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發掘秦代古墓,出土18本先秦古籍,記載內容替秦始皇正名

2022-07-30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專家發掘秦代古墓,出土18本先秦古籍,記載內容替秦始皇正名

專家發掘一座罕見古墓,墓中埋藏18本秦代奇書,記載內容極為珍貴,直接為秦始皇正名。那麼,這些先秦古籍究竟記錄了什麼內容?

在歷史的長河中,秦朝絕對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在秦朝前後兩百多年的統治時間,曾先後經歷過36代皇帝,其中秦始皇作為統一六國的帝王,對秦朝乃至整個歷史都是功不可沒,還被人們稱為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位期間,曾經做過許多政績,比如大修長城、北擊匈奴、開鑿大運河等。不過,他也曾有過許多過錯,重刑嚴刑非常多,再加上焚書坑儒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以至於人們始終在爭論他的一生究竟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然而,在上世紀70年代出土的一個秦代古墓卻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考據。

在1975年,湖北省雲夢縣公安局接到了這樣一個消息,一個村民聲稱自己在後山發現了一些古代的簡書,上面還刻著許多看不懂的文字,村民懷疑和古墓有關,於是立刻向公安局上報。接到消息後,公安局立刻和文物局以及考古隊取得了聯繫,專家們很快就來到了這個小村子。

考古專家們拿過村民撿到的古簡後,對其進行了初步研究和鑑定,並很快就確定這些物品屬於秦朝時期的文物,這也就代表著附近可能存在秦代古墓。於是專家立刻跟隨村民來到了發現古簡的地方,並對這個地域展開了勘察。一段時間後,專家終於確定了古墓的大體位置,經過上級同意,很快在當地展開了保護性挖掘。

在一個多星期之後,古墓的全貌終於展現在人們面前,專家小心翼翼地進入到墓穴之中,經過一系列的清理和勘察。專家並沒有在古墓中尋找到太多的金銀玉器,但卻發現了許多的竹簡,數量高達1155枚,直接引起考古界的關注。

而通過對竹簡內容的研究,專家確定這個墓主名為「喜」。秦昭王在四十五年時出生,在秦王政元年間,17歲的「喜」登記姓名和籍貫,並開始在秦國服役,之後還曾經做過安陸鄉史、安陸令史等多個和刑法有關的官吏。後來還三次從軍,有過多次作戰經驗,最後死於任上。可以說「喜」的一生經歷了秦始皇親政到統一六國的所有時間,也常常和法律打交道,管理過法律條文。而這些被發現的竹簡就是記錄著大量當時的政治和律法,考古學家們對其進行了整理和分類,形成18部秦代古籍,這就是「睡虎地秦墓竹簡」。

考古專家通過對這些竹簡的研究,可以對秦朝最真實的情況有更清晰的了解,在許多後人心中,秦始皇就是一個殘暴的無情君王,他所設立的法律十分嚴苛,刑罰非常嚴重,可是這些竹簡中所記錄的情況卻並不是這樣。從中可以看出,秦朝的法律似乎並不是很嚴苛,也沒有傳說中的可怕,比如記錄中很少會提到死刑。

儘管《史記》總曾記載過「失期,當斬之」這樣的刑法,意思是如果在徵調徭役的過程中,因為某些原因沒能按時到達目的地,就立刻將服役之人斬首。實際上,這和竹簡中記錄的律法是完全相反的,其中明確指出,如果服役之人是由於某些不可抗力的原因沒能按時到達目的地,最多會罰一部分金錢,如果情況特殊,還有可能直接取消徵調任務。而且秦始皇雖然徵調了數十萬軍民,但這些人也並不是無時無刻都在幹活,平時農忙時,他們也會回家務農,只有農閒時才需要服役。

另外,竹簡中還記載秦朝法律中明確規定,只有亂倫、造反等嚴重惡劣的行為才會被處以死刑。雖然部分竹簡中還提到了一些比較嚴苛殘酷的刑法,比如說剕刑、劓刑等,但很少會真的施行,大多數的懲罰都只是沒收財務、強制勞動等。

在專家們對這些竹簡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之後,覺得上面所記載的內容,和之前人們所認為的秦朝法律完全不同,那麼是不是也可以說,真實的秦始皇根本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狂虐暴躁,一個暴君應該沒辦法設立出這樣溫和的法律才對,那麼這是否代表著人們對秦始皇存在很大的誤解呢?也有許多專家因此想要給秦始皇正名,讓人們知道真實的秦始皇並不是一位暴君。

當然,關於這個問題,可能史學界還存在一定的爭論,畢竟秦始皇距離現在已經太過遙遠,人們只能通過出土文物或歷史書籍等內容對秦始皇進行解讀,或許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真正關於秦始皇的古籍還沒有被挖掘出來。不過,隨著被發現的文物越來越多,人們對秦始皇的了解也將會越來越全面,這樣一來,終有一日人們會了解一個真實的秦始皇到底是什麼模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90ec2c75af47195fe1e27c0098a9f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