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每一個家族辦公室在新加坡的開張,每一個巨頭在越南開廠,背後都是數據、政策、信用以及對未來下的綜合「賭注」。
作者:今綸
柬埔寨悄無聲息地成為阿迪達斯服裝產品的最大供應國。
阿迪達斯的財務報告顯示,2021年,柬埔寨是阿迪達斯服裝產品的最大供應國,占總產量的21%,中國退居次席占20%,越南則占15%。但是在2013年,中國是阿迪達斯最重要的供應國,占總產量的33%,其次才是印度尼西亞占11%,越南占據10%的份額。
東南亞經濟持續上行快速攀升是事實,工作機會越來越多是事實。
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東帝汶,面積約457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6.7億。
這是不可忽視的6.7億人,越南和新加坡是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國家。
01 越南經濟增速是亞洲第一
越南當然是個小國,有多小?
如果以面積來看的話,不過329556平方公里。和中國各省比較,排在雲南(394029平方公里)後面,廣西(237438平方公里)前面,位列第九。(當然,越南是個獨立國家,並非中國的一個省,這樣比較是為了理解的方便)
如果以人口來看的話,越南一共9746.8萬人,僅次於廣東、山東、河南,高於江蘇以及其他省,可以排名第四。
2022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4000億美元,相當於27120億人民幣,高於廣西,少於雲南,如果和中國各省來比較的話也就排名第19。
客觀而言,越南這個成績和中國各省比較並沒有特別突出。
但是,趨勢很好,越南統計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8.02%,為12年來最大增幅,亞洲第一。
亞洲經濟增速第一,越南憑什麼?就是憑一股努力搞錢(發展經濟)的執拗勁。
網上很多謠傳越南政治體制改革的東西我們就不討論了,討論一個關於戶口的問題,已經由中國官方媒體澎湃新聞核查過了,是真事。
2020年4月22日,越南國會常委會對《居住法修正案(草案)》進行討論。
時任越南國會主席阮氏金銀說:「其他國家的公民在領取養老金時,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他們的提款卡,而不是必須要到居住地。我們的人民因為戶口簿而受苦,窮人去城市打工,因為沒有戶口簿,子女上學困難。」
《居住法修正案(草案)》也包含廢除有關中央直轄市永久居民申請條件的規定,永久居民申請規定將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實施。與此同時,《首都法》有關首都永久居民申請條件的部分條款將被廢除,以確保法律體系的統一性。
阮氏金銀說的話還是暖心的,乾的活也很暖心。
中國官媒核查之後的結論是:戶口簿取消了,戶口管理還在。我們不討論這個,就討論一點:「居住權有沒有得到更寬鬆的政策?」很明顯,越南通過修法將更多的居住自由權還給了越南人。
這就是越南當下的常態,不斷地破除藩籬,不斷地打破舊規則。如此這般,越南人當然就被激發出了活力,你管得越少,我活力越大。
河內
只要能搞到錢,只要能發展經濟,只要合理合法,越南人恨不得和外星人交朋友,越南人一心一意搞經濟,地球到處是朋友。
越南和中國的關係比較好。
去年10月的中國重要會議落下帷幕之後,首個訪問中國的領導人是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在阮富仲訪華期間,兩國還簽署了涉及商品進出口,文化旅遊合作等多項文件。
據越南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2年前11個月,越南出口總額3422.1億美元,同比增長13.4%,貿易總額6738.2億美元,同比增長11.8%,最重要的是破了越南的記錄,實現貿易順差約達106億美元。
胡志明市港口
越南已經與歐盟、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簽了一堆協議,把關稅降到了「超低價」,各大企業紛紛前來投奔。
近日,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和三星電子的供應商、中國顯示器製造商京東方計劃投入大筆資金在越南建造兩家工廠,總投資額可能達到4億美元。
三星、蘋果等大企業正在或者早已經把自己的一部分製造能力押寶在越南。如今,全球一半的三星手機都從越南出貨。佳能也在越南擁有龐大的生產線。
富士康、裕同科技、歌爾股份、立訊精密、藍思科技、美盈森、伯恩光學、領益智造都在越南有工廠。越南已成富士康在全球產量第二大的地區。
越南人笑而不語,照單全收,越南的優勢也很明顯:年輕人口多,勞動力供應充足,越南地理位置優越,海岸線長度更是達到3260公里,擁有諸多沿海城市和港口。
越南的製造業在崛起是事實。
