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北京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了本市疫情的最新情況。
截至2月2日12時,本市累計確診病例191例,其中死亡1例,出院9例,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181例,其中危重型10例。東城區3例、西城區22例、朝陽區35例、海淀區41例、豐臺區16例、石景山區5例、門頭溝區2例、房山區2例、通州區13例、順義區6例、昌平區12例、大興區22例、懷柔區1例、外地來京人員11例。
平谷區、密雲區、延慶區尚未有病例。
未來一段時間
不會出現大客流返京
今年春運前期,全市進出京客流同比上升。春節期間,進出京客流下降60%以上。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容軍介紹說,未來一段時間,從訂票情況來看,鐵路和民航進京客流同比下降超過70%,不會出現大客流返京的情況。
容軍介紹說,為了讓市民對乘坐公共運輸有信心,在軌道交通方面,增加疏導人員,控制進站速度,控制站內人員密度,控制車輛的滿載率,迅速疏散人員。地面交通方面,加大站台疏導力度,增加車次,增開臨客等。
「請廣大市民放心,在公共運輸領域採取的各種防控措施都是到位的。大家做好個人防護,做好手衛生,乘公共運輸是有保障的。」
針對網傳返京大客流,交通部門已經發布了真實的視頻。
截至今天,春運開始14天,通過鐵路民航出京的超過1000萬,目前還有800多萬人應該回來沒回來。2月2日到2月18日有200多萬人已經訂票,還有593萬餘人潛在回京旅客,會逐步訂票回京。「從數據來看,不會出現集中返京的大客流。」容軍說。
計程車、網約車駕駛員
必須全程佩戴口罩
容軍介紹,目前,已要求計程車、網約車駕駛員必須全程佩戴口罩,並引導乘客在後排就座。
市交通委還正在研究相關政策鼓勵駕駛員多出車,保障市民出行。
居家不隔離
不利於病毒阻斷
返京人員回來後,如果是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要居家隔離進行醫學觀察,或者在需要的時候另外選取地方來進行醫學觀察。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介紹,被觀察的對象,應該積極配合社區和居委會等機構的管理者和工作者來進行醫學觀察。家庭成員之間要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被觀察者的物品要單獨使用。居家不隔離,不利於病毒阻斷。
對於其他家庭成員和社區的健康成員來說,進一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
降雪對疫情
是好消息嗎?
降雪天對疫情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在發布會上,高小俊回應,下雪對傳染病的防控會帶來一定好處,但對傳染病產生多大作用還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對此次疫情能產生多大的作用也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無論天氣降雪也好,不降雪也好,做好自身防護,科學的應對,理性的對待,比一場雪,比任何天氣變化,更有用。」
小區出現確診病例
怎麼辦?
在發布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介紹,現在很多人回北京工作生活,都對居民區防病毒管理很關注,小區一旦出現病例,我們會通過公共衛生部門送到醫院就診,進行隔離治療,促進儘快康復,對於這些病例,周邊的人會定義為密切接觸者。
社區管理措施是有兩個方面,首先居家隔離進行醫學觀察,相關支持措施不能就近滿足時,要另外選取一些地方醫學觀察,作為被觀察對象。被觀察對象應該積極配合社區包括居委會、村鎮進行醫學觀察,我們觀察過程中早晚量體溫,及時報告自己健康狀況,讓相關部門了解。
醫學觀察時,密切接觸者和其他人接觸,應該保持安全距離,一米五以上,如果因為要保障生活,需要相互之間有近距離接觸,雙方要自行保護,戴口罩,接觸後要洗手。居家觀察,不能因為居家不隔離,反而不利於疫情阻斷,所以要單獨居住,物品單獨使用,換洗衣服的清洗,都應該單獨進行。必須要接觸的物品,必須要到達的公共區域,也應該完成動作後,進行消毒,家用消毒劑,按1比99的配比配置消毒劑。觀察過程中出現發熱,乾咳,呼吸道症狀,及時報告,便於及時到就近診治。
對於其他家庭成員,社區成員,也應該在自身防護過程中進一步減少人與人之間近距離接觸,必須接觸時要戴口罩,保持手部衛生,及時管理好潛在的傳染源,保護好更多的健康人群,有利於控制疫情。
最後,大家還是記住這個防疫順口溜:
要警惕,莫恐慌
勤洗手,戴口罩
別亂摸,多通風
不扎堆,少閒逛
多鍛鍊,重營養
不舒服,早發現
若接觸,還發熱
發熱門診去就診
對醫生,不隱瞞
放輕鬆,遵醫囑
你我他,齊防護
好心情,才能贏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