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普跌滬深猛漲,大A就是不一樣的煙火

2022-06-18     Wind資訊

原標題:海外普跌滬深猛漲,大A就是不一樣的煙火

6月17日,又是A股表演獨立行情的一天。滬深兩市共有2341家公司股價上漲,75家公司股價漲停。

上證指數漲0.96%,創業板指上揚漲2.77%,深證成指升1.48%,優於亞太市場其他主要指數表現。

6月17日,亞太股市收盤全線下跌,韓國綜合指數跌0.43%,本周跌5.97%。日經225指數跌1.77%,本周跌6.69%。澳洲標普200指數跌1.76%,本周跌6.6%。紐西蘭NZX50指數跌0.54%,本周跌4.91%。

4月底以來,滬深兩市行情與海外市場關聯度前所未有的降低。本周,上證指數微漲,標普500指數在近4個交易日下跌了6%!

北向資金依舊大幅凈流入A股市場,6月累計加倉已近600億元。6月17日,全天再度大幅凈買入91.6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7.45億元,深股通凈買入34.23億元。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174億元。

// 賽道衝鋒、熱點頻出//

從4月底以來,成長全面反彈,低位價值板塊接力,讓A股的獨立行情演繹有聲有色。「半新軍」等賽道股反彈有目共睹,其中新能源產業鏈設計行業廣,大部分產業有政策支持、需求旺盛等天然有利條件,股價漲幅最為明顯。

Wind 數據顯示,鋰礦、汽車、光伏和鋰電池指數自4月27日以來,都超過了50%!

除了新能源產業鏈,本周崛起的板塊還包括養殖板塊,豬肉、雞肉等產品漲價,也為市場提供新的進攻方向。本周二,金融板塊暴動,券商大批量漲停,讓A股的獨立行情走的更遠。

對此,信達證券點評稱,股市進入熊轉牛臨界點,雖然長期盈利預期很難快速恢復,但股市資金活躍度和風險偏好會有一定的回歸,成長板塊估值提前於業績惡化調整到位後,會出現季度級別的技術性反彈。類似2015年Q4的創業板反彈,2019年Q1的電子&TMT和2021年Q3的消費股反彈。

展望未來,該機構表示,疫情後投資者開始逐漸預期經濟恢復,一旦觀察到房地產銷售改善,經濟周期所處的階段會從穩增長預期變為經濟回升預期,消費等經濟相關的超跌板塊也會有表現。

// 什麼在支撐A股獨立行情?//

流動性較好

6月10日,人民銀行發布2022年5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5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比上月末高0.6個百分點。社融方面,5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2.79萬億元,前值為9102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億元。貸款方面,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89萬億元,同比多增3920億元。

安信策略表示,雖然基本面盈利預期的反轉還有待時日,但市場對於分子端的負面衝擊鈍化,基本面的驗證期會被容許拉長,會促導短期市場對於國內基本面仍然孱弱選擇輕視,使得基於流動性邏輯的配置獲得一定持續性。在「經濟不好但不會更差+流動性好」的組合下,分母端對於市場支撐力量短期很難驗偽,流動性占優的底層邏輯具備持續性。

人民幣匯率堅挺

4月底以來,美元兌人民幣結束之前的凌厲升勢。6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923,調升176個基點,本周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累計調升71個基點。

年初至今,美元兌人民幣上升5.14%,美元兌日元上升16.73%,美元兌瑞郎上升5.83%。日元和瑞士法郎都是傳統的避險貨幣,以幣值穩定著稱,而人民幣今年的表現,特別是近期的表現,強於傳統避險貨幣,為人民幣加價的資產給予強有力的支撐。

光大證券表示,近期央行傾向於使用那些對金融市場影響小、直接作用於貸款市場的工具。從對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影響的角度看,這些工具是無疑是穩妥且安全的。從對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和紓困市場主體的角度看,這些工具更是有力且高效的。

展望未來,該機構表示,預計寬鬆且穩定的貨幣市場環境還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顯然,我們的市場參與者更應「以我為主」一些,緊盯我們自己央行的貨幣政策,而不是對我國市場影響較間接的他國變量。

國內經濟回升

3月至4月,國內經濟受到疫情的干擾。5月份後國內經濟數據開始出現了明顯回暖。貨幣和財政政策同時發力,下半年國內經濟復甦可期。

東北證券點評5月經濟數據時表示,6月是疫情顯著好轉的首月,積壓需求的釋放對數據或有較大的影響,6月經濟表現預計將在5月基礎上再上台階。中國經濟正在走出至暗時刻,復甦是主弦律。

渤海證券也表示,從近期跟蹤數據來看,寬信用已經初現端倪,雖然結構依然還有待優化,但總體來看方向明確。指數層面,在連續強勢後,預計階段性休整的訴求將上升。考慮到前期阻力區域已消化,待指數夯實後,未來仍將有向上的空間。而伴隨指數脫離底部區域,普漲機會也將減少,配置和擇股的重要性將提升。

// 交易所出手監管異常交易//

6月17日盤後,上交所發布關於可轉換公司債券適當性管理相關事項的通知,個人投資者參與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申購、交易,應當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帳戶及資金帳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普通投資者參與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申購、交易的,應當以紙面或者電子方式簽署《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投資風險揭示書》。參與向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轉讓的投資者,應當為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條件的專業投資者。

同一時間,深圳證券交易所起草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可轉換公司債券交易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並於6月17日起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同時,發布《關於可轉換公司債券適當性管理相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強化可轉債投資者適當性管理,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自6月18日起實施。《交易細則》和《適當性通知》要點如下:

一是對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上市次日起設置20%漲跌幅價格限制,並結合漲跌幅調整,增設了可轉債交易異常波動、嚴重異常波動標準,明確了異常波動、嚴重異常波動情況下上市公司的核查及信息披露義務。

二是明確向不特定對象發行的可轉債適當性要求,一方面對新參與投資者增設「2年交易經驗+10萬元資產量」的准入要求,強化投資者保護;另一方面,實施新老劃斷,明確存量投資者可繼續參與不受影響。

三是根據可轉債交易機制特點及防控炒作需要,增加了異常交易行為類型,進一步加強防炒作力度。

四是在可轉債最後交易日的證券簡稱前增加「Z」標識,向投資者充分提示風險,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五是做好與《債券交易規則》的銜接,將超過價格限制的可轉債申報處理方式由「暫存交易主機」調整為「無效申報」,與其他債券保持一致,並對部分文字表述進行調整。

上交所公告稱,6月13日至6月17日,上交所對56起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證券異常交易行為採取了書面警示等監管措施,對71起加劇市場波動、誤導投資者決策、影響交易秩序的異常交易行為依規從嚴採取了暫停投資者帳戶交易等監管措施。對東時轉債等異常波動可轉債持續進行重點監控,加大對退市金泰、退市廈華等股票退市整理期異常交易行為監管力度。對23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等進行專項核查。

深交所公告稱,6月13日至6月17日,本所共對67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採取了自律監管措施,涉及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異常交易情形;共對20起上市公司重大事項進行核查,並上報證監會1起涉嫌違法違規案件線索。

(Wind綜合自Wind金融終端數據、機構研報等)

Wind用戶在金融終端輸入

WIN(萬盛專家)

以專家為核心的全新知識分享平台

重點覆蓋醫療、金融、TMT、消費、工業自動化等行業

對話萬盛專家、發現市場新機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b6a60b866944fb44af8e211b85bf3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