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2萬,只為去頂流劇組探班

編輯:ROOT

說實話,以前我真的不了解飯圈女孩。

直到今年,我著魔地喜歡上了一位頂流(註:頂級流量愛豆),短短一個月時間就在他身上花了兩萬。如果按鶴崗的房價換算,我搭進去一套房子也沒換來愛豆的親筆簽名。

想見蒸煮(正主)?先去人海里磨練幾次再說

在這次追星路上,真正震撼我的不是親眼看到蒸煮(註:正主),而是線下結識的各路人等。他們共同組成了複雜的飯圈生態層

原來追星從來都不是一件少女心事,而是一場殘酷的社會、人際、資本間的角逐。

我的第一次接機在廣州白雲機場的T2航站樓。

接機這種行為看上去很舔狗,但如果你有一位追得上頭的愛豆,你會毫不猶豫斥5元巨資在黃牛那買他的行程。

圖為當天接機某頂流粉絲團體

那天,因為一場大型拼盤演唱會(註:指湊齊數十位明星的演出),廣州機場一度陷入瘋狂失控的狀態。在國內到達的出口,聚集了成百上千的追星女孩,她們為了不同的愛豆而來,大家湊在一起,嘰嘰喳喳打聽對方本命是誰。

每從到達口走出一位藝人,機場的人群就要掀起一陣尖叫和奔跑。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的我哪敢說話?愣是被旁邊的女孩撞飛幾米。

最可悲的是,10個從機場到達口走出來的藝人,有9個我都不認識。一邊被粉絲擠,一邊問人家:「你們在追誰啊?」

圖源我的追星姐妹,她擱那兒拍了半天才知道這是羅雲熙

走了兩步,她又遇到了劉宇寧,最後被粉絲無情撞翻在地

然而這幾位都不是我們的目標。頂流本來晚上10點多到達的飛機延誤了,我慢悠悠走到接機隊伍里,第一次接觸到這些為愛發電的女孩,和她們搭訕聊起來。

她們平均年齡都很小,大多數是從學校趕過來的,還有人翹了課從外地飛來,線下追一次的花銷是她們一個月的生活費

圖源我自己

我被擠到隊伍的末尾,聽說最前頭的女孩們提前5個小時就來占位子了。

隊伍里有維持秩序的後援會工作人員,她們頭上戴著有愛豆名字的發光頭箍,臉上沾著亮粉,手裡提著一個大紙袋子——用來收集粉絲給愛豆的信,因為這位頂流的原則是,不收禮物,只收信件

在苦等了兩個小時之後,「CZxxxx的航班到達本站」的聲音在航站樓迴蕩,依舊沒見到頂流的半點兒影子。突然,隊伍最前頭有人大喊了一聲「哥哥出來了!」只見幾百個女生丟盔卸甲,瘋了似的朝著51號門狂奔。

我被夾在人流之中,只要跑慢半步就會摔倒,於是跟著她們一起在混亂的白雲機場T2航站樓莫名其妙賽跑幾百米。我人生中第一次體會到群體性能量的可怕,只要沉浸在追星氛圍里,沒人能保持清醒。

我花了2萬,只為去頂流劇組探班

最後,我們得知頂流當天早早就走了VIP通道,根本沒有出現在航站樓里,我的接機初體驗就這樣黯然收場了。

但我一點也不失落,因為我終於邁入了飯圈世界的第一道門

第二天晚上,廣州寶能觀致文化中心門口,已經成為飯圈女孩的戰場。就像球賽開始前的球迷狂歡一樣,女孩們用真金白銀給自家愛豆撐起排面。

門口拍門票打卡留念的女孩們

各家粉絲們早早就在場館外集合,有些人沒有買到票,會在場館外找黃牛碰碰運氣。看演出不重要,和網上認識的飯圈姐妹線下面基才是這個過程中最有趣的事情。

喜歡同一個愛豆,可以光速拉近女孩們的距離:上一秒還是陌生人,確認身份後會拉著手大喊一聲「姐妹」。

大型認親現場,場面十分火熱,連我都被感染了

場館外的人行道就是粉絲應援的天地,去場館外隨便走一圈,大致就能清楚誰才是當下真·頂流。

看到我在拍肖戰的應援車,旁邊粉絲熱情地過來搭話。她說這種規模的應援車只是小場面,等到他家11月的陳情令演唱會才是真正拼應援的時候。沒過幾天,我在微博上刷到了肖戰和王一博的粉絲在南京應援直升機和飛艇的消息,我才明白她說的話。

賣應援的小販,可以準確辨別出你是哪家的飯圈女孩。你想要的周邊、手卡、手幅、燈牌、頭箍、紙袋,他們都能精準營銷。這麼說吧,賣周邊的小販對娛樂圈動態follow得比我還緊。

