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戀綜」,胰島素太高

2022-04-03     紅顏秀影

原標題:日本的「戀綜」,胰島素太高

最近《社內相親》大火,

估計大家都有被男二和女二這場kiss蠱到。

舉手投足,一顰一簇,張力拉滿,kswl!!!

啊啊啊,哪裡有親親代餐。

想看各種花式親親,親出感情、親出層次、親出水平。

最好空間也可以不用見外,來點室內的。

嗯,我也覺得自己在想peach。

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那不,最近島國有檔綜藝,圓夢啦!

那就是——

《想談一場偶像劇般的戀愛7》(以下簡稱《劇戀7》)

戀綜戲中戲,拯救萬千少女心

別的戀綜處對象還在悄悄遞小紙條了。

這裡的cp直接啃,上高速!

要感情有感情,要氛圍有氛圍,要尺度有尺度。

這是我們能看的嗎?真不當我們是外人啊。

親吻,作為偶像劇中表達愛意的常見符號,大多是情侶間親昵的甜蜜。

雖然《劇戀7》以「偶像劇般」作為吸引人的標題,但與流水線生產的偶像劇比,親吻在其中更具耐人琢磨的韻味。

糖分、尺度、drama、be美學……

一次滿足n個願望,你想要的全都有!!!

今晚,咱們就仔細講講《劇戀7》中kiss的多重意蘊。

來,開盤。

一、《劇戀7》身為一部戀綜,節目主線不是處對象,而是演戲。

邀請4男4女,共8位演員以拿下有吻戲戀愛短劇為目標,1男1女搭檔組隊參與試鏡選拔。

劇本源於網友產糧的熱情,故,主題各異,但每個劇本都安排了吻戲。

在排演戀愛短劇的過程中,演員們會不會萌生真正的愛情?

吻戲,在這裡不僅為了滿足觀眾審美,更多指涉了演員們的情緒波動。

通過演員肢體語言,吻在不同的場景、人物關係中,有不同的情緒。

本圈挑2場,一喜一悲,淺盤一下。

第一場·喜——《給我嘗一口吧?》

簡單來說,是因蹭飯而起的愛情故事。

在戲裡,女主的日常是做飯等男友,但最後等到的是隔壁男主。

面對男友的疏離,女主是明知而不願相信的。

面對女主有男友,男主是察覺而隱忍不言的。

男友的分手簡訊,吻的發生,讓男女主的情緒有了明顯的波動。

在這裡,吻是有層次的,是展現兩者心態轉變的媒介。

最初,女主難以接受失戀的事實,開始否定自己的價值。

這時,男主「能給我嘗一口嗎?」既肯定了女主做飯的價值,也預告了自己想親吻女主。

吻,不僅是心意的宣告,也是一種安慰。

所以,男主此時的輕輕一吻是小心翼翼的試探。

當男主發現女主並不拒絕他的愛意後,

他雙手捧臉,縮短兩人的距離,提升吻所表達的愛意濃度。

在與男主的互動中,女主自責消退,身體才開始回應男主。

先是將手不自覺地搭在男主身上,讓兩人身體的距離縮得更小。

然後,再一把摟住,深情回吻。

通過肢體語言,兩人的心理距離隨著身體的縮小而拉近。

通過主動方的置換,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女主對傷痛的釋懷。

第二場·悲——《上演世界上最悲哀的吻》

女主為忘記男友,而親吻男主,她的paoyou。

對於女主而言,吻只具有功能性。

悲就悲在——

男主對女主走心不走腎。

原本表達愛意的吻,無論多麼纏綿,都無法傳達這份心意。

吻,還是不吻,男主是糾結的。

所以,在面對女主擺爛索吻時,男主在決定親吻前的一連串身體變化是值得細品的。

面對,女主的主動,男主一開始用手捂嘴以示拒絕。

但,當女主一再表示她能靠吻來忘記男友的決心後,他動搖了。

他先是皺眉,然後放下捂嘴的手,用唇的閉合來表示他最後的抗爭。

等他抱起女主準備親吻她時,

本已前傾的身體卻本能地向後縮了縮,這是反映了他對親吻與否的最後思考。

最後,他的吻從輕微的試探,逐漸顯露出具有侵略的占有。

從躺平捂嘴的完全抗拒到坐起試探的嘗試接受,男主的內心一直在搖擺,身體也一直在變化。

《給我嘗一口吧?》、《上演世界上最悲哀的吻》都在用物理的身體來暗示內心的變化。

身體的加入,讓吻戲表達的不僅是那剎間的情感濃度。

它還讓隱秘的內心以一種非言語的方式得以外顯。

二、除了吻戲所蘊含的情感足夠複雜。

《劇戀7》蠱人的點,還在於它戲中戲的戀綜模式。

戲中戲,讓吻所表達的意義不僅局限於戲,還具有指涉演員現實生活的意義。

亦真亦幻,戲拍的是劇本,還是drama的情感?

