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壓熱搜,還給李玟一個真相

2023-08-19     視覺志

原標題:別壓熱搜,還給李玟一個真相

李玟去世一個半月,關於她的喧囂還沒結束。

丈夫與親姐姐大動干戈,禮服與遺產相關問題成了羅生門。

而前天放出來的一段音頻,又讓大眾的憤怒到達了頂峰。

視頻中,李玟講述著自己在《中國好聲音》節目組遭遇的不公平對待,語言之激烈傷心,足以令聞者落淚。

節目組這次倒是很快出來回應,但聲明中透露出來的傲慢冷漠,還是讓評論區罵聲一片。

這件事情的最新進展是,《中國好聲音》2022的簡介里,已經刪去了李玟。

這場風暴,似乎將以他們的冷處理結束。

但我們,不能這麼算了。

她那麼好,怎麼會這樣

這是一段長達九分鐘的哭訴。

已關注

關注

重播分享

關閉

觀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載

    正在加載

    退出全屏

    視頻加載失敗,請刷新頁面再試

    刷新

    視頻詳情

    沒有人可以一次聽完全程,因為李玟的悲痛和憤怒是那樣令人心碎,即便是完全不了解她的人,也能感受到那種肝腸寸斷的崩潰。

    而聽完這場聲嘶力竭的控訴,所有的觀眾心裡大概都會浮現出同樣一句話:

    「她那麼好,怎麼會被這樣對待。」

    在最開始,她就說:「我是用命來參加這個節目的。」

    彼時的李玟已經患上了乳癌,如同定時炸彈潛藏在她的身體里。

    與此同時,左腿也一直處於失溫狀態,就像是「在零下四十度的那種冰雪」。

    別說工作,於她而言,光是站起來都要耗盡全力。

    但她仍然堅持去參加這個節目。

    她沒有問合同里的薪酬,沒有去談自己的待遇,她只是單純地愛音樂、愛這個節目,希望能夠從節目裡挖掘出好的音樂人才。

    她說:「我們的共同語言就是愛音樂,我犧牲自己無所謂。」

    言語之間,完全沒有所謂國民天后的架子。

    她就像一個音樂道路上開疆拓土的前輩,一邊往前走,一邊拉扯著後來者。

    然而,她沒有想到:原來他們都是一堆壞人。

    李玟最早發現賽制有問題,提出要修改。

    她不希望學員被不明不白地淘汰,要求導演組給個說法,更改賽制。

    但節目組卻說:節目組就是這樣做的,十一年裡,沒有一個導師可以改變。

    因為「固執」地說出了真相,她被不客氣地對待。

    不僅僅被要求離開舞台,還在最後一期決賽把她的片段剪得細碎。

    一直到手術前,她還在為此傷心。

    李玟所有的努力、為學員們的所有付出、甚至可以說是她犧牲身體換來的音樂,統統付之東流。

    她的舞台尊嚴,也被輕而易舉地踐踏。

    她腿上有傷,要澤鵬站在身邊,堅持不用輪椅和拐杖,但澤鵬卻被臨時叫走,所以她只能穿著7公分的高跟鞋坐在原地唱歌。

    她被人威脅到要叫保安,甚至有人試圖對她動手。

    在這段絕望控訴的最後,她哽咽著說:

    28年做一個歌手,站在台上被人侮辱,被欺負,有人在乎這個感受嗎?

    「我最能熬,我是最拼的,為了別人不是為自己。」

    是啊,從始至終,她都不是為了自己。

    她上節目,不為名為利,為的是共同的音樂理想;她撐著病體跳舞,不為美譽,而是為了舞台的尊嚴;她和節目組鬧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她心愛的音樂和學員們。

    虛假浮華的名利場裡,她是那顆少有的真心。

    李玟去世後,無數人懷念她,並不僅僅是因為她無出其右的音樂才能,更因為她身上有著古道熱腸的真心。

    黃曉明說:「她一直像小太陽一樣照耀著周圍的所有人。」

    製作人姚謙提到她時說:「她對我來講好可愛的,居然有人可以笑得那麼自在。」

    她去世後,小S深夜痛哭:「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笑容、歌聲、舞蹈!你是最謙虛的天才!」

    前不久的追思會上,蕭亞軒一字一句,哽咽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她是家中長女,從來沒有被寵愛過,只有李玟告訴她:「你是我的小妹妹,你可以把我當成你的大姐姐。」

    一字一淚,字字泣血。

    李玟愛音樂,愛身邊的所有人,盡己所能幫助著身邊所有的朋友,提攜著後輩。

    許多年前,她在電視機里陽光明媚地喊出那句廣告詞: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她終其一生,用真實和英勇做到了這句話。

    名利場上,處處面具

    為什麼李玟的去世格外讓人悲傷?為什麼這條音頻格外讓人憤怒?

