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魏瓔珞戴的頭花,今只有一老人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2022-07-29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延禧攻略》中魏瓔珞戴的頭花,今只有一老人會做,技藝面臨失傳

華夏歷史五千年,不過古裝劇卻以清宮劇為主,一來是清朝是最後的封建王朝,史料齊全,二來清朝的服飾、裝束更接近現代化,製作裝飾也較為方便。

《延禧攻略》是一部相對受歡迎的清宮劇,主要講述乾隆時期發生的恩恩怨怨,富察·容音和魏瓔珞在這裡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角色,兩人在歷史上也有原型,分別是乾隆帝的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后以及乾隆帝第三任皇后孝儀純皇后魏佳氏。

富察·容音和魏瓔珞在《延禧攻略》當中的衣服和裝扮非常出彩,頭上還帶著一些花卉裝飾,其實他們頭上的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絨花。

南京絨花在唐朝的一些相關史料當中就已經出現了,唐朝的《中華古今注》中說秦始皇讓他的妃子「插五色通草蘇朵子」,唐代時期已經成為了貢品,明清時期流入民間,南京絨花最初是採用通草,但隨著工藝的提升,現在都是採用蠶絲絨。

《延禧攻略》的妃子們佩戴南京絨花,也不是導演一時興起,而是為了更加契合歷史,乾隆的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提倡節儉,平常也就在頭上冠通草絨花,不飾珠玉。孝賢純皇后作為後宮之主,其餘的妃子自然需要上行下效。

富察氏在九歲那年就給雍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雍正五年,他就賜婚給皇四子弘曆,還賜了一座長春仙館作為兩人的新婚居所,弘曆自從跟她成婚,就十分的恩愛,乾隆為她寫下了不少的詩詞,可惜富察氏37歲就病逝了。

魏瓔珞原型孝儀純皇后在19歲那年就成為了「三嬪」之一,她以皇貴妃的身份統領六宮十餘年,四十九歲去世,乾隆六十年這才追封為皇后。

《延禧攻略》中這兩人還是相對契合歷史的,既然歷史上是通草花,為什麼劇中要用南京絨花呢?其實也是因為「耐用」。

通草花製造過程跟南京絨花不同,這種裝飾品是將通脫木的內莖曬乾製造成了一種通草花,清乾隆時期就有專門製造通草花的手工藝人,不過品種相對單調,又僅限於頭髮,乾隆時代過後,通草花就走向沒落。

清末時期,西方裝飾品再一次流入市場,我國傳統裝飾品再次遭受了衝擊,通草花的手工藝人不是紛紛轉行,就是選擇了隱居,他們的手藝除了家族傳承外,很難在其他人身上沿襲下來,因為古時都講究「藝不外傳」。

錢宏才,1921年就出生在揚州一個通草花手工藝人家中,16歲就跟著父親學藝,成為手工藝人時,錢宏才也曾深思過這個問題,這樣的手工技藝能養家餬口嗎?

上世紀50年代工廠興起了復興傳統文化之風,手工製品再次來時面向市場,錢宏才在制花廠從事通草花的設計工作,1957年他就帶著自己的通草花作品參加了第一屆全國工藝美術藝術代表大會,錢宏才的通草花非常精美,被譽為「不謝之花」。

錢宏才用通草製造的花就跟真實的花看上去一樣,真假難辨,他的通草花製品走出了國門,還被送到了莫斯科進行展覽,傳統的通草花很難融入市場,這點錢宏才心中明白,為了傳承通草花,他也打破了手工藝人的許多規定。

錢宏才收了外門弟子戴春富,為了迎合市場,又推陳出新設計出了通草花掛屏、通草花盆景,甚至還用梅、蘭、竹、菊作為原材料製造通草花,經過錢宏才的努力,通草花再一次復興。

但是時代也在發展,大型工業設備以及新材料的出現,開始逐步取代手工業,手工藝人的生存空間再一次遭到了壓縮,通草花也一樣,1992年錢宏才去世,通草花的傳人就剩下來自江蘇的戴春富。

如今的他也是高齡了,面對商業氣息濃厚的當下,想要傳承這門技藝實在太困難了, 技藝似乎也面臨著失傳危機。

傳統手工業的凋零,讓我們也不由得反思,不符合市場的東西,真的需要全部淘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