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鐵再原創丨幾片紙箱(散文)

2023-12-26     真言貞語

原標題:周鐵再原創丨幾片紙箱(散文)

幾片紙箱

文/周鐵再

前些時,盧氏山城連續下了幾天雪,每天5點半我準時起床跑步或走路(沒有特殊天候的概念),因為我起得早些,樓道口的積雪還沒有人踩過,所以,我從車庫取出掃把三下五除二就把那裡的積雪掃開了一席之地,再把收快遞的紙箱子拆開鋪上幾片,舉手之勞不過幾分鐘,我們樓道的住戶,出入就平安多了。

親戚在醫院骨科當主任,想約約小聚一下,他接到我的電話說:這幾天有點忙,下雪路滑,骨折的病號增加了,尤其是老年人。那就再過幾天聚吧,我說。

同學王春生,從三門峽回盧氏辦事兒,總算有機會遇到一起說說話,當然得喝幾杯,三個人約在愛米五穀粥坊,要了個包間,消費了99元,從晚上6點扯到10點多最後一席離開。店老闆對我有好感(當然不是無緣無故),所以絕對不會說我們啥。扯起樓道口掃雪的事兒,春生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兒,可也是不可估量的大事兒,這裡有個量變與質變的東西,期盼人人都去做這些微不足道的事兒。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問題是一些人不到一定境界,想不到,更做不出來。獻出一點愛,沒有大愛之心之德之魂,是獻不出來的。有以獻愛為幌子,撈取好處的;有以沒有認知,而去譏諷的;有以自然而然,默默踐行的。那天下午出門倒垃圾,看到一男者背著一老者上車,一女者在幫扶,很是吃力。於是就把垃圾一放過去幫忙,當一起把老人扶上車坐穩後,一男一女的謝意中也帶點驚訝:真是太謝謝了,你是哪裡的?現在這種人太少了。我說:不用謝,我是咱小區27號樓的。

我愛瞎寫點文字,但從不胡編亂造,也不想著寫進大刊大物,就想著能從生活中發現提煉些真善美,首先是啟發自己。想定了學思修,就去真干,從不跟風。每每寫出一段文字能讓自己的認知與行為提升一滴滴就是最大的收穫。作文的核心當是做文,做出來的文才是人生修煉之文。

為善是舉,為小是舉,是釋懷更是自娛自勵。所以便有:錢不多總感覺富有,房不大總感覺舒服,吃不好總感覺香甜,長不胖總感覺健康,啥時候都清楚自己幾斤幾兩。

「獻出一點愛」看似韋唯唱出的一句歌詞,實乃天理之大容。文人圈裡看文章,官人圈裡看文件,閒人圈裡看文娛;壞規矩的其實是制定規矩的,制定規矩的總是好事兒把自己圈在圈內,不好的事兒把自己圈在圈外;干實事兒的沒心思發朋友圈,發朋友圈的沒心思干實事兒;教書的人不出考試題,出考試題的不是教書人;凡此種種,天理之大容難以融合天之常理、形式主義泛濫等等,不可能實現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的願景。仔細琢磨自然就理解了。最好的解藥就是自己從自己做起做個樂於奉出一點愛的人。

處理好「掃自己門前雪與想他人瓦上霜」的關係,本質就是不自私。人只要不自私便會自然有:不財不窮(沒有多少財產,但感覺不窮),不才不迷(沒有多少才氣,但不會迷失方向),不踩不慌(不去踩踏傷害別人,心裡安穩踏實),不睬不卑(不被別人在意,自己不亢不卑活出自己的樣子)。

人就怕:日子一好就忘本,路子一順就忘摔,別人一夸就忘形。父母包容你,別人不一定包容你;家庭包容你,社會不一定包容你;團伙包容你,國家不一定包容你;下級認可你,上級不一定認可你;群眾認可你,領導不一定認可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站起來往遠處一看,往天邊一想,頓時空曠無垠。吶喊就是從細微處做起,能量的積累到質變時自然會天崩地裂。

【作者簡介】周鐵再(男),河南省盧氏縣人,二十三年從軍路,戎馬半生一世緣。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記錄些生活感受,於是就這樣做了,樂此不疲,與朋友共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5aa154d346944e499a5a776e618eb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