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荷爾蒙爆棚的《似火流年》背後,是優酷男性賽道的長期主義

2023-11-22     影視觀察家

原標題:行業|荷爾蒙爆棚的《似火流年》背後,是優酷男性賽道的長期主義

「好久沒看過這麼過癮的男性群像戲了」「滿屏荷爾蒙,根本停不下來」。

11月又是一波好劇襲來,其中一部被稱為「2023年第一猛劇」的年代劇引起了影視觀察家的關注。11月17日,這部劇在優酷播出,彈幕和評論區,催更與好評齊飛,不少觀眾表示看劇看到上頭根本停不下來。

這是一部年代青春劇,也是一部夠猛夠硬的男性群像劇,它以上世紀八十年代為背景,講述性格迥異的五位發小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故事,而從他們個人成長的悲歡喜樂背後,又隱隱折射出大時代對每個個體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它不止是一部年代青春劇,也是一部普法教育劇。題材猛、故事猛、人物也猛,就讓我們從這個「猛」字作為切入點,一窺《似火流年》火爆的背後。

好「猛」的一部劇

說實話,第一次看到《似火流年》這個片名及劇情簡介的時候,影視觀察家以為這會是一部以友情、親情和愛情為主體刻畫對象的年代劇,但沒想到第一集就把人震撼住了。

80年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改革開放為神州大地帶來諸多機遇與新事物,這些事物有好有壞,而80年代的年輕人就是在那樣一個機會與危機並存的時代成長起來。

帶我們進入故事的講述者林志華,被同伴們戲稱「書呆子」,學習好、腦子活,偏偏從小就愛和吊兒郎當的髮小——徐衛彪、張鵬,混在一起;

徐衛彪,單親家庭長大,有個做治安員的哥哥,崇拜大英雄的他,講義氣、衝動、腦子也活泛,只是不愛讀書,留了好幾年級,永遠在讀高三;張鵬,膽小愛財,偶爾小偷小摸,可以為兄弟兩肋插刀,雖然學習不好卻頗有做生意的頭腦。

這樣的三個人,在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沒有痛感的單親少年汪磊,和怕疼、單純又有點二的富二代忠余楠,五個人就這樣開啟了他們那好勇鬥狠的殘酷青春。

誠如前文所說,80年代那樣一個特殊的時代,正值青春的少年們怎麼耐得住性子坐在教室里,他們因為義氣被裹挾到一個又一個殘酷的事件中,見證並親身經歷著大時代的變化,以及它加諸在每個人身上的影響。

《似火流年》沒有採用柔光濾鏡,去淡化甚至故意略過80年代年輕人特有的、野生野長的生活環境,而是用一種直接的方式,將它呈現到觀眾面前。

比如硬核場面:賀爾清又拽又凶收拾小弟回收地盤。演員演得夠狠夠到位,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能感到那股寒意,對真實的80年代也有了更豐富的認知的同時,更不由得為「似火五虎」的命運揪心。

在友情線的刻畫方面,《似火流年》的處理方式也很「猛」。他們沒有刻意「漂白」主角團的行為,錯了就是錯了。

劇中前期讓人印象最深的一段群像戲,莫過於忠余楠在父親和姐姐去世後,帶著四個好兄弟逛商店、買東西、下館子、唱卡拉OK。這幾張年輕的笑臉洋溢著快樂的笑容,但作為觀眾的我們知道這份快樂只是暫時的,人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似火五虎」的家庭背景、生長環境和個人性格都不相同,五人五色導致他們在人生岔路口做出不同的抉擇。比如徐衛彪崇拜大英雄,永遠把「義氣」擺在第一位,而忽略了黑與白、法理與人情;又比如林志華,他真心地喜歡著他這四個朋友,同時他心底也並不認同這樣的生活。友情與衝突讓觀眾有代入感,同時觀眾更能也感受到大時代之下個體的身不由己與命運弄人

說到底,《似火流年》的底色是悲涼的,這五個少年終將走散,而時代背景也註定他們的青春是殘酷與動盪的。但《似火》沒有過分強調「悲」,而是突出劇情中的「喜」。

「徐衛彪拉著汪磊跳糞坑」「徐衛彪哭喪式配合兄弟送忠余楠回家」等插科打諢名場面,讓觀眾念念不忘,而在笑過之後,再看他們漸漸走散的過程,那種後勁會更足,也更讓觀眾欲罷不能。

「猛」人造「猛」劇

這麼「猛」的題材和內容,對主創團隊其實是更艱難的考驗,青春與殘酷的尺度如何把握,是交給包括演員及製作團隊的一份考卷。好在《似火流年》在這方面的完成度很高,也因此獲得觀眾的肯定。

先說演員。

「似火五虎真讓他們演活了」,觀眾的評價就是最好的肯定。韓東君、賈弘逍、張宥浩、甘昀宸、張耀宇五位演員,讓五個80年代的年輕人「活」了起來:

徐衛彪的英雄情結、汪磊的外冷內熱、忠余楠從前期的沒心沒肺到後期的性格轉變、張鵬膽小又義氣、林志華的迷茫和糾結,每一個人物都能夠立起來,這與年輕演員肯下功夫鑽研角色,對角色演繹到位是分不開的。

老戲骨的保駕護航,更是讓這部戲的群像變得更為精彩。我們發現,劉佩琦、杜志國、梁天、王姬等老演員在這部劇中甘當綠葉,他們出場的次數雖然不多,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讓角色生動起來。可以說,是他們構成了「青春殘酷物語」最厚重的底色。

