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誠的「兒童片」,合格嗎?

2022-07-18     紅顏秀影

原標題:陳思誠的「兒童片」,合格嗎?

因為「唐人街探案」系列,陳思成成功從演員轉型導演,並進入了百億導演俱樂部,

在經歷了《唐人街探案》,《誤殺》等系列作品的大賣後,

此次由陳思成操刀,黃渤,榮梓杉、姚晨、范偉等實力演員主演的科幻喜劇:

《外太空的莫扎特》正在熱映。

此次的全明星陣容,加上撞上暑期檔的家庭奇幻類型,可謂老少皆宜,

在上映之初就讓觀眾對其充滿了期待

影片主要講述了榮梓衫飾演的少年小天,從小喜好天文,

無奈由黃渤飾演的爸爸則和兒子理念相反,希望將兒子培養成鋼琴演奏家,

為此,父子倆爭吵不斷,隔閡頗深。

某天,神秘外星人莫扎特出現,

這位擁有超能力的莫扎特開始幫助兒子小天和爸爸鬥智斗勇

小天在莫扎特的鼓勵下,開始反向教育,同時也堅定了自己研究天文的志向。

在講述科學藝術教育的重要性上,

《外太空的莫扎特》並沒有厚此薄彼,而是講述了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作用。

本片用「莫扎特效應」重新定義了科學和藝術之間的關係:

——一個小朋友持續聽一段莫扎特的音樂,他的空間推理和想像能力就會增強。

學生們中學時候學立體幾何,就是在三維空間中進行推理。

隨後的大學教育,建築設計,機械設計等都需要空間運用的能力。

於是,從小進行相關的音樂練習,對成年後在這些科學領域上的思維延展上會有幫助。

而在主體故事上,則主要落筆於家庭之間的親子關係

影片中明線是黃渤和榮子杉這對父子,隱線上則是黃渤和范偉這對父子關係的較量。

這兩組父子關係,互為參照

兒子總是反對老子,而老子總是試圖要去控制兒子,

以「我是為了你好」的名義去束縛子女的個人意志。

在影片中,有很多讓人似曾相識的場景,

比如榮子杉和黃渤的親子對話,活脫脫像是給每個家庭裝了攝像頭一般真實,

比如「我是你爸爸,我一切都是為了你好。」

「你今天恨我,未來你會感謝我的。」

這些家長的名言名語應該能讓每一位家長,每一個孩子都再熟悉不過。

正是這種親子感和飽含生活的互動感

《外太空的莫扎特》是一部十分適合大人和孩子一起走進電影院觀看的影片,

影片中的很多情節,都能讓孩子在大銀幕上看到自己,和榮子杉飾演的小天產生共鳴。

比如黃渤飾演的父親,一上來就用數數的方式強迫兒子小天練琴,

這種撲面而來的壓迫感,或許還能勾起很多琴童的回憶。

而外星人莫扎特,不但在形象上的設計萌感十足,具有親和力,也是本片的調和劑,

莫扎特的到來,讓一直埋頭苦學的小天,有了可以傾吐心聲的朋友,

也是因為有了莫扎特這個工具外星人的出現,

觀眾才能窺探到小天這個少年內心成熟和稚嫩的一面。

通過小天真實一面的展現,也可以讓家長引起更多的反思

很多時候家長只強調付出,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雖然望子成龍的這種願景是為了孩子長大後有更好的未來,

但這種缺乏溝通,和孩子無法相互理解的方式可能會引起越來越早熟孩子們的反感。

盲目給孩子樹立榜樣,不會讓孩子有動力,反而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

影片中,黃渤飾演的父親一直讓小天以著名鋼琴家朗朗為目標,

處處以朗朗的標準要求兒子,

在兒子眼中,天才鋼琴家朗朗反而成了一個長著犄角和獠牙的惡魔,。

站在父母的優勢地位上,一切地「為你好」都帶著點不可一世的俯視,

而這種自上而下的壓力有的時候顯得特別的不近情理。

而在父母眼裡的成功榜樣反而成了逼迫自己的幫凶。

孩子也因為生活中需要依附父母,

即便父母對孩子的人生指手畫腳,也只能忍氣吞聲,

但隨著自我的覺醒,孩子心中的反叛意識就會逐漸滋長,

「給孩子多一些肯定,讓他成為心理健康的人,比學業更成功!」

這也成了本片貫穿始終的一個主題。

除了黃渤和榮子杉這對父子,

另一對父子關係,爸爸黃渤和爺爺范偉的父子關係也常常劍拔弩張,

范偉飾演的爺爺在黃渤飾演的爸爸小時候讓他學美聲,也引起了叛逆和抱怨,

而這一對父子關係則極為有意思的和主角團的父子關係成了一對映照。

爸爸讓兒子學音樂,兒子要做天文,爺爺讓爸爸學美聲,爸爸則偏要做搖滾。

這兩對父子成為了一組鏡像關係

黃渤把當年范偉強加在自己身上的要求,又自然地施加在兒子小天身上。

黃渤正好處在三代人的中間,他身上同時具有父子和兒子的雙重屬性,

通過他,觀眾既能感受到他作為父親的無奈和苦心,

也能看到他作為兒子必須背負的責任。

無論是爺爺對爸爸,還是爸爸對兒子,

在嚴苛的背後,都是「望子成龍」這種傳統價值觀作祟的結果。

影片中萌物莫扎特的植入,

其實也是試著帶領觀眾用一種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剪不斷理還亂的親子關係。

莫扎特和人類不一樣,他來到地球,沒有社會人的那種壓力和負擔,

它在視野上就能打開,用更開闊的角度來看待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世界的關係。

莫扎特讓小天獲得了異於常人的聽覺能力

小天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聲音是曾經深陷於學業壓力的他無從感知的。

這些聲音一直在他身邊,因為曾經父親的強迫而無法感知音樂的律動,

也因為這種超能力,小天從新對音樂產生了興趣。

莫扎特的出現讓小天重新審視自己和父親的較量,讓自己忽略了音樂本身的美妙。

通過正確的引導,小天對音樂重新產生了樂趣。

而莫扎特的超能力也在此時昭然若揭

這份超能力,其實父母也能有,那就是要學會傾聽,試圖去聽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從這個角度來看《外星來的莫扎特》它是一部寓教於樂的親子片。

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能通過這部影片,探尋更好的溝通方式。

孩子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童年,並且理解了家長嚴苛背後的深愛。

而家長也能因此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需要調整。

《外星來的莫扎特》其實探討的是當下何種親子關係才是最佳的,

影片結尾給了我們一個暗示

望子成龍固然有著好的期許,但健康的親子關係,能夠理解孩子,愛孩子的家庭氛圍,

或許比成為誰更重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9837a29b9ca7d6783170bd7eb05df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