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頭部、網際網路「新秀」領跑,超百家公司競逐暑期檔

2022-07-26     話娛

原標題:老牌頭部、網際網路「新秀」領跑,超百家公司競逐暑期檔

來源丨犀牛娛樂

文|小福

《獨行月球》穩了。

幾場首映下來,曾經對影片品質擔憂的人們似乎都鬆了口氣。無論是持續增長的預售票房還是高燒不退的映前熱度,都在預示著這部影片即將成為今年暑期檔最振奮人心的一部影片。

而身為暑期檔頭號種子的《獨行月球》能否挑起大梁,不僅將關係著今年暑期檔大盤走向,更決定了押注這部影片的六家出品公司和十餘家聯合出品公司的勝敗。

作為每年時間跨度最長、上映影片最多的重要檔期,暑期檔是國產影片的混戰主場。即便今年暑期定檔新片數量還未過百,是近幾年間除2020年以外新片最少的一年,但2022年暑期檔依舊彙集了百餘家電影公司參與其中。

《獨行月球》只有一部,贏家卻肯定不止一家。在這一百多家公司中,領跑的公司是否又出現了新一輪洗牌?我們不妨用這篇文章來觀察一二。

暑期檔鹿死誰手

根據貓眼專業版、燈塔專業版信息,我們對2022年暑期檔的已定檔、有望定檔的重點影片做了簡單梳理,在計入的22部影片中,共有超過100家出品公司參與競爭。

傳統電影公司方面,以中影、萬達電影、光線為代表的老牌頭部公司在暑期穩定布局。

其中,押中了《人生大事》這部黑馬和暑期檔頭部種子《獨行月球》的中影極有可能成為今年暑期檔的最大贏家。此外,中影也作為主控或主要出品公司參與了《暗戀·橘生淮南》《外太空的莫扎特》等影片,是傳統頭部電影公司中暑期檔參與度最高的一家。

主打青春牌和國產動畫牌的光線影業在今年暑期檔延續策略,推出了《衝出地球》《我們的樣子像極了愛情》兩部主控新片。不過目前已上映的動畫《衝出地球》表現十分乏力,上映10天累計票房尚未破千萬。作為一部市面上稀缺的2D動畫電影來說,這個表現實在有些可惜。

萬達電影則在暑期檔主要押注了《海底小縱隊:洞穴大冒險》《你是我的春天》《外太空的莫扎特》三部影片,其中由陳思誠執導的奇幻合家歡電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已突破2億大關。

而沒有主控項目上映的博納和華誼兄弟在暑期檔頗為安靜,像博納影業僅作為聯合出品方參與了《外太空的莫扎特》一部影片,華誼兄弟更是沒有任何新動作。在如此波動的市場環境下,與其貿然出擊,專注養精蓄銳或許也是個好選擇。

除了這幾家老牌頭部公司之外,主控《人生大事》的聯瑞影業和《神探大戰》第一齣品方英皇也算得上是今年暑期檔為數不多的贏家。這兩部影片在得天獨厚的寬鬆檔期環境中均獲得了超出預期的市場表現。

其他傳統電影公司方面,我們還看到了工夫真言、儒意影視、恆業影業、亭東影業、歡喜首映等熟悉公司名,但相對而言參與程度都比較有限。

今年暑期檔幾乎沒有電影公司選擇冒進策略,網際網路電影公司也不例外。

曾經以參投起家網際網路影業在今年暑期檔也延續了這套策略,但隨著市場經驗的積累,部分公司的參與度有明顯提升。例如阿里影業作為主控公司打造了《一周的朋友》,並作為主要出品方深度參與了《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等暑期檔大片,還擔任了《獨行月球》的主發行。

貓眼則廣泛參與了《暗戀·橘生淮南》《人生大事》《你是我的春天》《獨行月球》等各個類型、體量的項目,並獨家發行了硬科幻港片《明日戰記》。還有近兩年積極發力自製電影的愛奇藝影業也即將在今年七夕檔推出主控新片《遇見你》,同時參投了《明日戰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貓眼、阿里這兩家基本不缺席各大檔期的公司之外,還有微博(微夢)、抖音、嗶哩嗶哩影業、優酷等多家網際網路企業,也紛紛出現在了暑期檔電影的出品公司之列。總體來看,儘管參與力度有限,但網際網路公司的檔期整體參與度是呈上升態勢的。

不過今年暑期檔動畫電影的數量明顯回縮,滿打滿算也就只有《海底小縱隊:洞穴大冒險》《衝出地球》《開心超人之英雄的心》《瘋了!桂寶之三星奪寶》《豬豬俠大電影·海洋日記》五部影片確定上映,其中除了《衝出地球》之外全部為親子動畫電影。

而備受關注的《深海》基本明確不會進入暑期檔,曾目標7月檔期的《新神榜:楊戩》也因一些原因至今還未定檔。這也就造就了彩條屋啞火,追光動畫缺席,剩餘一批親子動畫廠牌獨占市場的獨特景象。從類型角度來看,動畫電影錯失了暑期檔這個最佳上映檔期,多少還是有些遺憾。

當提質減量進入電影圈

不難發現,今年暑期檔特點還是非常突出的。

首先是「暑期檔去頭部」。

這一方面是指代部分頭部公司參與暑期檔的意願下降,另一方面則表明更多頭部公司開始更頻繁地聯合作為主要出品公司。類似於《人生大事》《外太空的莫扎特》《獨行月球》等幾部市場預期較高的項目,出品名單中均出現多家頭部公司名字,頗有寒冬中共同抱團取暖的意味。

伴隨而來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更多「小而美」。

以光線、聯瑞為代表的上游電影公司,近年間都專注於批量生產體量有限、成本投入較低的項目。而今年暑期檔最富代表性的就是聯瑞的現實題材項目《人生大事》,憑藉穩定的品控水準,該片順利引燃低迷的暑期大盤,投入產出比非常可觀。

而無論是「去頭部」還是「小而美」,其實本質上都是在後疫情時代一種降低項目風險的具象表現。

為了在動盪的市場中增加安全係數,在頭部項目中分攤投資、控制主控項目成本投入都是立竿見影的降本手段。這與網絡電影的「提質減量」、劇集的「降本增效」邏輯相通。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更高的內容水準,這才是決定一部交給觀眾投票的院線電影票房走向的根本。

此外也有一個沒有體現在這份片單中的特點,就是更多影片學會「觀望」。

這其中自然有不可抗力,今年暑期檔定檔難、定檔晚是普遍現象。像此前從端午檔撤出,宣布改檔暑期卻至今沒有定檔消息的《斷·橋》,影片製片人方勵在微博直言檔期「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

就連《獨行月球》這種體量的項目定檔過程也異常漫長,在無數觀眾的期盼中等待再等待,直至上映前10天才正式官宣。

也有很多影片選擇主動退出。澆不滅的疫情永遠能成為部分影片的擋箭牌,但與其說是疫情本身帶來的重重障礙,其實是後疫情時代下觀眾提不起來的觀影興趣,還有難以提振的大盤阻礙了它們的信心。

也有一部分影片對檔期有更多考量。畢竟,與其在漫長的暑期檔打一場勝算未知的仗,一個適當容量的新檔期可能勝算更大。

儘管變數層出不窮,但今年暑期檔終究還是留住了黑馬項目,也等來了眾望所歸的頭部國產大片。相信在優質項目提振下,暑期檔的後半程能夠拿出更漂亮的成績單。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b5e2213b4e57692ec23d44b270d97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