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