由於貧窮+沒那麼真情實感,我只買了最便宜的山頂票,湊巧還坐在了吳亦凡的粉絲區。演出倒計時開始,粉絲會互相battle誰的應援聲音大,尖叫聲360度立體環繞著我,特別好玩。

我甚至還幫一位吳亦凡粉絲舉了一會兒燈牌,聽說他家有很多姐妹被黃牛跑票了,所以她們人手不夠

其實拼盤演唱會本身對於粉絲而言,只是在等待愛豆出場的那5分鐘。

當她們的愛豆出場時,我看到這些女孩齊刷刷地掏出相機、腳架和望遠鏡,一邊拍照一邊用盡所有力氣吶喊著愛豆的名字。線下追星遠沒有我以為的那麼簡單,她們拼的不僅是錢,還有體力、精力和看似永遠消耗不完的熱情。

原以為上次失敗接機+看拼盤演唱會是我最後一次線下追星,沒想到我又搶到了頂流錄製節目的入場券,還可以讓朋友帶我們去劇組轉一圈。

姐妹在虹橋機場接到我之後,開著車一路向西。這一路我們開著音響大聲合唱著愛豆的歌,追著夕陽像一對兒追星界的末路狂花。

來到劇組,作為素人的我好奇得像走進了中華好萊塢,感覺自己像誤闖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二傻子。

那天的外景拍攝地,在一個清靜的江南古鎮

由於劇組攜帶了一個行走的頂流,古鎮的寧靜第一次被一群年輕的飯圈女孩打破了。在街邊買煙的時候,老闆娘用當地話問我,你們到底來看哪個大明星呀?我笑了笑沒說話。

導演組每換一個景,就需要出動大量場務人員維持秩序,把擠進取景範圍內的粉絲「勸」到其他區域,也就是「清場」。場務們才不會給這些瘋女孩留情面,我撞見幾次場務罵罵咧咧推開粉絲的場面,但這種事,很難說誰錯誰對。

旁邊的女孩告訴我,蹲一次劇組的成本和接機一樣基本為0,花30塊錢就能在黃牛那裡買來明星的劇組上下班通告時間,還有他們的外景地址。在劇組看哥哥,能近距離看他工作,比花幾千塊去見面會划算太多。

圖源我的飯圈姐妹,另外一部駐紮橫店的劇組通告,包月還打八折

大多數粉絲還算能遵守秩序,有些情緒過激的粉絲會大喊愛豆的名字,干擾劇組的收音麥,或是躲在警戒線內看愛豆,最後導致鏡頭穿幫,整場戲重拍。

手機里僅存的一兩張外景照片,為了給工作人員留下好印象,我全程都不敢掏手機

然而,親眼見證飯圈實錄,還不是我今天最有趣的經歷。在劇組旁邊抽煙的時候,我認識了一位群演大姐。

說她是群演不夠準確,因為她的群演名額其實是從黃牛那裡買來的。她的真實身份是這位頂流的粉絲,為了能和自己愛豆近距離接觸,她花高價買了好幾次群演機會。

我問她:那你見到哥哥了嗎?

她說:當然了。有一次外景戲,我給他當背景板,他的袖子擦著我過去的,我心裡都雞叫了,但臉上還必須保持冷靜,連他看都沒看一眼。所以執行導演誇我專業,我才能接著進來當群演,要知道每天場務都要從群演裡面揪出來幾個粉絲,我到現在還是安全的。

我問她:群演名額這麼貴,你還堅持來?

她說:這都不算貴了,這大半年,我在他(頂流)身上花了至少十幾萬。買代言,跟機,演唱會,見面會,雖然花了錢也沒跟他說上一句話,但是我們已經很近了,我很滿足了。

追星本來就是一場造神運動,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無法做到真正的理智,連我自己不也跑到一個上海郊區的劇組,只為了遠遠地看頂流一眼,看看他是不是像螢幕里一樣擁有「絕美下頜線」名品後腦勺」「逆天大長腿」

從我眼前經過的時候,我還是被一張毫無瑕疵的面龐閃耀到啞口無言。頂流低著頭迅速往前走,哪怕身邊圍繞著數十位粉絲的叫喊聲,他也並未抬頭和任何人對視一秒。

群演大姐告訴我,頂流在劇組只和搭戲的演員與導演正面交流,剩下的所有人他都不看。有一次,群演們在對戲,頂流坐在不遠處悄悄瞥了一眼,在對視後慌張地低下頭。並非他高冷,而是任何與無關人員的眼神接觸都會被潛伏在他身邊的攝像頭捕捉,再由營銷號發酵成「媚粉」行為(討好粉絲or路人以換取好感,屬於偶像失格)。

在他走過之後,巨大的空虛籠罩了我,我發現了一個悲哀的事實:即便我與他的距離,從演唱會山頂縮短到幾米之內,即便我能摸到他的衣角,我對於他,僅僅是千萬「粉絲數」里的之一;他對於我,還是一顆掛在天邊的星星。

