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方放言,等西方的援助到手,第一個打的就是這個地方

2022-06-17     佐羅軍事

原標題:烏克蘭軍方放言,等西方的援助到手,第一個打的就是這個地方

烏克蘭軍方放言,等西方的援助到手,第一個打的就是這個地方

烏克蘭前線戰事吃緊,大量部隊遭到俄軍重創,政府軍在全線陷入被動防守、無力反擊的狀態。為了扭轉戰局,烏軍高級將領揚言要摧毀克里米亞大橋。

當地時間6月15日,據今日俄羅斯報道,烏克蘭後勤發展與維持局局長德米特里·馬爾琴科少將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示,一旦西方國家提供的武器裝備到位,烏克蘭將用這些武器摧毀克里米亞大橋,切斷這條俄軍的補給動脈。

圖註:環球時報報道

克里米亞大橋又稱刻赤大橋,該橋全長18公里,橫跨整個刻赤海峽,是戰前連接俄羅斯本土與克里米亞半島之間陸上交通的唯一通路。

在俄烏衝突開始後,駐紮在克里米亞半島的俄軍第58集團軍北上進攻烏克蘭赫爾松地區,開闢了南線戰場。而克里米亞大橋也毫不意外的成為了支撐整個南線戰場的補給大動脈,在衝突初期源源不斷地將物資從俄羅斯運往克里米亞半島。

圖註:俄軍初期的軍事行動,南線是主攻方向之一

對於克里米亞大橋,烏軍可以說是恨得牙痒痒。因為戰前的烏軍與俄軍在戰術層面上的差距並不大,雙方在單兵素質以及主戰裝備上都沒有拉開代差。俄軍甚至還因為在衝突初期採用了錯誤的戰術,導致了大量非戰鬥減損出現,反而讓烏軍能在一些戰線上對俄軍形成戰術優勢。

圖註:俄軍錯誤的採取了穿插作戰,結果造成了大量非戰鬥減損

然而戰術上的優勢沒有辦法彌補戰略上的缺陷。由於烏軍的補給線已經被俄軍切斷,而俄軍卻能夠憑藉克里米亞大橋源源不斷地補充物資兵力。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烏軍經不起消耗,俄軍取得了勝利。

因此在烏軍看來,克里米亞大橋是俄軍的命脈。如果烏軍能夠在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下摧毀克里米亞大橋,那將給俄軍的後勤線造成沉重打擊,甚至有機會在俄軍因為後勤線中斷、軍心動搖時,實現只在網際網路宣傳中存在的「赫爾松大反攻」,進而扭轉整個南線戰場的局勢。

圖註:克里米亞大橋在戰爭初期維持了整個南線俄軍的補給,戰略價值巨大

理論上來說,這套方案具有很高的可行性與戰略意義。但也僅僅是理論上,因為烏軍還要考慮一個現實問題——用什麼打?

目前俄軍已經控制了絕大多數烏克蘭南部領土,在烏軍控制下離克里米亞最近的大城市是扎波羅熱,距離大橋300公里。而烏克蘭唯一的遠程打擊武器圓點-U飛彈最大射程120公里,翻一倍都打不到。

圖註:烏克蘭的圓點U飛彈射程不足

而更尷尬的是,射程「短小」圓點-U放在西方軍隊里已經算是「超遠程武器」了,因為對於北約各國來說,70公里射程的M270自行火箭炮是他們射程最遠的地面裝備。至於美國的300公里陸軍戰術飛彈,拜登已經明確表示過不會提供這種彈藥。

圖註:北約國家的主要遠程打擊手段都是空軍的,陸軍只有M270

除了沒有武器能夠打到克里米亞大橋外,錯誤的時機也讓摧毀大橋變成了一項吃力不討好的行動。因為俄軍已經完全控制住了亞速海沿岸地區,打通了俄羅斯與克里米亞半島的陸上交通線。即便摧毀了大橋,俄軍的補給也很難受到致命性影響。

事實上烏克蘭政府是完全有機會在開戰之處,趁著俄軍尚未控制亞速海地區時,摧毀克里米亞大橋的。然而由於烏克蘭高層官員害怕激怒俄羅斯,引來軍事報復,致使烏克蘭錯過了摧毀克里米亞大橋的最佳時機,只能望橋興嘆。

如今烏克蘭少將官員出來揚言要摧毀大橋,與其說是烏克蘭想要亡羊補牢,倒不如說是在虛張聲勢,騙取西方援助。畢竟衝突已經持續快4個月了,誰都看得出來烏克蘭沒膽子打大橋,但是借打橋之名,斂財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很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a49c9ee5883fd10fc6488b90a66c6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