越南去年經濟增速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尊重科學,對不同病毒類型採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採取針對重點人群的新冠檢測策略,努力推進進口有效疫苗,對人群進行有效保護。
在這方面,越南是個模範國家。
越南在「搶」製造業生產線方面是一把好手,由此也獲得了諸多的工作機會和稅收。
如果某些產業鏈在越南固化下來,起碼有個幾十年的周期才會再度轉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這是值得競爭對手深思的問題。
02 新加坡金融持續上位
新加坡的低調崛起,尤其是在金融方面的持續上位也是客觀事實。
彈丸小國新加坡如今是亞洲第一金融中心,去年9月,新加坡金管局(MAS)宣布,新加坡將在近五年內增加至多兩萬個金融領域的工作崗位。
新加坡目前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第三大外匯交易市場和第六大財富管理中心,是亞洲美元中心市場,也是全球第三大離岸人民幣中心。其金融業占GDP的比重約為14%。
全球富人在湧向新加坡,包括英美富豪,這個國家稅率低、法治環境好,食品衛生狀況一流,醫療水平一流……
新加坡
去年就有人感嘆:「2022年,幾乎整個(中國)創投圈的人都去了新加坡。」
再看看東南亞的其他國家,似乎個個生龍活虎:
印尼在2022年GDP增長5.31%,創9年來最高增速,消費、出口和投資支撐了2022年印尼經濟的增長。其中增長最快的是運輸和倉儲業,同比增長19.87%;商品和服務出口同比增長16.28%;住宿和餐飲業同比增長11.97%。
2022年,馬來西亞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27.8%,為1994年以來貿易額增長最快的年份。貿易總額、進口額、出口額和貿易順差均創下歷史紀錄。
吉隆坡雙子塔夜景
同樣是在2022年,泰國出口總額約2871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較2021年增長5.5%。
菲律賓經濟增長7.6%,甚至超過此前政府預期的6.5%到7.5%的經濟增長目標,這也是1976年之後錄得的最高經濟增長率。
03 東南亞諸國的優勢
東南亞諸國為何在2022年能逆勢飄紅?
首先是東南亞具有人口結構優勢,以年輕人居多。據Worldometers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東南亞人口平均年齡不到29歲,60%以上在35歲以下,65歲以上的人口僅占7%,跟老齡化加速的日本韓國以及很多歐美國家相比,東南亞簡直是消費品公司和電商的天堂。
越南街頭
其次是在國際複雜形勢中,產業鏈轉移使得東南亞部分國家以及南亞的印度「漁翁得利」,說得更直接一點:
越是動盪,商業大佬們就越是擔心供應鏈的安全問題,就越是減少對單一過大供應商的依賴。
常見的操作手法是,把在本地銷售的產品都放到本地製造,其餘的都轉移到東南亞或者其他地方。因為東南亞土地、人力成本相對低,某些國家(比如越南)簽了一大堆協議,出口稅率也低。商人嘛,無利不起早,哪裡稅低去哪裡,哪裡成本低去哪裡,可以不談政治,不等於不思考政治。
第三,在疫情防控方面,諸國都採取了相對務實,相對科學的舉措。
當然,東南亞的劣勢也是明顯的,比如基礎設施一般,工人熟練程度和敬業精神不足,所以,這波紅利雖然還會吃比較長的時間,但各方面需要持續提升是肯定的。
這方面,越南是很有危機感的,而且在一點點發力,這才是最值得警惕的。
2月6日消息,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簽署越共中央政治局第36-NQ/TW號決議。
具體目標堪稱雄心勃勃:
到2030年,越南生物技術在部分重要領域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躋身亞洲生物技術智能服務十強之列;到2045年,越南成為世界上生物技術發達的國家、智能化生產和服務中心;生物產業對GDP的貢獻為10%-15%。
如果每個東南亞國家的優勢行業都像越南的生物技術行業這樣,找一個垂直領域,深挖下去,最終成為該行業的前幾名,這世界的競爭確實會越來越激烈。
所以,馬云為什麼高度關注東南亞?阿里巴巴為什麼在東南亞布下重兵?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每一個家族辦公室在新加坡的開張,每一個巨頭在越南開廠,背後都是數據、政策、信用以及對未來下的綜合「賭注」。
我信你就賭大一點,押上身家性命和未來幾十年的發展藍圖,我不信你,抽身而退,這一局和下一局都不玩了。
每一個行業,每一位成功商業人士,每一個區域能持續賺錢,其實賺的都是「信任」的錢。
越南如是,新加坡更是如是。
未來若干年,波詭雲譎,風大浪大,願讀者諸君遵《論語》中所言——「自省吾身,常思己過,善修其身」,獲得更多合作者的信任,唯有如此,才能財源廣進。
真理很樸素,但信者有幾人?做到的又有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