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兵
惠農區公安分局刑事偵查辦案中心
警務技術三級主管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掐指一算,他說做兼職通訊員已有10個年頭,回想自己多年來做通訊員的經歷,無比感慨,也無比光榮。一方面得到了單位領導的肯定,另一方面也鍛鍊了工作能力,增長了見識。
說到這,小編依稀記得,2014年和李學兵頭一次認識,是一起作為寧夏日報的優秀通訊員受到表彰還住在一個房間。他的好學、踏實、謙遜,給小編留下了深刻印象。
談起9年前連夜追羊的事,他那話語猶如昨天發生的一樣。
2010年元旦剛過的一天深夜,正在值班的我接到群眾報警稱:家裡100多隻羊被盜,接到報警後,我帶領一名協勤到達報警地點,由於農村道路無路燈,加上颳風,能見度低,我和我的戰友按照報警人的指引和羊蹄印,一路追趕,直到深夜2點中左右終於在離現場3公里的地方找到了所有羊只。
經過分析,確定羊只是因為傍晚颳風迷路走失。找到羊只的報警人連聲感謝我和我的戰友的幫助,回到派出所,我一時興奮,隨即將幫助群眾找羊的事情寫成通訊報道投給《寧夏日報》、《石嘴山日報》等多家媒體,第三天一早,《石嘴山日報》社會版刊發了我的第一篇稿件《民警深夜找羊獲讚譽》。
有了第一篇稿件上報,給我巨大的鼓勵,我第一次發現,一篇好的稿件必須深入實際,寫出感人的故事來宣傳公安工作的正能量,通過講故事的手法來吸引讀者。
偵查員的他成了警隊「記者」
近年來,他一直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安新聞宣傳工作中,努力做好惠農分局刑偵大隊的信息通訊報道,成為了惠農分局刑偵大隊撰寫新聞信息的骨幹。
僅2012年一年,他就在《寧夏日報》、《法治新報》、《新消息報》、《石嘴山日報》等媒體刊發稿件140餘篇,不僅超額完成了大隊全年的宣傳報道任務,還獲得了分局的最佳宣傳報道獎。
特別是2013年以來,惠農區的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高發勢頭,群眾損失大,一時間,群眾怨聲載道,看到這些,他仔細研究每一起群眾被騙的經過發現,許多犯罪分子都會使用不同的詐騙伎倆。
於是,他利用晚上休息時在辦公室加班撰寫此類稿件,稿件中主要突出犯罪分子慣用的手段和群眾的被騙的原因和防範措施,並且將自己的防範建議及時發給微信公眾號進行推送報道。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013年6月3日,他的兩篇稿件在《寧夏日報》亮相,一篇是《工資放在枕頭邊 難防宿舍「三隻手」》,發在「社會版」,另一篇是《騙子冒充警官檢察官電話設套魏女士痛失23萬元張女士被騙》刊發在一版,在《寧夏日報》上同時刊發2篇稿件,這在通訊員里是非常少見的。
他認為,只要深入實際,貼近實際,在工作中不斷總結新型違法犯罪的規律和特點,找出防範的技巧,不斷提醒廣大居民防範新型違法犯罪,就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真心與民警溝通,宣傳公安工作的正能量。
近年來,他充分發揮新聞宣傳的輿論導向和軟實力保障作用,加強對新聞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認真負責任地做好重要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策劃和管理工作。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他經常深入刑偵工作第一線,全面把握信息資料,為寫出各種好的新聞報道作充分預備,同時堅持學理論、學政策、學業務,找准切入點,著重宣傳公安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治安管理。
2013年1月15日,他通過總結惠農區8.05故意殺人案,寫出一篇《鐵肩擔正義 利劍斬惡魔》的案例報道在《中國刑事警察雜誌》發表,宣傳了分局在偵破複雜命案中作出的艱辛努力。
通過努力,惠農公安分局新聞宣傳報道工作實現了質的飛躍,多篇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新聞佳作被各級領導和新聞媒體好評。不僅為上級領導指導工作提供第一手資料,也為本單位各項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稿件背後的付出
是為了讓更多的人
看到警徽下的無限榮耀
鏡頭背後的努力
是為了讓更多的人
了解公安民警的奉獻和堅守
向每一位幕後工作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