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屆白玉蘭揭曉:范偉可惜,唐嫣飛升失敗,最大的贏家是「它」

2024-06-29     電影聚焦

29屆白玉蘭落下帷幕,有人歡喜有人愁。

各個劇組的台前幕後只用專注於作品,作為頒獎的評委們需要考慮的就比較多了。

結果註定不能讓所有人滿意,其中哪個獎項的歸屬最令人意難平?

《繁花》獨攬5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其中最有分量的的獎項莫過於最佳電視劇和最佳男主角。

最佳美術和最佳攝影的獲獎屬於意料之中,畢竟王家衛用拍電影的幕後團隊製作電視劇算是降維打擊,最佳編劇(改編)算是錦上添花。

跟提名時觀眾期待的有所不同,原以為能跟《繁花》一較高低的《漫長的季節》,在獲得5項提名的同時只收穫一個獎項。

不過此獎的分量不容小覷,特別是辛爽能在力壓王家衛的情況下獲得最佳導演獎。

縱觀整晚頒獎,最失望的劇組想必是《追風者》,同樣獲得5項提名卻顆粒無收。

復盤本屆白玉蘭,我驚奇地發現最大贏家居然不是《繁花》,且看一一分析。

01、最佳女配角,或許最該獲獎的人根本不在提名名單中

首先,恭喜姜妍憑藉《南來北往》中姚玉玲這個角色獲得最佳女配角。

她將一個在夢碎後落魄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女性演繹得令人動容。

不過,這個角色並沒有逃離電視劇的常用套路,女二姚玉玲是典型的為了襯托女主而存在的工具人。

她的原罪或許只是比起戀愛腦的女主更愛自己,於是便不配得到更好的結局。

好在姜妍有了完美結局,她表示:遇到姚玉玲,對我最大的改變是敢!她很會表達,積極主動。

反觀《繁花》中馬伊琍飾演的玲子,那個看似貪財實則能幫寶總托底的女人,她的夜東京不靠男人一樣能屹立不倒和重建。

沒了寶總的愛並不妨礙她獲得更好的人生,這樣的女性角色在劇作層面不比工具人女配強太多?

更不要說本屆白玉蘭的遺珠劉琳,她在《父輩的榮耀》中飾演存花,在《漫長的季節》飾演李巧雲,私以為這兩個角色的演繹都足夠精彩。

無論是存花身上自然的生活氣息,還是李巧雲雖被命運多次捉弄卻不服輸的樂觀,可她偏偏就連個提名都沒有!

所以,當白玉蘭公布提名者的名單時,遺憾便已經註定。

02、最佳男配角,寧理用30年走了6級台階

當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公布時,《漫長的季節》的陳明昊和《繁花》的董勇,他們得獎的呼聲較高。

《繁城之下》的寧理則顯得低調不少,而作為60後的他等這一天整整等了30年,終於他有資格走上白玉蘭的6級台階。

在《漫長的季節》里,陳明昊的演技在范偉和秦昊面前不遑多讓,不少觀眾把他們仨都視為主角。

雖失去獎項加持,不過「樺林舞王」憑藉出色的演技終於出圈,他也算得上大器晚成的典型,他的未來不可限量。

董勇憑《繁花》里唱《安妮》大火了一把,他演了半生正劇,沒想到憑藉這個略帶喜感的浙商為大家所熟知,作為有實力的老戲骨,拿獎不過是遲早的事。

《繁城之下》中寧理飾演的宋辰,年少得志的江南才子無端捲入冤案毀了一生,人到中年時為了幫魏知縣翻案不惜豁出性命。

他的那句「遲到的公道,可不是公道啊」令人振聾發饋。

其實,三位實力演員誰獲獎都不意外,獎項雖只有一個,不過在觀眾心裡各有各的最佳。

03、最佳男主角,范偉落選究竟是誰的損失?

4月時,當梁朝偉獲得第4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時。

有人認為他作為坎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應該給年輕人騰出空間,認為他不該領獎,事實呢?

