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預言擁抱中國家電才會有未來 現在態度改變了嗎?

2024-07-29     藍科技網

主動擁抱中國家電品牌,才會擁有未來。這是10年前張凱證在澳大利亞時的預言。

這番預言的底氣,和他的出身密切相關。

他的家族企業——馬來西亞高峰貿易有限公司(主營家電業務),先後經歷歐美品牌、日本品牌和韓國品牌,當時的中國家電品牌在馬來西亞正處於進入前夜,只有少部分中國品牌在試水,但他隱約看到了中國家電品牌厚積薄發之勢。

拋開中國家電品牌,張凱證與中國品牌的淵源從他在澳大利亞讀書時就埋下了伏筆。

在澳洲讀書期間,隨便進入一些賣場,都能見到中國家電品牌海信、海爾和TCL等。

他隱約感覺到,中國家電品牌在全球正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高端化、品質化、品牌化和技術領先性,是中國家電全球的註腳。擁抱中國家電才是擁抱未來。

如今,高峰貿易有限公司已經順利進入第二代接班人時代,這種商業預判,更成為張凱證率領弟弟妹妹張愷芯、張凱琪以及張億婷和張勝友,正在與中國家電品牌進行深入接觸。

日本家電是高峰貿易公司的起始鍵

從根源上來說,幫助高峰貿易有限公司按下起始鍵的是日本家電品牌。

張凱證的父親張偉鴻出生於1952年,結婚前後,在音響供應商打工。1981年,公司委派張偉鴻到亞庇開拓業務。

張偉鴻的好友、也是恩師,在亞庇從事家電及音響銷售,好友家人早期從事家電銷售收穫的紅利對張偉鴻是一個啟發。

這段歷史對於張偉鴻從打工人到老闆的角色轉變極為重要。這位好友建議張偉鴻從事音響以及家電銷售,他也願意幫助張偉鴻實現夢想。

此後,張偉鴻轉換賽道以後,在亞庇幫別人賣家俬的同時,受到朋友的鼓勵和支持,張偉鴻夫婦及其弟弟張偉鍵在亞庇共同成立了高峰貿易有限公司,租下了100平方米的店鋪,主營家電業務。當時的銷售重心是音響,其次是白電、黑電、廚房電器和小家電等。

隨著業務的壯大,張偉鴻其他弟妹也成為幫手,店鋪也由當時的一間發展到七間店鋪。

話外音是,從70年代到整個80年代,是馬來西亞流行音樂的高峰期。彼時,除了馬來西亞本地的流行音樂以外,來自新加坡以及法國的國際藝人,對於馬來西亞的流行音樂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慢搖滾、重金屬、硬搖滾和布魯斯等,是當時馬來西亞年輕人喜歡的主流音樂。這種社會化現象,對於音響銷售的作用不言而喻。

1981年是第四個馬來西亞計劃(1981~1985年)的實施年。也是馬來西亞繼續推動其工業化進程,特別是在製造業和電子產業方面明確了發展方向。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在推進,以支持工業和城市化進程。

宏觀經濟的整體變化,對於個體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推動力。經濟增長與消費增長是相互作用與相互刺激的。在消費層面,年輕人成為流行音樂的消費主體,大件家電、廚房電器等成為家庭消費的主要品類。在這一波雙重紅利的影響下,高峰貿易有限公司的經營步步攀升。

高峰貿易有限公司是當時日本家電品牌的晴雨表之一。從家電銷售看,進入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日本品牌在馬來西亞大行其道。

尤其是1972年松下空調在馬來西亞設立工廠以來,日本家電品牌集體在馬來西來加速。

某種程度上,是日本家電品牌按下高峰貿易有限公司的起始鍵。彼時,松下、東芝、索尼、夏普、大金這幾個耳熟能詳的品牌,就是所有家電渠道商的金字招牌。

見證日韓中家電品牌交替上升

不過,自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韓國品牌顯著提速,中國品牌則在2000年以後全球化提速。

從過往看,高峰貿易公司過去四十年分別經歷了三個不同時期:

1985~2000年,主銷日本品牌,見證了日本家電由盛轉衰。日本家電品牌從70年代以來打下了品牌基礎和用戶消費習慣,此後逐漸被韓國品牌在銷量方面取代。

2000~2015年韓國家電主導。進入2000年以來,韓國品牌成功掀翻日本品牌,成為全球家電行業的風向標。

2015年至今,中國家電奮起直追,增速領先於日韓。從總量上看,韓國家電品牌銷量市場占有率仍然高居世界第一。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如同當年韓國品牌超越日本的劇情再次上演。

當年韓國品牌擊敗日本,先是增速持續領先,接著是銷量和技術持續引領。如今,中國家電品牌在2016年以來的增長速度持續領先,而在銷量或出貨量方面,已經部分超越韓國品牌而將日本品牌甩在身後。