    因為我們看過了太多虛與委蛇和巧言令色,在那些偽飾的面具下,我們再難找到如李玟一樣的真人。

    如今的內娛,常常被感慨沒有活人。

    社交平台上是公式化營業的宣傳AI,線下的採訪是滴水不漏的圓滑。

    即便是從小被觀眾們看著長大的養成系,在演唱會上也是背好台詞照本宣科。

    圖源:網絡

    於是,網友們四處「挖墳」,一邊蹲守著新鮮的內娛活人,一邊想從過去的網際網路記錄里扒拉出鮮活的記憶。

    內娛明星們過去的表情包、名場面成了「明星文學」,被人們津津樂道。

    那英更是憑藉真性情成了全網嘴替,每當調休、罵人、生氣時都有一句那英名言可供使用。

    開小號的虞書欣林允成了「活人標杆」,成為了「女明星也是活人」的佐證。

    然而,當活人也是有風險的。

    前段時間還被捧為年輕人嘴替的那英,如今又因為姐姐曾參與製作《中國好聲音》而被捲入浪潮。朝夕之間輿論翻天,曾經湧向她的誇讚變成了指責她的利刃。

    不明真相的網友是罵爽了,卻沒看到那英早在2012年就發博痛斥過節目組錄製時間的不合理。

    虞書欣用小號給粉絲送會員,卻被罵立人設、蹭名聲。

    前兩年努力備考北大研究生卻沒考上的劉美含,發布長文大大方方回應自己的失敗。

    但在熱搜下,卻不乏對她的不屑一顧和惡意揣測。

    演員郭曉婷,在一個採訪里說了許多大實話。

    表示參加演技節目但是發現都是人際關係、演戲時像是工具人、不喜歡一些劇但是又必須要演......

    圖源:不普通人類實錄

    原本是演員真誠而又無奈的自白,但到一部分人嘴裡,就變成了情商低、下頭。

    而《中國好聲音》也不是第一次被曝出打壓李玟,但回看那時,底下的評論大多是攻擊和陰陽怪氣:

    「節目組是不是錢沒給夠?」

    「劇本而已,還真以為她有多正義呢?」

    「李玟都拿錢了,還是應該配合導演。」

    寫到這裡,小視已經分不清,究竟是嚴苛到指甲縫的審視讓內娛活人變少,還是過多的作秀炒作,讓觀眾們已經不願意相信內娛有活人。

    總之,無論哪種理由,導向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說真話的風險越來越大,不說話的好處越來越多。

    於是我們看到,公眾人物越來越「死」了。

    工作中遇到的不平、面對情感問題的掙扎、討厭的人和事、和身邊朋友的互動等等......這些在普通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瑣碎話題,在明星那裡,是絕緣的。

    他們仿佛活在真空地帶,只是為了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而存在。妝容是精緻的,情緒是穩定的,人設是完美的。

    一邊在神壇上集體噤聲,一邊按照模子擺出姿態迎合受眾。

    這段時間《封神》質子團大火,就有人說:珍惜他們還沒有習慣名利場的時候吧,他們還沒有被這個圈子規訓成啞巴。

    你看,我們都知道,作為公眾人物,越沉默,越安全。

    但,一個人人都只知道明哲保身的社會,就是好的嗎?

    越是不公,越要孤勇

    不僅是娛樂圈,即便是在普通人的生活里,我們也越來越意識到說真話的不易。

    報考季在直播間大談真話的張雪峰,被罵到關閉評論區,一句胸悶心悸,果斷逃離了輿論的戰場。

    在疫情期間參與專家組會診會議而爆紅的張文宏,因為說話太耿直而頻頻被罵成崇洋媚外、四處作秀的壞人。

    曾被網友們封為法治之光的大學教授羅翔,因為一條微博被逼到退網,就此關停所有社交帳號。

    圖源:吐槽大會

    大家習慣了看假人,也就在那些真實的聲音里迷茫。

    我們習慣了模子裡的人偶,也就把生活過成了死板思考的範式。

    看見不公平的事情,我們會想:算了吧,大家這樣。

    撞上有黑幕的規則,我們會想:算了吧,我也管不了。

    聽見了犀利的聲音,我們會想:再等等,Ta也會被磨平稜角的。

    溫水煮青蛙的遲鈍中,我們變成了麻木的工具,只為了維持運轉而存在,也將自己異化成了這套虛假中的一環。

    但我們本不該如此。

    就像那些匿名曝光錄音的網友,就像那些給出視頻的攝影師,就像一遍又一遍上傳視頻的媒體,就像搖旗吶喊的每一個你我......

    我們可以站在一起,我們可以去聽那些真實的聲音,可以讓自己有真實的判斷,給出真實的回答。

    就像李玟在那段音頻里說的:我們是中國人,我們知道什麼是對和錯。

    我們也該知道什麼是黑和白,什麼是正義與邪惡。

    這一次,有許多人質問為什麼娛樂圈裡沒有公眾人物幫助發聲。

    但小視並不想將矛頭對準他們。

    因為我們都明白,這世界上的每一環每一扣,都已然運作成嚴絲合縫的虛假齒輪。任何人想要跳出身份來批判,都需要莫大的勇氣。

    人人自保,沒有錯。

    但也正因為如此,李玟才顯得英勇無畏。

    就像評論區里寫的那句:

    公平是講給弱者聽的,而對抗不公,是勇者才做的。

    李玟是如此的勇敢。

    她撕下了偽善的面具,扯碎了蠅營狗苟的爛皮,擊穿了約定俗成的潛規則。

    在人生的最後時刻,這位千禧天后,再一次完成了最勇敢的絕響。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點個「在看」,我們一起撕下皇帝的新衣。

    19 / Aug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今魚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9eec44526ecf776c29639041fe08a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