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 原創:小宇宙科學哲學

2022-05-26     小宇宙科學哲學

原標題:反制新冠病毒的有效措施 原創:小宇宙科學哲學

既然新冠病毒以動態的形式存在,傳染性強,經常出現變異,容易出現無症狀感染,人們體內產生的中和抗體半衰期時間短,加之人畜共患,使得人類防不勝防,從而也造成了預防、抵抗和控制新冠病毒措施的滯後,那麼人類如何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呢?

通過沉澱的經驗便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國反制新冠病毒的措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依然存在美中不足。既然新冠病毒和流感一樣無法根除和徹底消滅,會一直與人類共存,那麼流感的預防、抵抗和控制就是很好的前車之鑑。

以下就從六個方面闡述對新冠病毒的反制措施。

其一,新冠病毒無法根除的最根本原因是以動態的形式存在,那麼我們就應該採取動態的方法和措施進行反制。新冠病毒宿主和變異這兩個方面的動態過程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是動態傳播對於我們來說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就如:現在經常提到的動態清零,就是對新冠病毒動態傳播的有效反制。為了達到動態清零的目的,我們還必須採取其它行之有效的措施,諸如:核酸篩選,單獨隔離,封城封村,建方艙醫院等。但是我們會發現,這些都是對新冠病毒已經產生了動態傳播後的一些補救措施。

常言道:方法總比困難多。補充一句個人的深刻領悟:動態的困難就必須採取動態的方法進行反制。對於新冠病毒的動態傳播,我們不得不承認,提前預防是比較薄弱的,是我們預防所欠缺的一塊短板。雖然我們有健康碼和行程碼對個人動態的一個監管,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新冠病毒動態傳播的橫行。要預防新冠病毒的動態傳播就必須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零號病人,要打破被動發現和被動隔離的局面,要讓患者主動發現和主動隔離,並進行主動治療,把醫院醫生找病人轉化成病人主動求醫,那麼就必須研發出個人檢測新冠病毒的試劑或試紙,甚至其他簡單且便於攜帶的行之有效的個人檢測設備,無論是新冠病毒的輕微症狀還是無症狀,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檢測,並能隨時隨地監管個人的檢測情況,這樣才能做到早發現、早隔離和早治療。

其二,針對新冠病毒傳染性強的特點,我們必須加大力度對新冠病毒傳染源和傳染途徑進行監管。自從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以來,我國就採取了雙管齊下的措施,一個方面加強個人防護宣傳的力度:出行要戴口罩、多通風、勤洗手、少聚集,同時加強對個人戴口罩進行監督,例如,乘公交車、去商店購物、坐火車、觀看電影或演出、坐飛機等等,都要求佩戴防護口罩,而且要正確佩戴口罩。然而,我們忽視了學生上學、工人上班必須聚集的事實,特別是他們在學生食堂或者公司食堂集體就餐時,病毒更是有機可乘進行大肆傳染,甚至更可怕的是有些水果或食物中就攜帶有病毒。於是,近些年來就出現了學生或企業員工集體感染新冠病毒的事件。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了新冠病毒傳染性強這一特性,學校和企業必須設立管控責任人,對病毒可能存在的傳染源和傳染途徑進行梳理和監管,而對於進入市場消費的食物和冷凍產品,國家食品衛生監管部門需要加強檢測力度,對於進口食物和冷凍產品,海關必須嚴格把關,這樣才能更加彰顯眾志成城,共同抗疫,力爭將新冠病毒的傳染扼殺在源頭這一萌芽狀態。

其三,新冠病毒的高度變異性,使得人類研發疫苗或藥物滯後。人類目前很難研發出一勞永逸的特效疫苗或藥物,從而使得病毒很難被徹底消滅。

既然新冠病毒一直存在於自然界,就要相信一定會有相生相剋的東西存在,並且能夠對新冠病毒進行遏制,只不過現在還沒有找到突破口,往往有些很小的細節就是很好的突破點,能夠將新冠病毒控制。例如:科學家在分析偶蹄動物被感染的可能性時,發現豬不容易感染新冠,是因為豬體內有抵禦新冠病毒的特殊抗體,還是豬身上具有阻斷新冠病毒感染的東西存在,值得我們探索和研究,也許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所以,為了抵禦新冠病毒的感染,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及臨床試驗依然是重中之重。

其四,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讓新冠病毒更加難以對付。無症狀感染者是人群中的病毒「潛伏者」,能不斷傳播新冠病毒,甚至還有可能出現免疫逃逸現象。

對於無症狀感染者出現的反制措施,就是要預防無症狀感染者的動態傳播,就必須早發現、早隔離和早治療,就有必要研發出無症狀感染簡單且便於攜帶的行之有效的個人檢測設備,第一時間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並進行控制。

其五,抵禦病毒的中和抗體的不持久性,即使是接種過疫苗,3個月以後,人體內也經常出現中和抗體水平較低的現象。而對於穿透力強的奧密克戎毒株,可能會導致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增加。

既然中和抗體的持久性對於新冠病毒的防範和抵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流感的預防、抵抗和控制就是很好的一面鏡子。對於流感的預防,我們不僅要注射疫苗,而且增加板藍根沖劑作為提前預防的目的,所以我們可以研發出新冠病毒提前預防的藥物,以便維持人體內的中和抗體的持久性。

其六,新冠病毒為人畜共患病毒,能跨物種宿主和跨物種傳播。新冠病毒的起源可能是蝙蝠,但是很多動物都可以感染這種病毒,就如老虎、貂、穿山甲、蛇、駱駝、倉鼠、獼猴、貓、狗等。

自然界中人畜共患病原體並不少見,如炭疽、布氏桿菌、結核菌、口蹄疫、瘋牛病、狗流感、禽流感、幽門螺桿菌、猴㢄等,以往這些病原體傳播力不強,因此危害相對可控。

對於新冠這種人畜共患病毒,為了防止跨物種傳播給人類,就必須少接觸,儘量不要接觸這些可能感染新冠病毒的物種,如若要進行接觸,就必須加強對這些物種進行檢測檢疫,也可以研發出人類經常接觸的這些物種的預防和抵抗疫苗—動物疫苗。

可見,戴好防護口罩是新冠病毒橫行時期需要時刻牢記並切實履行的,送上一首特殊時期的新詩以作為日常生活戴好口罩常態化的自律:自由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生命故,二者皆可拋。一個人生命都不存在了,自由和愛情也將不復存在了。

總之,新冠病毒有哪些攻擊人類的特性,我們就需要採取與之抗衡並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進行反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78db2d79149caf974e6357a8ec6b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