金像獎近些年逐漸式微,早已不復當年之權威,而梁朝偉得獎是在用他過往的榮譽反哺金像獎。

如果非要說金像獎和梁朝偉之間究竟誰更需要誰?偉仔早已無欲無求,結果不言而喻。

說回白玉蘭,胡歌在《繁花》中的表演很好,延續了他近些年在影視作品中的穩定發揮。

阿寶這個角色一度讓他自己和很多劇迷夢回李逍遙的美好時光。

不過他遇到了范偉,阿寶遇到了王響。

范偉的演技早已通過電影節有分量的獎項認可,他憑《不成問題的問題》和《朝雲暮雨》兩次獲得天壇獎的最佳男主角,憑《一秒鐘》獲得金雞獎的最佳男配角。

他如果能首次拿到白玉蘭獎,想必是白玉蘭和他共同的榮譽。

王響歷經人世間的滄桑,當有機會跟年輕的自己對話時,他用盡力氣喊道:「往前走,別回頭。」

范偉老師向前走,他的演技值得更好的獎項,落選是白玉蘭的損失。

04、最佳女主角,「85後四小花旦」依然無人獲獎

儘管唐嫣是83年的,不過還是經常有人將她放在「85後四小花旦」里。

不同於劉詩詩、楊冪和趙麗穎三位的常駐,這個四人組合里的第四位經常在唐嫣、楊穎、倪妮、劉亦菲等人中變化。

唐嫣跟獎項失之交臂,則代表了以上這批女演員的拿獎之路依然遙遠。

萬一她要是得獎了,想必別的姐姐的粉絲一定會鬧翻天。

俗話說得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姐姐們一起沒獎則天下太平,第一個得獎的必然是眾矢之的。

唐嫣在《繁花》中飾演的汪小姐頗為驚艷,堪稱她演繹生涯最棒的角色。

她用3年時間塑造的角色率真、有韌性和衝勁,讓劇迷感受到了人物的成長,對這位獨立女性欣賞有加。

雖然未獲獎,但唐嫣有格局,表示提名即肯定,未來的路還很長,可以繼續江湖再見。

周迅憑《不完美受害人》中飾演律師林闞,摘得最佳女主,題材直擊社會熱點中的家暴。

她的演技自是遊刃有餘,把一個不卑不亢追求真相的律師演繹得可信且真實。

她作為獲得過金雞獎、百花獎、金像獎認可的影后,對於她第二次獲得白玉蘭獎的視後,只能說選擇她對於評委們而言非常穩妥。

05、最佳電視劇和最佳導演,端水大師的藝術

作為觀眾是幸運和幸福的,能在一年的時間裡同時看到《漫長的季節》和《繁花》兩部現象級的劇集。

然而作為評委們想必是苦不堪言,無論把獎項頒給誰都必將引起爭議。

收穫9項提名,最終獨攬5項大獎的《繁花》在結果上自是碾壓級別的。

可論起劇作的整體質量和口碑,《漫長的季節》在豆瓣高達9.4的評分則顯得頗為諷刺,如此神劇為何只獲得一個獎項?

不過,讓辛爽拿下最佳導演獎,或許最能體現評委們身為端水大師的藝術,要是讓某劇「一家獨大」想必會被落人口實。

頒獎是評委們的事,每個觀眾心裡都有一個屬於他們的最佳,對於白玉蘭如此頒獎,你是否覺得合理呢?

總結

又一年白玉蘭獎結束,實至名歸的得獎者獲得祝福,遺珠自然令人意難平。

不過復盤完整個白玉蘭的重要獎項,我驚奇地發現最大的贏家並不是《繁花》,而是...「鵝廠」。

《繁花》《漫長的季節》《繁城之下》三部劇拿了白玉蘭不少重要的獎項,而這三部劇全部是鵝廠的獨播劇,可以說鵝廠這次簡直贏麻了。

最後也引用胡歌的一句話:春風不負趕路人,相信中國電視劇的未來一定會處處繁花。(撰文:木未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3d497f5b1f42ff5478f95f3745d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