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人公市民韓先生
大連人說「尊老愛幼、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點很小的愛心乘以十四億,就會變成愛的海洋。」
因道路濕滑,一位70多歲老人摔倒在地,緊要關頭,多位好心市民對老人進行救助。有的市民將老人扶起,在附近工作的韓先生見老人鞋襪已經濕透,他拿來自己的鞋襪,為老人擦腳並幫忙換上……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摔倒老人得到了妥善的救助,直至老人家屬趕到現場。
老人摔倒他拿來自己鞋襪為其換上
去年12月28日下午4點左右,一位70多歲的老人步行至甘井子區小辛寨子西溝附近時,不慎摔倒。老人無法自行起身,路過的好心市民發現後,趕緊上前將老人扶起。
在附近工作的韓先生得知此事後,趕緊放下手頭的工作出門幫忙。37歲的韓先生先小心地將老人攙扶到一個背風的地方,並找來凳子讓老人坐下。發現老人的鞋襪已經濕透了,擔心老人受凍感冒,他回到單位宿舍把自己乾淨的鞋襪拿了出來,幫老人把濕襪脫掉,然後拿出干毛巾把老人的腳擦乾淨,再給老人換上乾爽的襪子和鞋子。
陪同老人等待家屬婉拒現金酬謝老人由於受到驚嚇,說話不清楚,韓先生耐心地安撫著老人的情緒。為了儘快找到老人的家人,他選擇報警求助。在此期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附近園區單位也都下班了,老人想要獨自離開步行回家,韓先生阻止了老人的行為。他表示,「我們小辛寨子工業園區這邊貨車太多了,老人走路都費勁,實在是怕再出意外。」這時,民警給韓先生打來電話,通知聯繫上了老人的兒子。
韓先生第一時間和老人的兒子取得聯繫,過了一會兒,老人的家屬趕到現場,他們拿出一沓現金想要感謝韓先生,被他婉拒。韓先生表示,尊老愛幼、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金酬謝是絕對不能要的。「老人已經出來這麼長時間了,身體要緊,趕快帶老人回家緩緩。」他忙著說。
小事見大愛 他傳遞正能量 「一點很小的愛心乘以十四億,就會變成愛的海洋……」韓先生給記者發來了這樣一段文字。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表示,以小事見大愛,暖心幫扶,彰顯文明,不僅展現了一名普通勞動者的高尚品德,也用實際行動傳遞了社會正能量。身邊好人,是最閃亮的城市名片,是城市文明的記憶,也是引領社會文明風尚的道德力量,希望大家向韓先生這樣的「身邊好人」學習,讓凡人善舉頻頻湧現,匯聚崇德向善的磅礴力量。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見習記者林川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