再說製作團隊。

總監製兼藝術總監文牧野是第七代導演中的佼佼者,他那部《我不是藥神》,影響的不止是行業,還有這個時代;導演韓曉邯,金鹿獎最佳編劇,同時也在這部劇擔任編劇;另一位編劇修夢迪,曾執筆《我和我的祖國》《護航》篇;還有創作了《我不是藥神》主題曲,《流浪地球》推廣曲《去流浪》等眾多影視金曲的黃超,擔任這部劇的音樂創作人。

不誇張地說,《似火流年》的製作班底絕對是電影級水準。有了這樣的「夢之隊」護航,這部劇不僅內容過硬,細節方面也很考究,經得起觀眾的審視。

80年代年輕人最流行的蛤蟆鏡、喇叭褲被還原,黑白電視機、二八大槓,喚起了觀眾舊日的回憶;還有廁所牆壁上刷的口號,廁所牆垛的鏤空磚塊,這些小細節的打磨,無一不讓觀眾感覺到片方的誠意。

而且影視觀察家發現,不止一個觀眾在彈幕中提到「電影質感」這幾個字,微微有點泛黃的濾鏡,不僅是我們記憶中80年代的模樣,與片子要傳遞的,關於時代與個人選擇的大主題,也很契合,讓人在看劇的時候代入感更強。

生動的劇情,再配上考究的時代背景還原,也難怪《似火流年》能夠「燒」進觀眾的心裡。

除此以外,《似火流年》在每集的片頭及片尾,或有以前混江湖的各種流氓混混以及服刑人員現身說法,或有老警察來講真實犯罪故事。這就讓它在年代青春劇之外,多了一層紀實感與現實意義。

優酷的長期主義

作為「2023年第一猛劇」,《似火流年》除了「猛」,還有更值得探討與關注的深層價值。

過去的電視平台也好,現在的長視頻平台也罷,除了為觀眾提供休閒娛樂的文娛產品之外,或許還應該肩負起一些社會意義。

曾經,我們的劇集市場有大量的普法劇,這些劇集成為觀眾特別是青少年們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活教材與警示錄。時隔多年,《似火流年》的出現又讓我們看到了文娛產品及平台的擔當。

《人民網》《光明日報》《新華網》等上宣背書,指出《似火流年》「有著深刻的警示教育意義,五個人從相識到離散,從青春笑語到悽慘收場,都是一次次人生抉擇的結果」。

同時,優酷通過「道歉式開播」的營銷方式始終向用戶傳遞「年輕人謹慎選擇,義氣背後是天堂還是地獄誰都不可知」等正向價值觀;內容上以案例式、紀實式的手法,呈現「江湖義氣」的危害,通過平台的影響力去解決消弭一些實際中可能會存在發生的問題。

像《似火流年》在片頭就以畫外音的方式告訴觀眾,機會與危機並舉的80年代,不止有造富神話,也有誤入歧途。那些走向錯誤方向的人,他們的人生是場悲劇,也為我們後來人敲響警鐘。

它是劇集,也具備實際意義,更是優酷長期主義的具象體現:內容平台不止要提供休閒娛樂的需求,也要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此外,我們發現優酷不僅是引領仙俠賽道的第一廠牌,在男性劇賽道的表現也很不容小覷,特別是這種硬核且真實的「猛劇」。

據《2023IP風向標》報告,男頻IP正成為視頻平台在空間拓展上的新力量。而優酷的《男性觀眾觀劇需求洞察報告》則指出,男頻劇正走向多元細分,如冒險、硬核推理的大懸疑、寫實的刑偵懸疑以及軟科技、科幻等賽道。

基於行業洞察再看優酷的男頻劇,不難發現其實優酷早就在布局深耕男頻劇大賽道:

《白夜追兇》再度激活國產刑偵劇、《長安十二時辰》一改觀眾對網劇的刻板印象、《他是誰》讓硬核刑偵懸疑劇完成進一步破圈,還有土嗨爽劇《我叫趙甲第》——小成本也能跑出大黑馬。

可以說,早在幾年前優酷就已經看到了男頻劇的潛在需求,並積極深挖各類題材。在保證劇集品質的基礎上,提供百花齊放的內容。

而今年我們看到優酷在男頻劇方面更進一步,跨年代、跨題材、跨次元,觸及多個領域。比如《似火流年》主打年代青春群像,《斗破蒼穹》則是更正統的熱血男頻IP,都市奇幻劇《異人之下》引爆漫改劇口碑,《滄元圖》讓大眾看到國風新動漫的魅力與潛力。

在優酷公布的2024片單中,磅礴力量、東方英雄、東方傳奇、懸疑罪案、星辰大海、大好時光、合家歡、港劇等8大賽道蓄勢待發,其中改編自男頻IP的作品一共有17個。

這其中既包括「少年歌行宇宙」系列,也有懸疑現實大作《曠野之境》、更有東方特色濃郁的《大唐狄公案》《清明上河圖密碼》等優質劇集。

就像《似火流年》的「夢幻陣容」一樣,這些待播劇中,有羅晉、肖央、郭麒麟、吳鎮宇這樣的青中老實力派演員加盟,也有張藝謀、劉慈欣、鄭曉龍、丁黑、許宏宇等王牌導演坐鎮。

從這些劇集中,我們也能發現前文提到的「長期主義」的體現——題材夠硬、內容夠猛,觀眾收穫的不止是幾十分鐘的放鬆時光,更是一次具有現實意義的正向價值觀洗禮。

如今《似火流年》的故事已經過半,昔日好友逐漸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這部「猛劇」是怎麼將「猛」進行到底的,讓人分外期待。「時代猛劇看優酷」,未來優酷在「時代猛劇」方面的新動作,更值得我們的長期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5d34bde5c2d6616008c8e945b0b2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