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不用來回跑,家門口就可立案!宜陽縣的賈女士催要貨款,起訴住在鄭州市二七區的牛某某,她把立案材料交到了當地法院。宜陽縣法院認為此案應由鄭州市二七區法院管轄,如果按照以往的立案要求,賈女士需要跑到鄭州市二七區法院再次遞交立案材料,但跨域立案讓賈女士在家門口就可以立案。6日,鄭州中院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通報鄭州中院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的有關情況,其中就包括這起案例。
【案例】為了4萬多貨款,家住洛陽的她起訴鄭州牛某
賈女士家住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城關鎮,因貨款糾紛,準備起訴牛某某。
2020年4月27日,賈女士以牛某某拖欠貨款為由向洛陽市宜陽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牛某某支付貨款45625元。宜陽縣人民法院接到訴狀後,認為被告牛某某居住在鄭州市二七區航海南路,該案應由二七區人民法院管轄。
如果按照以往的立案要求,賈女士需要跑到鄭州市二七區法院再次遞交立案材料,但跨域立案讓賈女士在家門口就可以立案。宜陽法院沒有因為不屬於自己管轄的範圍就退回賈女士的材料,而是立即告知賈女士並指導其於當日下午16時通過中國移動微法院向鄭州市二七區法院提交立案申請,二七區人民法院在15分鐘內響應,經與宜陽縣人民法院跨域專員電話溝通,認為賈女士的立案申請符合受理條件,於當日下午16時36分受理案件,並通過網絡系統向賈女士反饋了立案情況。
【政策】構建起「家門口起訴」新模式,已受理跨域立案482件
啥是跨域立案?
鄭州中院清算與破產審判庭庭長高志強介紹,在最高法的帶領下,2019年全國法院開始積極推進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年底實現全國法院覆蓋率100%。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到就近中基層法院提交起訴申請材料,由該法院作為協作法院,代為核對、接收並向有管轄權的法院發送跨域立案服務申請。管轄法院收到後,及時響應,並向協作法院作出是否符合受理條件的反饋,由協作法院當場送達或告知當事人,構建起「家門口起訴」新模式。
高志強通報,跨域立案工作開展至今,鄭州兩級法院共實現跨域立案482件,其中接收外地法院跨域案件264件,成功跨域到外地法院218件。
【說法】跨域立案和網絡立案有機結合,讓異地當事人免受勞途奔波之苦
高志強說,營商環境評價指標中的執行合同指標包含時間、成本和司法程序質量三項內容,時間越短、成本越低、程序越簡,評價越優。其中時間指標在法院工作的第一個關鍵節點就是向法院提出訴請的時間,也就是法院的立案時間。
本案中原告在居住地法院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通過網絡提交立案申請,受理法院即時響應,聯繫跨域專員,完成網上審核,受理案件。本案系鄭州中院建立立體化訴訟服務渠道,深化案件「當場立、自助立、網上立、就近立」機制後一個縮影,實現了跨域立案和網絡立案的有機結合,既讓異地當事人免受勞途奔波之苦,滿足了當事人的訴訟需求,又大幅縮短立案時間,讓兩個「一站式」建設紅利遍及更多群眾,同時優化了鄭州市的營商環境。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杜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