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號巡洋艦
年少時從雜誌上認識各種艦船,懵懂中大概知道西方的更先進些,但蘇聯的艦船卻更對編者胃口。那林立的天線,密集又彪悍的武器裝備有種蘇式的粗獷工業風和暴力美學范。
蘇聯解體後,曾經強大的前蘇聯紅海軍也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雖然在敘利亞戰爭中俄海軍也有出場,但總體來說在如今的信息海洋里流量不大,存在感不強。直到近來的俄烏戰爭,一艘登陸艦被烏幹掉後,連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也沉了,爆出個大瓜。
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後,前蘇聯海軍的建設也由偏重潛艇部隊轉為重視水面大型艦船,此後的基輔級航母(載機巡洋艦),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等都是這背景下的產物。
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1973年開始建造的基洛夫級滿載排水量達2萬5千噸,而且結構複雜造價高昂,大批量建造和服役讓蘇聯也吃不消。於是一種縮水型的飛彈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的補充被提出,這就是光榮級。光榮級為1164型巡洋艦,光榮級是北約給的名稱(Slava Class Cruiser)。
與其他如卡拉級,現代級,無畏級等艦隻相比,光榮級在外觀上就極具辨識性。它上層建筑前部兩側布設有8套雙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這些巨大的發射器猶如鋼鐵巨獸外露的獠牙,很猛很威武。
光榮級上的反艦飛彈發射器
這16具反艦飛彈發射器也是光榮級的主要裝備,設計和服役之初是用於發射P-500玄武岩(Bazalt,北約代號SS-N-12沙箱,Sandbox)超音速反艦飛彈。這種飛彈長近12米,重量近5噸,最大速度超過2.5倍音速,射程達550公里,搭載一噸重的高爆戰鬥部或者戰術核彈頭。P-500採用半主動雷達制導和末端主動雷達制導方式,飛向目標途中可由圖-95偵察型或者卡-27直升機進行制導。在打擊美國航母戰鬥群時,水面艦隻和水下的潛艇會從多方位向目標齊射形成飽和攻擊。飛向目標的飛彈利用編程和彈上的數據鏈又可以組成多個集群,每個攻擊集群在接近目標區域時有一枚會爬升對目標進行搜索和鎖定,並給其他掠海飛行的飛彈分配目標。航母享有優先待遇,會有過半的飛彈被分配用於打擊航母。飛彈群中只要有一發突破攔截命中航母,其一噸重的戰鬥部即可確保航母非死即殘。
巨大的P-500反艦飛彈,長度11.7米,接近一架輕型戰鬥機,如印度的光輝也就13.2米
光榮級正在裝填反艦飛彈
在光榮級近年的現代化改裝中,P-1000火山岩(Vulkan)也取代了P-500成為主戰裝備。P-1000是P-500的改進型,兩者外觀區別不大,射程增大到700~800公里。2021年4月,莫斯科號巡洋艦在黑海首次試射了一枚火山岩反艦飛彈。
莫斯科號在發射火山岩飛彈
光榮級俯瞰
為光榮級提供區域防空能力的是大名鼎鼎的S-300防空飛彈,具體型號為海基S-300F型(北約代號SA-N-6)。該彈的兩排垂直發射裝置布置在煙囪和機庫之間,每排4個發射井,每個發射井8發,共備彈64枚。
光榮級上的S-300F防空飛彈發射裝置
S-300F採用無線電指令加半主動雷達尋的制導方式,射程7~90公里,射高25~25000米,最大速度達5倍音速。
甲板下的S-300F發射筒
負責點防禦的是4K33(北約代號SA-N-4)防空飛彈,射程1.5~15公里,射高2.5~5000米,最大速度2倍音速。4K33採用雙聯裝發射架,艦上共兩座發射架,布置在直升機庫兩側,平時發射架收藏在底座內,兩座發射架共備彈40枚。最後守門的是6門6管30毫米AK-630近防炮,每分鐘射速4~5千發,射程8公里。6門AK-630兩門為一組,分別布置在主炮後面和反艦飛彈發射器後面。
SA-N-4防空飛彈
射擊中的AK-630近防炮
光榮級的主炮是一門雙管130毫米AK-130火炮,射程23公里,射速每分鐘60發。在莫斯科號出事前,艦上的AK-130主炮也對烏軍陣地進行過炮擊。
光榮級上的AK-130主炮
光榮級的其它武器還有2座12管RBU-6000反潛火箭發射器和2座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另外可攜帶一架卡-27直升機用於反潛。
光榮級的上層建築和桅杆有林立的搜索雷達,火控雷達和各種天線。桅杆頂部最大的雷達天線是MR-800「頂板」搜索雷達。
浮動船塢中的光榮級巡洋艦
光榮級長186.4米,寬20.8米,滿載吃水8.4米,標準排水量9300噸,滿載排水量11280噸。艦上有多台燃氣輪機組成全燃聯合動力(COGOG),最大13萬軸馬力,雙軸推進,最大航速32節(59公里/小時)。航速18節時航程7000海里(13000公里),最大航速時航程1800海里(3330公里),全艦乘員約530人。
光榮級巡洋艦
光榮級原計劃建造10艘,但至蘇聯解體時只完成了三艘,第四艘未完工劃歸了烏克蘭,然後一直爛在造船廠。1976年5月首艦光榮號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的造船廠開始建造,1979年7月下水,1982年12月服役。光榮號原舷號108,後經多次更改,1990年改為121。1995年艦名也改為莫斯科號。
121莫斯科號
第二艘烏斯季諾夫元帥號(目前舷號055,原名洛博夫海軍元帥號)於1978年開工,1982年下水,1986年服役。
055烏斯季諾夫元帥號
第三艘瓦良格號(目前舷號011,原名紅色烏克蘭號)於1979年開工,1983年下水,1989年服役。
011瓦良格號
三艘光榮級服役後經歷了各種大小修和升級,並參與多次演習和作戰部署。目前它們分屬黑海艦隊,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其中莫斯科號是黑海艦隊旗艦,瓦良格號是太平洋艦隊旗艦(北方艦隊旗艦是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瓦良格號曾於2009年參加我國人民海軍成立60周年的海上閱兵活動,後又數次和我國海軍進行聯合演習。莫斯科號曾在俄格戰爭,克里米亞危機,敘利亞戰爭中進行作戰部署。在這次的俄烏戰爭中,莫斯科號也出動為戰區的其他艦船提供區域防空。
莫斯科號在黑海的部署位置
2022年4月13日,烏克蘭發布莫斯科號起火的消息,並稱其是被烏克蘭發射的兩枚海王星陸基反艦飛彈擊中。4月14日俄羅斯國防部證實莫斯科號起火併引起艦上彈藥爆炸,但否認是被烏克蘭飛彈擊中。受損嚴重的莫斯科號在拖回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途中沉沒。
網傳莫斯科號沉沒前的照片
發射中的海王星反艦飛彈
至於莫斯科號到底是自己失火還是被飛彈擊中,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估計真相也會在一段時間內模糊。此次俄烏戰爭中俄羅斯空天軍多架戰機被擊落已經被質疑了。現在莫斯科號又沉沒,這對本已缺乏資金進行裝備升級和維護的俄羅斯海軍更是一個重大打擊和考驗。想要重現昔日紅海軍的威風,俄羅斯海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文完,謝謝觀看。
本文由武裝志原創,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