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房東「請離」的第三次,我決定咬牙買房。

2019-05-17     中介說

2014年,我在一家公司做HR總監,這是我從學校畢業的第七年。我的老家處於北方邊陲小鎮,人均收入不高,因此我畢業後就留在了蘇州工作,並且在公司附近租了房。

原本這樣的生活也還算安寧美好,對於一個二十多歲在外地工作的女孩來說,我是從未想過買房的。 網上一句話說:「房子是租來的,生活不是。」 剛畢業的時候看了覺得深有體會,於是花了很多錢買了綠植和牆紙,把自己租來的房布置得煥然一新。

卻萬萬沒想到,到了第二年房東不續租了。 不僅如此,看見我貼的牆紙還大發脾氣,說我改變了裝修風格,以此不退押金。

為此我們吵了整整一周,無奈對方人多勢眾,我只好忍著氣收拾東西走人。

第二次租了房,我再也不敢去買什麼牆紙了,特地選了個裝修風格和自己審美還比較搭的屋子搬了進去。

原本想著一切都一帆風順,沒想到並非如此。

那年恰逢失戀,心情糟糕,朋友看我平時也蠻喜歡小動物的,怕我寂寞,特地送了我一隻可愛的貓咪。 這隻小精靈的到來的確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工作疲憊的回到家,摸一摸它鬆軟的皮毛,感覺一切都好起來了。

可惜現實是殘酷的。

房東阿姨無意發現我養寵物,立馬表示了反對,建議我把貓送給朋友。我當然是拒絕並且理論了一頓,合同上也沒寫不能養寵物啊。

這次的房東稍微好說話一些,理論以後也沒再強勢的表明不可以養寵物,也沒說扣押金,只是說等合同到期不再續租了,讓我到時候提前找房。

於是就這樣,第二段租房生涯宣告結束。

到了第三次,我找了中介找了最合適的房源和房東,再讓他們做居間擔保,簽了五年合同,生活終於趨於安寧,不知不覺就生活了幾年。 那幾年,我的職位升了兩級,工資也漲了很多,買了許多最新的家電,一帆風順。

沒有再跟房東有什麼摩擦,大家相處也很友好。原以為這種和諧會持續下去,但生活卻告訴了我,租來的就是租來的。

合同到期前三個月,房東特地親自到訪,告訴我這套房準備做孩子的新房,不續租了。還熱情的給我送了一提水果,算是這幾年的情誼答謝。

那一刻我非常感動,卻也克制不住的難過。 生活了這麼多年的地方,說要離開就要離開,沒有一點可以反駁的餘地。

也就是那一刻,我心裡閃過了念頭。

咬牙買房吧。

那時,蘇州房均價一萬出頭,我的工資5000左右。以前從未想過買房,是因為覺得房價太高,工作幾年存下來的十萬元剛夠買個衛生間,太困難了。

幾番沉浮後想想,再湊點錢付個首付,以後房貸就當是租金,再也不用搬家了,何樂不為?

於是我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了父母自己想要在蘇州買房的念頭。

沒想到媽媽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就反對了。

1. 家裡沒有多餘的錢再給我。 如果要湊首付,至少還得再湊十幾萬,只能找親戚借款,壓力非常大。

2. 媽媽覺得一萬一平的房價高得太誇張了,以後肯定會下跌,沒必要買。

3. 媽媽覺得女生沒必要買房。

聽見這三條理由,我當時由信心十足變成了猶豫不決。 因為媽媽說得很有道理,貸款以後每個月就要還2000多,如果還借了親戚的錢,每個月的壓力真的巨大,至少十年內的生活品質都有影響。

但是買了房影響十年生活,不買房,影響的會不會是一輩子呢...

就這樣懷揣著猶豫,我還是找到了當初幫我租房的中介經紀人王曉,讓他們給我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房源,看了房再決定。

那個時候沒有考慮新房,因為沒有經濟再裝修了,而且新樓盤普遍離公司太遠,就想著在公司附近買套裝修好的,性價比高的。

王曉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第一印象是個二十多歲的傻大個。 當時租第三次房時就是找他,服務還不錯。 這次抱著僥倖的心理微信問了問他,馬上就被回復了。 其實沒想到他會做這麼久的中介。

不得不說王曉的效率非常快,第二天就跟我說有合適的房源。 那是在公司附近步行十分鐘就到的一個老小區,兩套可看,一套51平兩居室,一套60平兩居室,都是小戶型,總價低。 當天我就沒有按耐住內心的興奮,下班就和王曉去看了房。

人生的轉折就從這裡開始了。

那是晚上8點,城市已經陷入了黑暗。我看過了那套60平的房源,裝修風格不是很喜歡,隨後來到了第二處。

推開了那套房間的門,白色的燈光照亮了木質結構的家具,棕黃色的沙發看起來鬆軟舒服,餐桌上還鋪著桌布,就好像在等待著用餐,整個房間都透露著一種溫馨。

戶型雖小,主臥還是留出了一個小小的陽台。我走到陽台上眺望遠處,城市的繁華盡收眼底。那一刻我終於明白了自己內心的渴望:我想要個自己做主的家。

但現實總歸有些糾結。

51平方,總價62萬,首付約18萬,我還需要再借8萬才能實現買房夢。 我不禁把內心的糾結告訴了王曉:「錢不夠,還需要借錢。 再等幾年,房子會不會跌價?」

王曉卻馬上搖頭:「跌價不太可能的。 不瞞你說,我也是外地的,這幾年自己也在蘇州買房了。這事你聽我的,真的拖不得。」

而我還有點猶豫,其實我上網查過歷年房價,蘇州的房價平均每年漲1000,確實越等越難受,但是總有點僥倖心理... 這個時候王曉急了,竟然掏出手機翻出幾張照片遞了過來:「看,我的借條。」

原來王曉自己買房也不容易,竟然借了親戚15萬,在13年買了一套兩居的房。他一臉壯士斷腕的表情跟我說:「有時候真的要逼自己一把。忍一忍幾年壓力,以後就出頭了。

這句話終究打動了我。不再顧及父母的反對,先後找朋友親戚借了7萬元,最後又向公司領導說明了情況,借了1萬左右。 甚至最後還差小几千,那個月的工資幾乎全湊上了,只剩下了300元生活費,吃方便麵度日。

王曉也給力,跟房東先後交涉了很多次,最終房東決定將家具電器全部贈送,省去了我的後顧之憂。還協助我辦理貸款和過戶,整個買賣程序都很清晰,沒有耽誤我太多工作時間。

就這樣,我終於在這個異鄉的城市擁有了自己的房。

歲月如梭,又是五年,2019。

房價的上漲不必多提,大家都知道了,翻了近三倍。 當初氣急敗壞的父母現在逢人就夸自己有個具有先見之明的女兒。

最開始吃了半年泡麵、榨菜和饅頭,後來生活也慢慢轉好。 有了自己的家後,煩惱少了很多,工作一帆風順,感情也有了歸屬。關鍵是自信和獨立感都提升了很多,有些時候想想這套房就仿佛有了底氣,偷偷開心自己也算是有身家資產的人了。

那句話說的好:房租再低也是消費,月供再高也叫資產。

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事,現在回憶起來也沒那麼困難。 感謝自己當初的堅持,讓如今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 END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eFGCGwBmyVoG_1ZGf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