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與存在(三) 原創:小宇宙科學哲學

2022-08-09     小宇宙科學哲學

原標題:動態與存在(三) 原創:小宇宙科學哲學

人類的存在決定著人類的一切活動,人類的活動影響著人類的存在,這是適用性哲學最基本、最核心的哲理。不存在人類也就無法無從談人類的活動,人類的過渡活動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的破壞將直接影響人類的繼續存在。例如溫室效應、核武器大戰、細菌或病毒大戰等。

將人類的活動進行全面的概括和抽象,也就是人類的一切動態過程。而人類的動態包括思維動態和實踐動態,儘管是最簡單的生理需求也都涵蓋在思維動態和實踐動態之中。例如吃、穿、住、行都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思維和實踐活動。

《唯物辯證法》的局限性之一是將哲學的基本問題定義在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而拋開了實踐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這樣就割裂了人類活動中的思維和實踐,殊不知實踐動態對人類的存在比思維動態對人類的存在影響更加深遠。這也會造成《唯物辯證法》與《自然辯證法》不符合邏輯和不相一致。因為這裡的思維是指人腦對客觀現實間接的、概括的反映,而人腦是人存在於自然界中的載體,一旦脫離人類或不存在人類的情況下,就會不符合邏輯,從而造成理論與事實不相一致了。比如現今的氣候對動植物的影響或中生代的恐龍時代,這些都無法談論思維與存在的關係。

動態泛指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既包括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也包括人類主觀的變化發展。所以適用性哲學最基本的問題是動態與存在的關係,即使脫離人類或不存在人類的情況下,客觀物質世界最基本的關係也是動態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這便是適用性哲學對於整個客觀物質世界來說的邏輯性和一致性。

《唯物辯證法》的局限性之二是把哲學的方法論定格在思維方法上,拋開了人類在客觀物質世界活動中的實踐方法。難道人類的一切實踐活動都是盲目的,毫無方法可言,還是實踐方法對於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無關緊要,這些話對於任何一個科學家、哲學家或者實踐工作者而言都會付諸一笑,認為是謬論。把方法論局限在思維方法上,也就造成與人類在客觀物質世界活動的不一致。因為思維和實踐貫穿於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整個活動過程中,只有思維方法,而沒有實踐方法,這樣對問題、現象和規律的分析、研究、概括和總結都是片面的,都是不合理的。沒有實踐方法,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到死也不曾看到他們理想中的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是什麼樣子。

思維動態和實踐動態中所涉及到的、運用到的方法就是思維方法和實踐方法。思維方法和實踐方法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的,思維方法和實踐方法都明確指向一個方向,目的是獲得相同的結果。當實踐方法行不通或者出現錯誤的時候,可以審視思維方法是否存在什麼問題或者缺陷,並進行糾錯;當思維方法沒有涉及到的具體事情,可以通過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和漏洞,並對思維方法進行補充。其實,人類通過實踐活動總結出很多適用的實踐方法,而且一些實踐方法人類經常用到。就如科學實驗中的觀察法、比較法、類比法、等效法、轉換法、控制變量法、模型法和科學推理法等,再如人類通過季節的更替總結出植物的種植方法而進行播種、栽培、收割等。

總之,人類的存在決定著人類的一切動態,人類的動態影響著人類的存在。動態與存在的關係問題才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的方法論是思維方法和實踐方法的統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7dfb391852335d185775fe4be962b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