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為何成功突破盟軍防線?從不利因素中尋找戰機

2023-06-18     胡月芳

原標題:二戰阿登戰役,德軍為何成功突破盟軍防線?從不利因素中尋找戰機

發生於1944年底1945年初的阿登戰役,是二戰歐洲戰場德軍在西線所作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擊戰役。拋開兩軍實力差距不談,僅從戰略戰術研究上看,德軍這次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還是有幾個方面值得討論。

首先,德軍為什麼能成功突破盟軍防線?

作為戰場環境來看,1944年對於德軍來說完全處於走下坡路階段。東線接連遭到史達林十次戰役打擊,已經失去了挽回敗局的本錢;在西線,由於盟軍成功從諾曼第登陸,德軍能把戰線控制在本土國境線已經不易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德軍仍然發現了盟軍的漏洞。

第一,德軍利用了盟軍後勤補給困難的漏洞。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以後,在蘇德戰爭4年最大的問題就是補給困難,到盟軍登陸歐洲以後,同樣也面臨這樣一個環境。1944年8月份盟軍在法國的諾曼第和南部相繼登陸以後,由於美軍作戰主要依靠強大的空中補給和運輸,大量物資堆積在法國海岸港口,致使前線盟軍補給出現困難,暫時無法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客觀上,德軍獲知這個信息後,判斷出盟軍不可能短期發動攻勢,使反擊行動有了可乘之機。

第二,德軍利用了盟軍樂觀輕敵的漏洞。盟軍開闢第二戰場以來,美英和蘇聯都認為德軍的失敗只是時間問題,當蘇軍發起巴格拉季昂行動基本將德軍中央集團主力攆出東線以後,盟軍的目光重點放在德軍B集團軍群身上,根本也沒想到德軍會從防線薄弱的阿登地區出擊,尤其是放鬆了對德軍第6裝甲集團軍的實力評估。

第三,德軍利用了蘇軍與盟軍的間隙漏洞。雖然盟軍登陸諾曼第是美英蘇三國會議協商決定的,但蘇軍或多或少對盟軍不斷拖延開闢第二戰場的時間並不滿意。德軍正是利用了他們之間的不和諧因素,有意向蘇軍傳遞了阿登反擊的信息,從而放緩了蘇軍在東線的進攻速度,解除了德軍暫時的後顧之憂,使他們有足夠兵力實施反擊行動。

從這個層面講,德軍成功突破阿登防線並不是有高明之處,正是利用了盟軍和蘇軍的疏忽大意罷了。這個結果只能是等盟軍醒悟過來,德軍的反擊也就是曇花一現而已。

其次,盟軍為什麼讓德軍突襲成功?

德軍在阿登反擊戰突破成功,其重要意義實際上僅限於消耗了雙方的兵力和進攻速度,對其它並無重大影響。對德軍來說,參戰20多萬人,傷亡和被俘近一半,連童子軍和伙夫都上了前線,使本來缺兵少彈的部隊更加弱不經風;而對盟軍來說,15000名美軍陣亡、47500人受傷,23000人被俘或失蹤,這是個本不應該有的損失。但盟軍的損失有些是要自己買單的。

一方面,德軍在二戰中屢屢使用突襲戰術,不按常理出牌。圍繞阿登地區的戰鬥,早在1940年德軍閃擊法國時,德軍就使用「曼施坦因計劃」從阿登奇襲成功,造就了英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潰敗;而這次德軍依然沿用同樣的方法,只不過兵力比1940年差得太多罷了。但盟軍似乎把法國戰役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另一方面,盟軍光想到自己空降兵的厲害,卻忽視了德軍的特種部隊。雖然美軍登陸歐洲一直用空降行動作前鋒,而且在歐洲戰場屢屢獲得成功,但相比德軍的特種作戰,依然各顯其能。德軍的特種部隊雖然不多,但在蘇德戰場和西線都做了許多部署。這次阿登反擊成功,德軍的特種兵立下首功。而這些都要歸於盟軍的指揮和安全保密意識太差,讓2000人的德軍部隊成建制地成功滲透到盟軍內部,可謂是美軍的一個笑話。

再一方面,盟軍在阿登地區的防守分散,德軍不斷的干擾行動擾亂了盟軍的視線。德軍統帥部也知道此戰是無奈之舉,但如果突擊成功就可能占領安特衛普,那樣就可將盟軍攆出德國本土,反手又可以對蘇軍進行反攻了。因此,當德軍以較少的兵力不斷襲擾盟軍時,卻在9月份就著手展開反攻計劃,近4個月的時間裡,盟軍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真是個奇蹟。

從這個層面講,德軍突擊成功並沒有特別之處,就是膽大心細。盟軍輸在疏忽大意和檢查不嚴上,成建制的德軍在營地公開執行公務,甚至檢查盟軍車輛,盟軍情報部門居然毫無察覺。

再次,阿登反擊戰帶給戰爭的思考

阿登反擊戰,就結果來看,德軍還是輸了,派到盟軍里的特種部隊全部被殲滅。但就其戰術作用卻有很多借鑑。

一方面,阿登反擊戰不是單純的進攻戰鬥,這是一場心理較量。對於德軍來說,剛經過720事件,一大批將領受牽連,德軍的20多萬進攻部隊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算不上特別有戰鬥力。但盟軍仍然傷亡慘重。要不是巴頓趕來救急,恐怕真讓德軍計劃得逞。實際上,這是德軍在作最後一次賭注,成敗在此一舉。

另一方面,德軍的裝甲打擊仍然是戰場主角。就二戰美軍來說,陸地作戰完全需要空軍和海軍的炮火支援,美軍的謝爾曼坦克在虎式面前也顯示不了威力。所以,當德軍第6裝甲部隊一路襲來,盟軍完全被震住了,連邱吉爾事後也提到這件事,盟軍完全沒有料到德軍還留了後手,居然偷偷保留了這麼大一支裝甲突擊力量。

還有一方面,德軍的戰鬥意志。當德軍將美軍第8軍和101師團團圍住時,如果沒有巴頓前來救援,恐怕以後真看不到101了。要知道101可是美軍的王牌,德軍七拼八湊起來的部隊,有的是海空部隊轉隸到陸軍的,有的是在本土徵集的16到60歲的老百姓,論軍事素質根本不在一個等級。

總結:德軍在阿登反擊戰中的成功,說他是虛張聲勢也好,說他用局部優勢占了先機也好,但這個事讓他做成了,而且還讓盟軍輸得無話可說。實際上,德軍只是利用了一點,就是在眾多不利因素中,找到了一條有利於自己的活路,這才是主要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阿登戰役》

精彩推薦: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朱可夫VS曼施坦因,正面防禦阻擊鉗形攻勢

二戰葉利尼亞戰役,朱可夫為何準備30天後才反攻?磨刀不誤砍柴工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曼施坦因冬季風暴行動失利,計劃沒有變化快

二戰冬季風暴行動,曼施坦因為何延遲20天才發動進攻?等米下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fe221c1f21f77c3b92b6fc92e6cc6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