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被一箭射死的:張遼、黃忠、郭淮、徐晃、甘寧。
被亂箭射死的:龐統、吳班、張郃、鍾會,孫堅、太史慈。
被一箭重傷的:夏侯惇、關羽,樂進、孫策,黃蓋。
由以上數據能夠看出,箭法的威力,遠超過方天畫戟、青龍刀、丈八蛇矛等神兵利器。
《三國演義》裡面,魏蜀吳都有箭法高手。蜀漢陣營中,箭法高手很多。
以黃忠、趙云為首,馬超、魏延、姜維、劉備、馬岱、關興、張苞,都堪稱箭法小能手。
關羽開始是馬弓手,估計練過箭法。
水淹七軍時,關羽一箭射死龐德副將成何。
張飛葭萌關夜戰馬超時,躲過了馬超的流星錘,然後反身一箭,被馬超躲過。
馬超,擅長躲箭,而也擅長撥落箭矢。
曹魏陣營中,徐晃、夏侯淵、張遼、樂進、龐德、張郃都是箭術高手。
五子良將中的于禁,箭法就不行,來了一記「烏龍箭」。
潼關之戰時,他本想在馬超背後突發冷箭,結果誤中隊友李堪,李堪落馬而死。
東吳陣營中,太史慈、甘寧的箭術均為高超水平,丁奉、孫策也是箭術高手。
孫堅遭遇華雄追擊,反身連射兩箭,都被華雄躲過。
不得不說,華雄確實很猛。然而孫堅再射第三箭,卻在緊張之下,把弓弦拽斷了。
其他陣營中,呂布和文丑也堪稱箭法高手。
8:徐晃
徐晃,河東楊縣人,五子良將之一。
三國演義中,徐晃手持梨花開山斧,能與曹營頭號猛將許褚五十回合戰平。
除此之外,徐晃在箭法方面,亦有著極高的造詣。
曹操在銅雀台設宴,文官比文,武將比箭。
曹休、張郃、夏侯淵、曹洪分別展示了過人的箭術,徐晃出場就驚艷全場。
但見他箭法超凡,「恰好射斷柳條,錦袍墜地」。徐晃這一箭百步穿楊,觀賞性極高。
但他在實戰中,卻沒有展示過一次箭術。
徐晃在新城門樓下,被孟達一箭爆頭,實在令人驚愕而又唏噓。
7、關興
《三國演義》中,關興與張苞比試箭法。
這一段跟《水滸傳》中花榮梁山射雁的情節很像。
關興舉起胳膊,指著天上飛翔的第三隻大雁,說我就射這一隻,你給我看好!
果然,第三隻大雁應弦而落。
張苞見狀,火氣沖天,要跟關興比試武功。
張苞的表現,說明張苞不敢跟關興比試箭法,已經認輸了。
大雁飛行速度很快,每小時能飛60~90公里,高度也常常在幾百米左右。
關興這一箭,難度很大。
6、姜維
《三國演義》中,姜維有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箭法對決。
鐵籠山之戰,姜維敗逃,手裡沒有箭矢,郭淮在後面窮追不捨。
姜維連放三次空箭,郭淮低頭聽風,確認姜維無箭。
然後,郭淮一箭瞄準姜維而來!
姜維順手接住來箭,搭弓反箭,一箭把郭淮爆頭!
你看看,這都是武俠作品裡面的水平了。
此後,姜維的箭法就一直下滑。箭射鄧忠,不但不中,還險些被對方挑了。
箭射楊欣,連射三箭,三箭皆不中,盛怒之下,姜維氣得把手裡傢伙掰斷了。
5、甘寧
如果要比較技巧,甘寧恐怕比不上另外七人。
甘寧沒有那麼多奇特怪異招式,但他的箭法戰績,是三國首位。
甘寧射死、射傷的武將包括凌操、黃祖、樂進、蔡塤等人。
濡須之戰,甘寧暗箭偷襲樂進,一箭射中面門,翻身落馬。
長江之戰,甘寧箭射凌操,一箭斃命。
攻江夏,甘寧箭射黃祖,翻身落馬;
三江之戰,甘寧箭射蔡塤,應聲落水。
4、太史慈
太史慈北海突圍,難度略遜於趙雲長坂坡突圍。
太史慈被圍困,沒有像趙雲那樣提著青釭劍硬頂,而是箭射黃巾賊。
太史慈的箭法,還是群攻,「八面射之,無不應弦落馬」。
攻打嚴白琥時,太史慈一箭把敵將的手釘在了從城牆上!
3、呂布
呂布的武功,不必多說,單挑關羽、張飛,單挑曹魏六猛將。
呂布的箭法,《三國演義》也有明確描述,轅門射戟。
呂布轅門射戟,距離足有一百五十步。
呂布轅門射戟的距離,遠超銅雀台曹營諸將所射的一百步。
在場可是有不少狠人,關羽、張飛、紀靈都在。
張飛歷來瞧不上呂布,這一次也服了呂布,不敢大聲說話。
呂布這一箭,震懾力過於強悍。
2、黃忠
《三國演義》,黃忠雖然歲數大,但眼神好,瞄得很準。
黃忠的箭法主要有三個戰績。
攻打雒城時,黃忠一箭射死鄧賢,救下魏延性命。
長沙之戰,箭射關羽盔纓,令其知難而退。
定軍山之戰,黃忠一箭射透夏侯尚的後心。
但是,一代箭神黃忠,卻被馬忠用箭術偷襲而死!
1、趙雲
《三國演義》中,趙雲有兩次箭術展示,其中的「射斷船上的繩索」是天花板水準。鳳鳴山之戰,趙雲被韓氏三兄弟睏了起來。
趙雲連躲韓瓊三箭,又反身一箭,「射中韓瓊面門,落馬而死」。
趙雲的動作完全就是碾壓,如果把趙雲的處境換成關羽,關羽估計要中好幾箭。
趙雲的射斷繩索,實在驚艷,嚇得東吳諸將膽戰心驚,魂不附體。
船帆上的繩索,本來就沒有多寬。
此外,河流上一直有大風,還有波浪涌動。
趙雲在不斷搖晃的船上,射斷另一隻船上的繩索!
兩條船都在移動,趙雲一箭,是不是有蒙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