比如,海信電視2022~2023年連續兩年全球出貨量第二;截止2023年海爾連續15次成為全球大型家用電器品牌零售量第一;海爾,海信、美的、TCL、格力、長虹營收持續增長。

這種變化更加引起渠道商對中國品牌的關注。

客觀地講,以海爾、海信和美的為代表的中國家電品牌在馬來西亞市場表現優異,托起了中國品牌的明天。但必須承認,每個品牌單獨計算,在總量上仍與日韓存在差距。

這種差距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一方面,以海爾、海信和美的為代表的中國家電自有品牌全球化不過是從2000年左右開始,起步就比日韓晚;另一方面,在品牌知名度、服務體系、技術輸出等方面的起步也晚於日韓。

起步晚不等於沒有未來。所有渠道商都認為,中國家電品牌在馬來西亞一定會超過日韓,未來5~10年,將是中國品牌大發展的時代。

日本家電是過去,韓國家電是現在,而中國家電是未來。

第二代接班人的拐點

我們用簡單筆墨勾勒高峰貿易有限公司見證日韓和中國家電品牌的變化,其目的是更好地了解高峰貿易公司的發展趨勢。

2014年,張凱證正式進入家族企業,和他的弟弟妹妹共同走向台前。他們的表現,值得給出滿分。原因有二:

一是銷售業績和父輩相比,每年業績增長超過30%;二是經營面積由過去的單一商鋪,擴容為增加一處倉庫、購置兩間商鋪,目前總面積約20000平方米。

張凱證和弟弟妹妹們走向公司台前,正式成為第二代接班人,沒有儀式感,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但過去的疫情是他們接班後面臨的第一道大考。如何破局銷售空窗期?

疫情期間,線下實體店艱難度日。電子商務是打開增量市場的重要一環,張凱證和弟弟妹妹馬不停蹄,通過在Shoppe和Lazada開設網店,成功引流銷售。

其實,張氏第二代接班人集體主政期間,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一是打造中高端產品,兼顧中低端。全面進入公司以後,張凱證和弟弟妹妹重新梳理公司產品定位。原來產品以中低端為主,改變為重心向中高端傾斜,兼顧中低端。中高端產品獲利更高,並且中高端人群更有消費潛能。中低端產品以銷量驅動,中高端產品以收益驅動。這種定位對於重構供應商關係,尋找新的供應商更加遊刃有餘。

二是打造品牌影響力。過去幾十年,以銷售為導向,忽視公司品牌建設。張凱證和弟弟妹妹的策略是增加品牌知名度。最近幾年通過媒體、展覽展會、圈層活動等多種形式,增加公司的曝光量。高峰貿易公司的品牌認知有了質的躍升,對銷量有積極的拉動作用。

三是銷售多元化。在銷售層面,線下新開兩家門店。通過用戶驅動,場景體驗不斷構建新零售模式,形成線上線下融合。線上品牌以及新品展示,起到引流和在線客服的作用;線下可以實際解決線上用戶的需求。同時通過TikTok等新媒體獲客並進行商業轉化。

這一變革帶來顯著的變化是,每年營收同比增長30%以上,高端品牌形成集群效應。

在選品方面,張凱證更有一種念舊情和懂得感恩。松下、索尼、大金是多年的老朋友,即使這三個品牌如今面臨巨大的壓力,張凱證也積極與其合作。皆因當年三個品牌給予父親更多的支持。

在新品牌方面,與最早接觸的海爾仍然保持合作。除此以外,美的、海信是增長最快的兩個品牌。

「通過最近幾年的合作,我們感受到中國品牌明顯提速。以海信為例,除了產品技術疊代加快、中高端產品投放加大,在服務方面有明顯的變化。海信電視和海信白電在投放時機上把握更到位。在中高端產品方面,海信電視最近兩年上升勢頭很快,主要是用戶體驗和品牌提升起到拉動作用。除此以外,海信團隊執行力更快,溝通效率更高。海信全品類優勢以及產品優勢成為吸引用戶的主要賣點,未來仍會有巨大的上行空間。」張凱證說。

當下的高峰貿易有限公司,吸引了很多中國品牌的目光。除海爾、海信和美的以外,長虹、奧克斯、小米、TCL甚至一些中國小家電企業都與張在頻繁溝通。

10年前張凱證在澳大利亞的一次預言,逐漸成為現實。

這一幕,像極了當年韓國品牌超越日本品牌的那個故事。只不過,今天的主角換成了韓國與中國品牌。

張凱證和弟弟妹妹正在中國家電品牌這條賽道,尋找新的增長曲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84523f16e2d05a36720208d6252c98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