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B站、喜馬拉雅、網易雲音樂之後,小紅書也遭下架。
7月29日晚,有用戶反映小紅書在安卓應用商城上無法下載。30日上午,「小紅書下架」 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話題閱讀量超過1.4億。對此,小紅書相關工作人員稱:「公司已了解到該情況,正在與相關部門積極溝通解決。」
與此同時,App Store依然可以正常下載小紅書App。據新浪科技援引相關消息稱,蘋果商店近期可能也會下架小紅書。蘋果方面不對第三方消息準確性負責,但是目前為止,蘋果方面並未收到相關產品下架消息。其解釋稱,小紅書App已經下載,後續即可一直正常使用。但是如果涉及開放商方面下架,則會導致App不能重新下載與更新,此權利歸屬於軟體開放商。
截至目前,小紅書何時將再次上線仍無確切消息。
最新融資達30億美元,備受資本青睞的背後,平台內容亂象叢生,小紅書這次整改能力挽狂瀾嗎?
黑醫美、虛假筆記產業鏈……快速發展背後的亂象叢生
今年4月,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將IPO。而細數小紅書今年的種種新聞,這條通往IPO的道路似乎格外坎坷:
315假筆記產業鏈遭央視曝光、4月又被曝出存在大量煙草種草軟文、5月平台方扼腕「清理」KOL、7月《南方都市報》報道稱小紅書正在成為黑醫美的「集散地」……
7月2日,工信部發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的通告。通報稱,小紅書存在兩個涉及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分別為未經用戶同意收集個人信息和誤導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
另外,據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投訴排名情況,小紅書以投訴數量超過1000件名列投訴榜單前十。
除了以上負面事件,從今天小紅書熱搜話題評論來看,用戶對於小紅書平台的反感還來源於「天天二十歲,人均法拉利」——充斥著拜金炫富的分享,與其所標榜的真實生活方式大相逕庭。在魚龍混雜的環境中,用戶自然而然會受影響,降低對於平台內容的信任感。
作為植根於UGC內容模式的社交平台,用戶的高粘度、活躍度是平台得以長久生存的考量標準。而依賴社交的應用軟體遭各大應用商平台下架無疑是對其社交屬性的一次重創,相當於直接斬斷拉新的直接通道。
小紅書的發展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規範化運營、內容合規、質量把控與迎合大眾、流量導入、商業變現之間的天然背離。而如何實現消費者體驗與商業變現之間的平衡與取捨,對於小紅書已顯得刻不容緩。
事實上,小紅書也確實意識到了問題,也推出了整頓計劃。
5月10日,小紅書發布《品牌合作人平台升級說明》,對粉絲量和月曝光量做出更高要求,不符合要求的KOL將被取消品牌合作人的資格。具體來說,按照升級後的新規,原先在其平台上通過寫購物筆記發布品牌付費廣告的用戶必須跟MCN機構實名制籤約才能夠正常合規地發布品牌廣告,私下接單一經發現將面臨扣除總分12分、全年失去品牌合作人資格的處罰。
MCN機構則被要求籤約滿10名達標的品牌合作人,才能進入小紅書的官方認證機構名單。
而一家MCN機構在接受一財採訪時稱,在該新規公布之前甚至沒有任何一家MCN機構知道自己是否被納入這份名單。因此,該新規實際上引發了部分尚處於一頭霧水的MCN和中底部KOL反彈,一度引發KOL對於小紅書平台的信任危機。
經歷了上次「清理」KOL事件,痛定思痛的小紅書又將如何扭轉平台深受詬病的內容生態局面?而這顯然也將直接影響其IPO進度。
快速融資奔跑的小紅書,下一站IPO?
2013年8月,毛文超和瞿芳創立小紅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為起運營主體。
今年6月6日,小紅書創立六周年之際,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毛文超在內部信中表示,小紅書MAU已經突破8500萬。目前,總用戶數已超過2.5億用戶。
天眼查顯示,2013年小紅書獲得真格基金數百萬天使輪投資後,陸續獲得4輪融資。最新一輪發生在2018年6月,由阿里巴巴領投,真格基金、騰訊投資等全部參與的30億美元D輪融資。該輪融資完成後,小紅書估值超過30億美元。
除了用戶數據和上述融資可以見證小紅書這些年的發展外,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小紅書融資的兩條新聞引起各大財經媒體廣泛傳播。
一是阿里巴巴將收購小紅書,且阿里系HRG已進駐該公司。對此,小紅書相關負責人出面闢謠,否認將被阿里巴巴收購,並將保留對造謠者訴諸法律的權利。
二是據外媒The Information報道,小紅書目前正就多達5億美元的融資進行洽談,潛在投資者為軟銀的願景基金、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等。投後估值或將達到60億美元。後遭小紅書方否認。
此外,與小紅書相比,國內類似的知名內容類消費導購平台對標為值得買(SZ300785)。
值得買於7月15日登陸深交所創業板,股價連續漲停,日內股價報收於116.74元,市值達到31.95億。
從30億到60億的翻倍,也許只用一年,但是如何管控平台內容,實現商業模式的平衡,資本市場正在等待小紅書的答案與蛻變。
小紅書被下架背後,嚴監管的內容整改潮湧來
一般而言,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在存有違規行為的情況下,監管部門會有約談、下架、停止更新等整改方式。其中約談屬於監督管理,但是下架、停止更新等,則具有處罰性質。
2018年以來,B站(嗶哩嗶哩)、秒拍、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等用戶體量較大的App先後下架,原因均為內容涉嫌違規,因而被監管要求下架整改。業內人士認為,小紅書目前在多數安卓應用商店下架,可能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大機率將在短時間內全面下架。
此前6月29日,網易雲音樂因違反相關監管規定,被下架30天。網易雲音樂剛回來,小紅書下架,內容應用的嚴監管與整改潮或加速湧來。
6月28日,國家網信辦發布《國家網信辦集中開展網絡音頻專項整治》通知。首批包括吱呀、Soul、語玩、一說FM等26款音頻平台,涉嫌違法違規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被採取約談、下架、關停等階梯處罰。
國家網信辦集中專項整治下,各類內容類應用監管空前嚴厲,大體量知名App面臨下架整改或已成為常態。
值得一提的是,經內容整改後網易雲音樂於7月28日率先在App Store恢復上架,並在當天迅速攀升至排行榜第一名。
那麼,疑似下架整改的小紅書,能否以全新的面貌,上演王者歸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