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華萍——以器典意 恪守傳承

2020-01-17     壺友網紫砂江湖


方華萍,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紫砂研究會常務理事,蘇州工藝美院手工藝學院兼職教授。

1963,方華萍出生於宜興丁蜀,80年代,學業結束後就隨著紫砂老藝人走上了紫砂製作的道路,期間數年,不斷紮實紫砂技藝的基本功。

直到1988年,方華萍進入紫砂工藝五廠,廠里聘請丁亞平為技術指導老師。在丁亞平老師的精心輔導下,廠內濃厚的專業氛圍下,她從技藝不斷突破自己,對傳統壺型反覆研究,對紫砂藝術的了解也逐漸加深,也開始了紫砂的藝術創作,以型為主,以寓意為次,相輔相成,個人風格也在此時產生。

後又拜入曹亞麟大師門下,在大師的薰陶下,加之自己人生變化對生活的理解。其作品的造型設計更加精妙,藝術修養更是直上一層樓。作品的藝術感與其寓意,幾近肉眼可見。而壺的做工和泥料,也是價值不菲。

在30多年的壺藝生涯中,有貴人相助,以及業內名聲顯赫的前輩指導。至今日,一代高工技藝聞名,紫砂作品風格獨特,其器型追求整體簡潔,大度,效古創新;局部卻尤為細膩,飾以書畫、動物、實物乃至天地萬象。

整體與局部配合,壺蓋和壺身配合,展示出各自不同藝術形象。甚至不同角度的觀賞,一把壺也有多般模樣。簡單亦複雜,權看觀賞者之內心境界。


獲獎作品

1994年作品《南極主人壺》獲第五屆全國陶瓷設計評比優秀獎

1997年入選《中外名人辭典》、《中國紫砂藝術名人和優秀陶藝家》,在《江蘇陶藝》刊物上發表過多篇專業論文

2001年作品《雙利壺》獲中國國際陶藝展優秀獎。

2001年作品《八卦套壺》獲中國國際陶藝展二等獎。

2009年作品《鳥語花香壺》獲第11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0年3月隨「方舟砂陶藝術」代表團赴馬來西亞專題演講和現場全手工制壺表演

2011年11月和馬來西亞「寂靜禪林」開印法師合作的多件作品,參加台灣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百福莊嚴》展覽

2015年作品《相依壺》在首屆「景舟杯」(全手工現場製作競賽)獲得高級職組類優秀獎

2015年徐悲鴻誕生120周年悲鴻杯紫砂藝術大獎賽授予: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陶藝傳承、桃李天下特別榮譽稱號

2016年參加浙江大學「一壺一世界,陶刻有乾坤」方華萍紫砂研討會並現場表演全手工制壺並且其《聖火壺》被浙江大學永久收藏

2017年4月作為宜興紫砂行業代表,參加中國與尼泊爾政府舉辦的「宜興紫砂佛國行紫砂展覽」活動,並且作品被尼泊爾國家政府永久收藏

2017年《馭日壺》獲江蘇陶瓷創新設計比賽銅獎

2017年《馭日壺》獲江蘇原創設計專利作品展金獎

2017年《雄獅神鍾壺》參展阿斯塔納世博會中國藝術展

2019參加第十屆陶藝節首屆「翰墨紫韻」紫砂書畫藝術作品展


作品展示

丨佛緣壺

此款壺整體簡潔大氣,全身以圓為型,線面圓潤溫和,簡潔明快。壺身渾圓,穩重且有質感,壺表以經文刻畫,行間百字。禪意由表及里,需定睛穩神方能領會,觀賞之間讓人安靜,精氣神集中,平和凝神。壺蓋嵌於壺體,密封極為縝密。細賞之下韻味無窮,佛心、靜禪、妙緣,以一作俱現。


丨晨輝祥雲 紫茄泥

此壺採用紫茄泥製成,色澤純潤,砂質細膩不油滑。壺身以腹鼓圓為型,簡素整潔,如璞玉一般。壺正面以祥雲雕刻裝飾一路蔓延到壺把,雕刻絕妙,氣韻升華。

壺蓋與壺身同一弧線,整合嚴密,壺鈕周邊亦有祥雲圍繞。整器充滿吉祥寓意,甚至福氣。

丨傳統小壺套 五色土

五色土的本義是指白、綠、黑、紅、黃五種顏色的土。這五種顏色對應著中國「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可以包含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而紫砂泥的顏色多種多樣

