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有時候突然出名也不見得高興。
如果因為好人好事出名,見義勇為出名,自己覺得特有面子,比如海爾空調安裝工,見義勇為,海爾集團送他一套房,這就挺高興的。
但有個小朋友,最近也出名了,成了網絡紅人,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孩子姓"朱",爸爸取名太隨意驚著老師
這孩子來自十堰,剛剛上一年級,老師給每個孩子做了姓名牌,看到姓名牌和孩子的表情,就知道孩子對名字多麼不滿意了。
小朋友名叫"朱穆朗瑪峰"。
當初,他媽媽懷孕的時候,跟孩子爸爸商量,孩子應該叫啥名,他爸爸大概那會兒正在玩手機遊戲,心不在焉地說:"就叫'朱穆朗瑪峰'吧,肯定獨一無二沒有重名,又有氣派。"
後來一家人細琢磨,覺得這個名字還挺有型。
上戶口的時候,就這樣把名字上了,以至於用個名字,催出一個小網紅。
雖然看得出,孩子大概不是很想這樣紅。
採訪老師的時候,老師開玩笑說:
這孩子名字取得太高了,我都不敢上課點他名,主要是怕哄堂大笑,影響教學效果。
父母取名有時候不走心,也真是傷腦筋。
社會發展了,孩子不再像以前那麼難養活,所以也不太給孩子取名類似"李二狗""王三蛋"之類的名字了。
現代父母,追求的是有型,個性,要和別人不一樣。
太個性的名字,孩子很苦惱的
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孩子的名字之所以,會發展到如今這麼特立獨行,與社會氛圍是分不開聯繫的。
當初,中國有過一段很長時間的"集體主義",那時候的人通常名字叫"建國""國慶",馬上國慶節又要來了,這些"國慶們",又可以快樂的和祖國一起過生日了。
但隨著每個人對個人生活的追求,90後、00後們,對自我的探索,從取名的層面體現了出來。
尤其是那些看著瓊瑤劇長大的一代人,取名很有意思的"撞了名",比如女孩子裡"梓涵"用得特別多,好像電視劇女主角。
不約而同,又一次達到了某種精神層面的"集體主義",這大概是中國人對自身最佳的註解。
如果只是撞名,其實沒有太大問題。
那些過分追求個性的父母,會給孩子取些日後會讓孩子頭疼的名字。
其中,在晚上一直流傳的"王者榮耀"應該是其中翹楚。
這名字是真不會有重名,哪個父母這麼詼諧啊,孩子以後上學,老師點名就像在給遊戲做宣傳,這誰受得了?
從來不點孩子名,孩子上課有種跟我沒關係的感受,學習起不來,家長不得氣死。
給孩子取名,要走心
我們來看看"王者榮耀""朱穆朗瑪峰"類似的名字,不能說父母不愛他們,父母渴望孩子與眾不同,這是一種關愛的體現。
但手段實在太不講究,以至於取名令人啼笑皆非。
取名無論在哪裡找素材,比如"男用楚辭,女用詩經"或者其他的詩文中,但一定要走心,要和姓氏搭配,不要搞出諧音笑話。
就像,珍香這個名字,單獨看還可以,偏偏孩子姓史,畫面就變得很詭異。
但如果父母稍微用心取名,真的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且以後孩子介紹自己名字的時候,會讓人覺得這家人的溫暖。
有個網友叫"溫知夏",就是她爸爸姓溫,媽媽姓夏,一份恩愛,就這樣秀在你面前,孩子特別有自信。
一個名字,會跟著孩子一輩子,雖然測字算名是封建迷信,但一個好名字,就像一張好看的名片,會給人一種好相處的感覺,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交際圈甚至人生。
你覺得給孩子取名"朱穆朗瑪峰"是個什麼心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VAy03QBLq-Ct6CZfN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