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冬季轉會期從11月下旬開始後,其他賽區都陸陸續續組建完了新賽季的陣容,隔壁LCK的一些頭部強隊更是很早就鎖定了隊伍構成,目前已經都開始收假進入備戰春季賽了,而LPL賽區這邊,不少隊伍依然還在為新賽季的陣容展開拉扯,至今仍然沒有任何一支隊伍官宣新賽季的陣容,當然對於LPL粉絲來說,這種事情早已見怪不怪了,畢竟轉會期結束後才是LPL真正的轉會期開始。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相比往年的冬季轉會期,今年的轉會期更加的磨嘰,各大戰隊似乎都在藏著掖著什麼事,究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俱樂部預算緊張,沒錢了
這個是首先想到的,因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各行各業都很艱難,很多企業都在寒冬下降本增效,所以就更別說這些電競俱樂部了。本身俱樂部變現就很難,即便是行業不錯的那些年,能實現收支平衡的都少之又少,所以今年冬季轉會期,各大俱樂部下撥的預算估計都收緊了很多。
在有限的預算條件下還要買到性價比不錯的選手,那雙方只能互相拉扯下價格,再加上騎驢看本的各種試訓,於是乎雙方就這樣拖著唄。
新人苗子不足,一線選手搶手
最近幾年,LPL賽區的青訓體系做得真心不好,出色的選手得不到一級聯賽的機會,很多人紛紛轉頭去做陪玩,當主播去了,一方面來錢快又多,另外一方面就是沒有了職業選手條條框框的束縛,時間、身心上也很自由,何樂而不為呢?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如今新人選手越來越少,即便能用的新人,你也不知道這人是不是下一個bo,如果買到一個暗雷,那對俱樂部本身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那既然新人不足,大家也只能追求目前市場上成熟的現成選手了,可目前一線選手本身就少,各大俱樂部競爭就更激烈了,所以很多人又是將目光轉向了隔壁的韓國市場,但LCK那邊很多隊伍以及選手很早就確定了新賽季的去向,這導致他們只能從LCK次級聯賽找選手,可相比幾年前,能在次級聯賽發現好苗子真的太難了。
合約審核進度
在俱樂部與選手的不斷拉扯中,雙方最終確定了意向,那麼接下來就進入了簽約走流程的環節,簽字本身並不會花費什麼時間,關鍵是這個合約需要聯盟的審核之後才能對外公布,而根據此前部分俱樂部內部人員透露,在聯盟尚未點頭審核通過的情況下,俱樂部本身是絕對不可以對外公布該消息的,所以才造成了LPL賽區集中在轉會期結束之後的扎堆官宣盛況,這多少也算是賽區特色了吧。
熱度為王,流量當道
當然對於有些俱樂部來看,即便是簽約了,送審了,他們也會弔著這個消息,不斷的放出一些小道消息來吸引熱度,要知道在如今這個時代,有熱度、有流量才是王道,所以即便簽字畫押已經蓋棺定論了,但為了所謂的熱度,他們中的一小部分依然會選擇藏著掖著,賺足了這波眼球,吃透了這波流量之後,才正式將這些消息放出來給所有人看到,雖然對這樣的行為我們嗤之以鼻,但作為觀眾或者粉絲你也不好說什麼。
以上就是今年LPL轉會期相對較慢的一些原因分析,當然對於LPL這種操作我們早已習慣,但今年我們也很好奇,在被LCK連續兩年S賽擊潰的情況下,明年究竟能排列組合什麼樣的強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