從劇組出來之後已經接近深夜,我和姐妹嚴重體力不支,但是還要去錄製演播廳候場,等待和頂流一起通宵錄製一檔綜藝節目。

不得不說,做明星實在是個體力活。劇組場務說頂流已經連續拍了兩個大夜戲,如果今天還要通宵錄製節目,身體一定會撐不住。沒想到晚上十點,這位頂流已經準時到達演播廳。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和姐妹最後才進入觀眾區。在這裡我認識了幾位更有趣的富婆粉絲

在她們這個歲數,混飯圈混的就是一個「媽粉」心態,就像「雲」養了個兒子,而且這兒子長得帥業務強還時不時出來營業。和女友粉幻想著哥哥成為自己的男朋友不同,這群媽粉看到愛豆激發出了「母愛」。女本柔弱,為母則剛,誰能忍住不大喊一聲「媽媽愛你」?

和我以往接觸到的飯圈女孩不同,這群「高齡富婆媽粉」才是真正的「輕鬆追星,快樂無窮」。她們翻閱著頂流穿搭合集,商量著一起get愛豆的Chanel、Gucci或者Balenciaga同款。她們甚至可以在後台托同事的工作關係,就能要到一個免費的「To簽」和萬千粉絲夢想中的後台合影。

富婆群火熱討論著入手同款

與此同時,我加入的追星微信群里的女大學生,還在因為打榜給幾個App充會員的幾十塊錢發愁。

恐怕這才是最真實的中國貧富差距實時觀察吧。

追星結束之後,我帶著一身的空虛和悵惘回到了現實生活,感覺就像頭號玩家摘下了VR眼鏡。坐在飛機上,我回想著這一路遇到的人和她們的故事,她們鮮活生動的身影隱藏在一個個ID後面,甘之如飴地為一個閃閃發光的人,做他的幾千萬分之一。

追星其實是在沉浸式體驗一種神經麻痹的極樂狀態,語境也是極其封閉的。她們給自己製造了一座狂歡的孤島。你可以不理解她們,她們也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

能形成如此高度集約龐大的隊伍,離不開飯圈女孩嚴格的自我管理

在我剛剛進入飯圈時,被拉進了一個微信粉絲群。這裡每天的打卡任務應接不暇,不看群名還以為進入了大型傳銷組織。

「群名稱必須格式統一,因為群主有強迫症,如果不按管理組要求更改名片就會被踢出去。」

這麼無理又可愛的要求,讓我一度懷疑自己加入的是某某小學陽光夏令營。

據我觀察,大到頂流的官方後援會,小到一個邊緣散粉群,每個粉絲組織都有嚴格的層級規劃

微博超話管理組相當於粉絲的樞紐,明確大的領導方向,下達指示,再由各個粉絲群積極傳達精神。

飯圈精神

管理組負責日常行政與人力資源工作;反黑組負責在微博超話、豆瓣鵝組等粉絲廣場巡邏」,狙擊一些對蒸煮不利的黑子言論;數據組負責打榜,密切關注蒸煮參與的活動,每天定時提醒群成員做數據。

二級單位領導班子指揮工作

數據組與反黑組緊張工作中

群里的同志們積極配合反黑工作,形成了嚴肅活潑的工作氛圍

在飯圈,「空瓶」(控評)能力是體現一個頂流粉絲業務能力的主要標誌。好奇的朋友可以隨便點開一個娛樂營銷號的微博,看看底下誰家粉絲的隊形最整齊。

內娛空瓶模版一覽:期待XXX,勿cueXXX,抱走XXX不約,XXX獨美

除了微博超話,飯圈的炮火還集中在豆瓣鵝組晉江兔區。這三個廣場就是飯圈女孩的革命根據地,一個山頭都不能丟。

豆瓣鵝組,前身為豆瓣八組,是新手飯圈女孩的入門級樂園。可惜的是,鵝組和瓜組目前還在雪藏中。即便鵝組是豆瓣出圈的第一流量陣地,也沒有抵擋得住擰巴的豆瓣官方的封殺。萬千八組鵝都忍不住大喊一聲:阿北nmsl(不代表作者本人觀點)。

如果你熟練掌握了飯圈黑話,那麼你可以闖關升級進入兔區打野。

誰能想到,晉江文學城的論壇網友留言區是中國內地娛樂圈最熱鬧的地方。雖然兔區的網頁看上去像2000年的三流毛片論壇,但這不妨礙它成為飯圈最大垃圾場:今天扒出來內地著名花旦的閨房秘事,明天扒出來某當紅小生在外面偷偷做0。