此套作品以五種顏色的紫砂泥製成五款形式各異的小壺,分別以朱泥,段泥,紫茄泥,天青泥,紫泥製成。

五色套組,變幻多種色澤,壺型經典,是套組中不可多得作品之一。此套作品採用的泥料類型,幾乎可以囊括主流的作品所採用的泥料,也是作者想通過作品表明,紫砂壺的藝術創作離不開基礎工藝,物料的支持。足夠尊重底線,才能做出上乘的作品。


丨大佛緣 紅皮龍

此款壺極大程度的表現出佛性氣度和紫砂的藝術本體。壺型整體以圓為主,圓身,圓口,圓底,圓把多方對應佛緣際會。周身飽滿大氣,正對佛緣之圓滿。

正面泥繪以彌勒遇蛇,蛇身細節,栩栩如生,彌勒器宇不凡,遇則是造化,也是天大佛緣,反面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字飾。層次之間,以物對神,直照心靈。

丨聖火 降坡泥

聖火之本意,象徵光明、團結、友誼、和平、正義。

聖火壺身通體飽滿圓潤,線條流暢自然,材質光滑溫潤,壺嘴設計別出心裁,雙流嘴分別置身於兩側,挺括延伸,相對而立,出水流暢自然,壺把以提梁為型,古樸大方,過度自然,壺嘴和提梁間用火苗型的泥片連結,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

此作以紫砂為載體,以壺鈕,提料,壺嘴三者共同呈現出奧運火焰的形狀,以拼搏、歡呼、喝彩為意象。其中壺鈕之「火」,示意火苗,壺嘴曲線之「火」,示意奔騰之火。兩端壺嘴皆通,示意薪火相傳,激情生生不息。


丨事事如意 底槽清

此款壺端正秀美,壺身呈扁圓型局部簡約樸素,整體以凹線勾勒出如意紋路,壺蓋以如意花紋均勻分配,壺鈕直立於上,線面對位。

對稱之間巧奪天功,壺嘴壺把皆有所指,曲線優美,造型美觀大方,象徵事事如意。


丨相依 紫泥

此款壺融入現代意識和學院派的藝術風格,即是傳統手工藝,也有新思想新意識的元素。壺身以光潔,圓潤飽滿,而到了口蓋部責變化明顯:壺把則在壺面之上,壺蓋以纏繞式和壺把緊扣如一。似男女相依,合二為一。

以靜止的畫面,表現出一對親密無間,志趣相投的情景定格,雖靜如處子,卻包含人文的律動。以壺把壺鈕之纏繞,表達內心情感所向之時,也避開了人物纏綿的俗氣之象。


丨馭日 紫茄泥

此款壺明曰馭日,壺身以圓為形,表面飾規律條紋,正反雙面6線6曲,在壺把處收攏成一,壺嘴短嘴收緊,出水琉璃,壺蓋與壺身嵌為一體,壺鈕好似雲朵形狀。

妙在此壺所象,有不同風景。若以壺把為焦點觀此壺,壺把之端似神鳥之首,壺身條紋似雙翅大展,整體畫面則是太陽神鳥翱翔,威風霸氣。

如以壺鈕為焦點觀此壺,壺嘴上方之圓如太陽,壺身條紋此刻卻化身波浪。海上升日,有「乍出輕燒天一半,誰比雄姿豪氣張」的風采。


丨紫韻祥雲 紫茄泥

此款壺以紫茄泥製成,質地細膩,光澤飽滿。壺體各部比例精美,氣韻祥和。

壺身圓潤,腹部稍鼓,壺嘴短卻口徑大,壺柄耳把,圓廓飽滿,壺鈕圓粒一指壓山。而壺身祥雲,靈動簡約。雖有裝飾,卻內斂極致。毫不影響光素器的素雅嫻靜。

整壺精緻溫潤,周身圓滑無稜角,視覺通透。將祥雲傳統文化裝飾完美的表達,藝術特徵和材質特點相輔相融。


後記

中國有句古話,常用來形容個人和傳承之間的關係,即: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許多匠人,道成而忘師,功名壓身,有人以此趁機斂財,亦有愛護名聲,謹小慎微。卻皆然忘記,研究紫砂藝術和發揚傳統文化才是初心亦是衷心。

現如今,已是高級工藝美術師的方華萍,仍以學者心態,不斷向行業內外的名師大家請教、交流合作,提升自身乃至行業的文化高度。

以長者的姿態,不斷培養新的後輩,讓手藝和思想得以傳承,讓紫砂行業由古至今的精髓得以輪迴繼續,生生不息。

以匠人的精神,不斷製作讓人期待的作品,來完成每個人匠人最原始的職責,這也是每一位匠人應盡的傳承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vSmIXEBfwtFQPkdNVD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