在拍《上演世界上最悲哀的吻》時,女主(女二)在開拍前就告訴對戲的男演員(男四)——

這個劇本和我實際的感情特別契合。

在小屋裡,女主曾crash過男一,只是男一拒絕了她的告白。

她後來傾心於男四,與他搭戲,初衷是借男四的溫柔來忘記男一給自己留下的傷痛。

短劇中女主想借男主忘掉前任,在現實中,女二想借男四忘記男一。

好傢夥,除了男三對女主不太感冒外,現實與短劇設定基本沒差。

「戲中戲」的結構,文學和戲劇早就玩出了花。

《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借《捕鼠器》來確認叔父的罪行;《秦腔》中的白雪借《石榴娃燒火》來暗示自己婚姻的不幸;《陽台》通過嫖客們的一場場角色扮演揭露了現實身份的建構方式。

在「戲中戲」中,戲的創作脈絡與戲的最終呈現具有同樣的審美效果。

屬於嚴肅創作的「戲中戲」如何移植到較為大眾化的綜藝中?

國內綜藝其實倒騰過。

《戀戀劇中人》、《平行時空遇見你》嘗試了「劇綜結合」的綜藝模式。

讓演員兩兩搭檔自主創作偶像劇劇本,並演繹。

劇本比演戲,更能體現演員的個人思緒。

《劇戀7》的「戲中戲」與《戀戀劇中人》、《平行時空遇見你》的相似之處在於——

演員的主觀情緒介入劇本。

但《劇戀7》的介入姿態是不同的。

在《戀戀劇中人》、《平行時空遇見你》中,演員的身份是編劇,是以上帝視角來介入劇本的。

在看成片時,演員更多是採取一種抽離的審美姿態。

劇中的一切情感波動是基於理想的,並不是基於他們的互動而生髮的。

演員在戲中所駕馭的一切與其現實生活是有明確界限的。

故,在節目中演員們只能是搭檔,很難稱得上是情侶。

「戲中戲」在《戀戀劇中人》、《平行時空遇見你》中屬於創作體驗,在《劇戀7》中則是演員顯露思緒的一種方式。

除了上文講的演員情緒在戲外與戲內的相似。

《劇戀7》賦予了演員創造劇本的機會。

在中間和收官告白環節,節目組仍採用了拍攝短劇的形式。

但劇本只提供故事發生的基本前提,告白的內容需要演員自行填充。

演員填充劇情,不是基於願景式的想像,而是基於與他人相處的真實體驗。

雖然前提、動作是設定好的,但告白跳脫了劇本約束,成為了真實的存在。

結合在小屋裡,演員們情感箭頭的指向,擁抱和吻擁有了更為多元的意義。

不僅是情投意合的雙向奔赴,還可以是共情的撫慰、對愛而不得的釋懷。

三、結合上面提到的一些零星片段,我們不難發現——

《劇戀7》身為一部戀綜,糖的甜度是能讓觀眾嗑生嗑死的。

而糖分之外的苦澀,也是其亮眼之處。

戀綜一定只能為觀眾營造甜蜜的浪漫烏托邦嗎?

甜蜜之外的情愫,卻能為戀綜賦予別樣的審美意義。

正如,叔本華認為,悲劇的動人之處,不在於壞人有多奸詐,意外有多殘忍,而在於發生的條件是我們自己。

當作一種輕易而自發的從人的行為和性格中產生的東西,幾乎是當作[人的]本質上要產生的東西,這就是不幸也和我們接近到可怕的程度了。並且,我們在那兩類悲劇中雖是把可怕的命運和駭人的惡毒看作使人恐怖的因素,然而究竟只是看作離開我們老遠老遠的威懾力量,我們很可以躲避這些力量而不必以自我克制為逋逃蔽;可是最後這一類悲劇指給我們看的那些破壞幸福和生命的力量卻又是一種性質。這些力量光臨到我們這兒來的道路隨時都是暢通無阻的。我們看到最大的痛苦,都是在本質上我們自己的命運也難免的複雜關係和我們自己也可能幹出來的行為帶來的,所以我們也無須為不公平而抱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戀綜值得細品斟酌的,往往不是撒的糖有多甜,而是超出撒糖範圍的東西。

它是無奈的、遺憾的、不圓滿的。

但它的出現不是意外,而是基於人本身,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必要磨合。

《女兒們的男朋友》同樣是一檔不走戀愛尋常路的綜藝。

節目邀請了4位父親來觀察女兒們和男朋友交往的過程。

約會打鬧小驚喜,除了情侶間的甜蜜互動。

最動人之處莫過於對父女關係的探討。

通過展示女兒與男友的親密關係,父親了解了女兒的精神世界。

父親的沉默不過是隱忍。

在張曄子很小的時候父親張潮就離開了她。

父女聚少離多,借節目,曄子獲得了與父親同框相處的機會,張潮獲得了了解女兒生活的契機。

父女間的牽掛與諒解,觀察與被觀察者權力關係的模糊,讓《女兒們的男朋友》中的「愛」有了層次性。

《沒談過戀愛的我》越播越無聊,就因為是把戀綜的「甜」看得太重。

偏執到強行把不甜的硬扭成甜的。

還沒看那篇吐槽的,可以戳一下這裡(附連結)

糖分,只是戀綜魅力點的一部分。

官方不必為甜而甜,強行賦予互動以甜蜜的意義。

《劇戀7》waku和nonoka揮舞著糖分的大旗,一心搞事業的木田佳介和嘗試與自己心意和解的亞由里、琳音、阿雅也同樣擁有存在的意義。

吻,可以是雙向奔赴的甜蜜,還可以是平和告別的方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決心、被拒後與傷痛和解的自我賦能。

複雜的、多維度的具體情感,才是戀綜常磕常新的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d477445a1745651ec5455e437933c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