如果說知乎是人均985、211,那兔區就是人均娛樂圈業內。許多日後被印證的八卦,一開始的發源地就是這片粉紅色垃圾場。在一串ID後面,也許是一個無聊吃瓜的網友,也許是一個撞破明星秘密的業內工作人員,能不能吃到真瓜,全憑自己本事。

飯圈準則之一:想看一位愛豆是火是糊,去兔區看看罵他的人多不多就知道了

說到這裡,我們談及的僅僅是線上白嫖。數據女工和飯圈噴子的世界,離蒸煮很近,也離蒸煮很遠。

但是有些女人,她們真正成為了離愛豆最近的粉絲,成為了統領飯圈的王者,她們就是傳說中的站姐

站姐指的是管理明星後援會或者「站子」的女性粉絲,每個站子靠前線拍圖獲得kpi,流量最高的站子甚至會得到蒸煮的欽點甚至私聯。

真正的狠人站姐,即便身旁坐的是宋仲基也巋然不動

前陣子,南京召開了第一屆站姐大會,這群扛著單反大炮的女人們,直接帶動了一個新興行業的振興,誰能不說一句瑞斯拜?

#站姐大會七不准#,細看全是華點

站姐行業的競爭不比任何行業輕鬆,每個站子一開始都是白手起家,為愛發電。如果能在百家爭鳴的飯圈浪潮中倖存下來,就要立刻考慮流量變現、吸引資本。

站姐的基本盈利方式:賣PB(photobook)+周邊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前線有知名站姐,就有惡臭私生。只要你關注微博熱搜,每個月至少都有一個明星對著私生隔空喊話:離作品近一點,離生活遠一點,球球寧了。

私生」是啥?百度百科說他們是一群愛而不得的偷窺狂魔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聽說過韓國元老組合H.O.T的古早私生鬼故事了。

緊接著大火的東方神起,被韓國私生偷褲衩子已經是飯圈人盡皆知的怪談。金在中在節目中說,經常半夜睡醒看到一張私生的大臉在床頭盯著他看。

做愛豆有一項保命的業務能力,那就是心理素質

日本地下偶像團體「天使突抜ニ読ミ」中的成員松岡笑南因為一張自拍照中瞳孔的倒影,被宅男私生扒出來住址並尾隨。

都來看看人丑心爛的死宅長啥樣

也不知道這股私生的邪火是如何從日韓刮到內地娛樂圈的,反正從鹿晗吳亦凡那輩兒開始,大小愛豆只要火起來,就得「享受」一波來自私生的職場性騷擾。

肖戰被私生在機場追到小跑的場面,看著像不像行屍走肉+釜山行現實版2.0?我要是他本人我得嚇得原地報警。

許多飯圈女孩從第一次接機、蹲酒店開始,就很難拒絕「追私」的誘惑了。嘗到第一口糖,就會貪心地等待著下一口更大的糖,私生本質上就是一種毒癮。

私生心路歷程: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也許有人會問,明星的行程就這麼容易泄露嗎?你別說,還真是。

自從我加了一個黃牛的微信之後,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縱覽全中國娛樂圈打工仔的上班通告時間。

航班座位,5元賤賣

酒店地址,30包郵

在我以為黃牛賣航班、酒店、通告時間已經夠神通廣大的時候,牛又開始賣明星的吃雞帳號了。

甚至公開販售明星身份證、護照和通行證信息。

當你火了的時候,牛就會特別愛你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只要還有一個粉絲願意買愛豆隱私,黃牛的產業鏈就永遠不會消失,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和利益過不去。

有人說飯圈熱火朝天,有人說飯圈藏污納垢,要我說,飯圈就是一個用資本、熱愛和一幅幅青春洋溢的臉龐組成的殘酷生態圈,你以為愛豆站在食物鏈最頂層,事實上,他們可能比粉絲還要卑微。

頂流是如何成為頂流的,說實話,靠的就是每一個粉絲的火星子聚在一起,才能燎原。

為什麼說最基礎的飯圈業務就是做數據?因為每一兆流量都和一個愛豆的演藝生命息息相關,數據不僅是粉絲與愛豆的紐帶,也是一種微妙的合作關係:

愛豆把夢想、臉龐、舞台和表演販賣給你,你要做的就是用一切方式讓他「活」下去。每一次打榜,每一次空瓶,都是這些飯圈女孩對資源的爭奪戰,都是可以被量化的愛豆剩餘價值的體現。

某頂流最近一次的打榜實時數據圖,被業內譽為逆風翻盤的打榜實績

沒有人有資格嘲笑飯圈女孩看似可笑的使命感,因為她們既是愛豆最大的金主,也是愛豆最後的退路。在這場角逐裡面,他們是平等的。

如果說追星是一場萬人空巷的夢境,那我希望在夢醒時分,每個愛豆和每個飯圈女孩,最終都能得償所願。

點擊迎接夢醒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