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含淚解散團隊,演出行業扛不住了

2022-05-02     抱朴財經

原標題:楊麗萍含淚解散團隊,演出行業扛不住了

楊麗萍說:「我不是一個害怕困難的人」,但是她這次還是沒扛住,遺憾。

作者:今綸

楊麗萍哭了,因為她已經被迫解散了自己的《雲南映像》團隊。

19年前,楊麗萍因為非典,曾經解散過《雲南映像》團隊。她萬萬沒想到,19年後,自己又要親手解散這個團隊。

二度解散,心如刀絞,淚如雨下。

在告別視頻中,她數度落淚,她哽咽著說:「20年前,我懷著夢想把我們的族人從田間地頭帶到舞台,如今卻要讓你們離開。」

她在哭訴:「這次的疫情真的太殘酷了……沒有了舞台,我們真的沒有辦法再繼續生存下去」。

建川博物館的收入也在下降

所有喜歡楊麗萍的觀眾,所有喜歡《雲南映像》的粉絲都在流淚,這樣的局面還要延續多久?

那些失去工作的人們該怎麼辦?他們如何找到下一份工作?

《雲南映像》的首次公演是2003年8月。2004年,《雲南映像》開啟全國首演並拿下中國專業舞蹈最高獎項「荷花獎」,《雲南映像》直至今天已經演出7000多場。

《雲南映像》最主要的演出場所是在雲南,《雲南映像》是雲南藝術劇院和大理楊麗萍大劇院的常設演出,比如在昆明的雲南藝術劇院,《雲南映像》的演出時間是每周一至周日晚。

年輕的楊麗萍和演員們在一起跳舞。

但是現在旅遊人數減少,《雲南映像》無法獲得足夠的票房,楊麗萍苦苦撐了兩年多,終於還是撐不下去了。

苦的不止是楊麗萍,還有建川博物館的樊建川先生。

2010年,我曾邀請樊建川先生到深圳某論壇演講,當時他還雄心勃勃希望在廣東有機會做博物館,畢竟是「大館奴」嘛。

結果,5月1日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說:「剛剛過去的四月,作為文博景區,咱的收入較之去年同期減少75%,不知其他兄弟單位如何?應該比我們好一些吧?祈盼早日送走狡詐叵測的新冠瘟神。」

4月30日,他還發了一條帖子:「做了二十年的博物館了,耗光耗盡了,談何實力喲?勉力支撐罷了。即使有一天,實在撐不下去了,我們也會與員工協商,按照規程穩妥善後,從容謝幕,不會太過狼狽、不會太過落魄,而已」。

他也在做謝幕的準備,不知道建川博物館的員工看了這條帖子作何感想。

前一段時間,我去西南某省的一個縣出差,當地人告訴我,該縣一個頗有特色的酒店,去年一季度的營收是4500萬,今年一季度的營收不足1000萬。

不僅如此,當地的土特產的銷量也不行,各方一直在努力促銷,但效果很一般。

我特別擔心,如果這些機構都謝幕,或者謝幕一部分,員工去哪裡吃飯?消費如何起得來?

九千場演出延期或取消

好吧,我們聚焦談談演出行業。

4月29日,被不少人看作是當代中國最好舞蹈團體之一的「陶身體」,也在成團14年的「大日子」宣布計劃解散。

媒體報道,楊麗萍在朋友圈轉發陶身體舞團解散的消息並配發流淚的表情,「我喜歡的陶身體舞團,也解散了。」

今年一季度末尾,全國取消或延期的場次約9000場,占一季度專業劇場、新空間演出總場次的30%;今年一季度,全國演出場次較2021年同期降低25%以上,票房收入降低35%以上……

所以,演員沒錢,演藝公司的老闆流淚,即使流淚也沒錢,就不難想像了。

青島的演出行業協會已經憋不住了,它發布了《青島市演出行業協會社會請援呼籲書》,稱會員單位反饋經營成本壓力巨大,演藝市場整體萎縮,企業零收入情況普遍,呼籲多方施以援手。

據了解,2020年疫情後青島市演出經紀企業關閉60%以上,文化傳媒類企業關閉35%以上,文化演藝從業主體整體萎縮45%左右。

2022年3月青島爆發新一輪疫情,全市文化演藝行業於3月中旬全部停止營業。

青島市演出行業協會呼籲場地所有方,適當減免租金免息分期、緩交租金、管理費;呼籲各金融機構為已有貸款演藝企業降低貸款利息;呼籲各級各區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出台各類惠普性、持續性行業扶持政策;呼籲演藝行業相關採購單位、合作企業儘快結清已完成項目的欠款。

應該說,呼籲書說的很到位的,前面三條是減壓,後面一條是續命、輸血。

不過,演出行業僅僅靠減壓、續命也是走不遠的,還是需要自己有造血功能,即有票房收入。

從現在來看,要獲得持續穩定的票房收入,似乎還遙遙無期。

3月17日,河南省文旅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堅持「非必要不舉辦」的原則,嚴格控制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

山東省會大劇院發布部分演出及藝術活動取消或延期的公告,其中就包括「2022年4月29日 楊麗萍作品——舞劇《春之祭》」和「2022年5月29日 崑曲《牡丹亭》」,還有國潮樂劇《韓熙載夜宴圖》和原創話劇《威廉與我》被延期……

4月16日,因為疫情影響,南京保利大劇院、江蘇大劇院、歐拉藝術空間也取消和延期了一些節目。

楊麗萍演出劇照

全國已有21個省(區、市)暫停跨省旅遊經營活動,一些靠演出獲得關注的景點,以及靠演出支撐收入的機構還在勉力支撐,有人已經扛不住了。

恰如楊麗萍所說,「我不是一個害怕困難的人」,但是她還是含淚解散了團隊。

熬到第三年的演藝企業還要熬多久?

希望儘快能回歸正常生活

當然,我們也看到了很多部門、地方在出台政策希望幫助演藝企業,比如文旅部印發的《關於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還有江蘇、上海、廣東、雲南都在從金融貸款、資金補貼等方面希望幫助演藝企業。

但一來數量不夠,二來會優先國企、央企的一些有規模的平台。

一些小的演藝公司本來就是靠市場生存,現在沒有了市場,完全不知道怎麼辦。

裁員、降薪是第一個選擇。

然後就是如楊麗萍一樣開發生肖系列舞蹈藝術片《虎嘯圖》在網絡上播放,或者布局虛擬演藝平台業務,前者需要超強的IP才可以和平台談版權費用,後者則需要巨額投入才有可能獲得一線生機,而且還不一定能賺錢。

楊麗萍演出劇照

演藝公司本來是因為其節目有現場感,有真實的體驗,才能和網絡節目抗衡的。

結果,現在因為疫情的原因,楊麗萍這樣的藝術家要和短視頻網紅來博流量,真是今夕何夕!

那些遊客多數本來要到雲南才能看《雲南映像》,所以會產生一系列的航空、高鐵、酒店、餐飲、本地交通、導遊、土特產的消費,現在大部分都消失了,那麼,那些賴此生存的普通人怎麼辦?

我給不出答案,只希望楊麗萍早日渡過難關,也希望她的那些族人能夠早日重返舞台。

這個世界,這方天空,需要舞蹈、歡笑、熱情以及億萬人的笑臉。

因為我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還有很多人喜歡那些歡樂的充滿力量的音樂節奏。

希望我們儘快能擁抱一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因為大家都不容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caeec4b0c0b083c912b1c999c723e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