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兒科(來源:青島市市立醫院)
信網12月16日訊(首席記者 叢黎 通訊員 謝小真)行車路上,「潮汐車道」會根據交通流量需求改變車輛行駛方向;在醫療用房緊張的醫院,根據患者流量變化科學調整功能區,也是向「存量」要「增量」的智慧,更是踐行為民服務的生動詮釋。為應對兒童呼吸道疾病高髮帶來的就診壓力,青島市市立醫院本部啟動兒科「潮汐式」門診應急調控模式,堅持「全院一盤棋」,統籌協調全院資源,為兒童就醫提供最大保障。
號令如山:「仍不夠,還要改。」
閻曉然、劉學東兩位副總院長多次帶領職能部門勘查現場、討論方案。得益於同樓層的婦科患者預約就診習慣佳、候診秩序好,通過每日門診流量監控及精細化分析,最終確定對婦科門診進行區域改造:將婦科門診候診區遷至婦科診區內,將門診二樓中廳候診區用作兒科門診專用候診區,並將普通候診椅悉數換成帶輸液架的候診椅,實現候診區候診、輸液「一區兩用」,緩解「輸液難」問題。
面對生病的孩子和疲憊的家長,如何給患兒帶來舒心的就診環境、快捷的就醫流程和優質的服務體驗,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通過反覆現場勘查、實地走訪、調查訪談,並多途徑收集患者及家屬意見建議,最終確定了調整速度最快、對整體流程影響最小的「潮汐式」門診應急調控方案:將婦科門診功能區再次壓縮,空出四間診室用作兒科診室;婦科新候診區供兒科使用,婦科門診候診區遷移至診區走廊;原兒科門診診室悉數改造為輸液區,緊鄰護士站,保證輸液安全。
「潮汐式」管理打破功能區壁壘
11月24日晚10時許,待患兒當日就診高峰迴落,門診部、總務科、信息管理部等工作人員迅速到位,在婦科的全力配合下,調整導醫台、布網線,搬診室、輸液椅,調試電腦、叫號屏,維持秩序、貼標識……歷時2小時完成功能區布局調整。調整後,兒科診室增至5個,增設40個輸液架,可同時滿足百餘名患者輸液需求。
門診部、護理部及藥學部持續為精細化運營提供數據支持,待日均就診量回落至400人次左右,經院區充分評估,決定將兒科門診、婦科門診回遷,僅用1小時恢復原布局,未影響患者就診。
承諾必踐諾,抓實幹提滿意度
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永無止境,使命在肩。無論是住院床位的「統籌管理、借床入住」,還是此次兒科門診診室「潮汐式」調用,都是為了使每個區域、每個房間、每張病床在當下時段內發揮最大作用、提供最大價值。
「潮汐式管理」的背後,體現了「向存量要增量」的智慧,是對醫院精細管理和擔當意識的一種考驗。接下來,醫院將持續推進醫療服務改善,著力解決醫療服務中的熱點、難點、痛點,將服務做細、做精、做暖、做實,使診療更加便利、溝通更加高效、體驗更加舒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91b4c2943e4e0ad71e1be4bf74342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