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需要更多的《三大隊》

2023-12-22   Mtime時光網

原標題:中國電影需要更多的《三大隊》

中國電影需要更多的《三大隊》

時光撰稿人 | bmo

和近兩年上映的《消失的她》《誤殺2》一樣,《三大隊》也是陳思誠廠牌模式下的作品。

壹同製作,陣容是青年導演+陳思誠監製+實力演員。但《三大隊》跟以往的陳思誠式電影又有很大不同。

它基本摒棄了曾經電影里那些奇觀的、娛樂化的素展示,而是以近乎白描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數年橫跨萬里追凶的故事

以下內容有部分劇透,請謹慎閱讀。

三大隊的故事

《三大隊》改編自網易人間作者深藍的一篇非虛構小說,原名叫《報告局長,三大隊的任務完成了》。

講述一個叫程兵的警察所在的三大隊接到一起入室搶劫強姦殺人案,因為在審訊其中一名嫌疑人王大勇時導致其意外死亡。

程兵及其所在的三大隊基本都被判刑入獄。

但程兵出獄後卻萬里追兇長達4年,在案件發生的12年後終於幫助警方將另一個兇手王二勇緝拿歸案。

《三大隊》原著系列,點擊即可購買

2018年這篇文章發布的時候反響熱烈,我對開頭印象非常深刻,「王二勇被抓時,根本不敢相信把自己按倒在地的,是那位送水工「老程」。

他更沒想到,「老程」竟然就是11年前主辦自己與哥哥王大勇案件而入獄的「程警官」。

當時這篇文章底下很多評論都覺得很適合拍成電影。

經過5年的開發、拍攝,如今終於上映,再對比當初那篇文章,客觀來說陳思誠團隊交了一份很合格的答卷。

電影在幾處關鍵劇情上做了相當大程度的改編,本片導演是之前指導過《誤殺2》的戴墨,嚴格來說算是新人了,編劇則是張冀,功底很有保障。

電影主要有四處改動。

第一點是受害者的改動,原型里的受害者17歲,因頭部受重創成了植物人,電影受害者改成了14歲,且當場死亡,顯然更具衝擊力。

另外還增加了對女孩父母的刻畫,女孩死後母親精神失常,不久後也去世了。女孩父親多年來一直等著王二勇歸案,被生活磋磨得不成樣子。

第二點是王大勇之死,原型是第二名受害人家屬毆打王大勇,基本將他打到面目全非,電影則改成了他被憤怒的群眾發現繼而圍毆。

再者小說里程隊一抓到人就給了王大勇一拳,電影里他並沒有動手。

第三點則是最重要的。

小說里從2009至2013年的4年間,程兵為了尋找王二勇,在湖南、四川、重慶和貴州一帶打工,擺過夜市,做過搬運工、夜班出租司機、快遞員,甚至還干過網吧保安、小區門衛等等。

而電影增加了三大隊其他人的戲份,改成了群像,把上述戲份均攤給每一個人,這是一個很巧妙的改編,後面我會說到。

最後原型是有後續的,王二勇落網後,程兵的生活回歸了正常,妻子和他復婚,帶著女兒重新回到了他的身邊,夫妻二人後來在北京開了一家青少年興趣班。

但電影結局戛然而止,只停留在程兵報告完畢「任務完成」,鏡頭不斷拉遠,他的身影逐漸變小模糊,最終隱匿在人群中。

捋清楚這幾點改編,我們再來聊電影,就會更直觀理解為什麼說《三大隊》是一次「返璞歸真」的合格答卷。

12年追兇路漫漫

《三大隊》的開場由幾乎沒什麼台詞的跟蹤鏡頭組成。

2002年的廣州台平,雨夜,一戶人家年僅14歲的女兒被從空調爬進來的兩個嫌疑人強姦毆打致死。

負責此案的是程兵帶領的三大隊,三大隊成員共6名。

隊長程兵(張譯飾)、新來的高材生小徐(魏晨飾)、憨厚老實的老馬(王驍飾)、隊內氣氛擔當老蔡(曹炳琨飾)、負責開車干雜活的廖健(張子賢飾),以及楊新鳴飾演的師傅老張。

三大隊這些年來立功無數,是局裡的佼佼者。

尤其是程兵,前途大好,家庭幸福,有個被他寵上天的女兒,因此在看到受害者遺體的一瞬間,程兵臉色變得鐵青,混亂的現場裡,他幫受害者整理好了裙子,並向局裡保證「5天破案」。

這是第一層背景,交代案情,此後劇情急轉直下,三大隊在發現王大勇王二勇的行蹤後前去緝拿,卻與負責排查的二大隊正面撞上,因此驚擾了嫌疑人,人去樓空。

另一邊師傅卻與王二勇撞上,誰也不知道當時具體發生了什麼,是師父被王二勇撞到還是他自己追不動了。

在這之後,師父腦溢血發作,卻因為是在休假期間發生的,並沒有相應補償,不久後,他便去世了。

更糟糕的是,雖然三大隊抓到了王大勇,但他被憤怒的群眾毆打重傷,再加上眾人收到師傅去世的消息,成員們失去理智對王大勇施加拳腳,王大勇直接命喪在了警局。

這是第二層背景,再之後,就是三大隊成員們被收押、判刑、入獄。

電影在很短的時間裡迅速簡練交代了這三層背景,並且直接在程兵心裡埋下了三道過不去的坎。

一道是女孩的死,二道是師傅的去世,三道就是三大隊的「覆滅」,此後12年,他就在這三道坎上不停掙扎。

只有找到王二勇,坎也就沒了,因此就有了12年的漫漫追兇路。

對普遍觀眾而言,《三大隊》首先吸引人的是「12年萬里追兇」這個噱頭。

事實上,這也是撐起整部電影的一個核心線索。

那麼,該如何呈現這條路呢?

如果看過《三大隊》主創的採訪,不難看出他們都統一強調「現實感」。

雖然市面上以現實主義標榜的電影不在少數,但現實感其實是一個非常難把握的尺度,並不是說一句取材於真實案例,精心還原時代場景和就能呈現的。

《三大隊》的現實感塑造重點體現在了程兵出獄後的4年追兇路上。

主創並沒有對其施加多少藝術性加工,而是以一種紀實般的手法,呈現了一群中年男人的沒落。

程兵自己,經過8年牢獄,昔日在他下面的二大隊隊長晉升成了局長,給他介紹保安隊長的工作,他婉拒。

前妻給他安排了一個小房間,曾經那麼愛他的女兒跟他形如陌路,甚至連一聲「爸」都很難說出口。他什麼也沒了,只帶走了當年的調查筆記。

三大隊其他人更不用提,開佛珠店、賣保險、做大排檔、訓狗…幹什麼的都有。

就像身邊大多數普通中年人那樣,他們都困在生活的漩渦里,幹著普通的生計,只為了混口飯吃。

再往後,電影也是紀實般呈現三大隊橫跨數個省市,還是幹什麼的都有。

很讓人意外的是,電影這次居然沒有任何化名,基本上把原型去過的地方真實呈現出來了。

湖南長沙,四川德陽,遼寧瀋陽,廣東茂名,雲南西雙版納,廣西梧州,貴州銅仁,能去的都去了,但怎麼找,都找不到王二勇。

於是電影再一次如柳葉刀般殘酷而冷厲地剖開現實,三大隊成員們其實早已回歸生活本身,他們都是普通人,都珍惜如今的日子。

因此電影到最後,程兵又變回了一個人,帶著三大隊未盡的遺憾,繼續追尋。

電影華彩的部分就是程兵出獄後追兇的這段主線劇情,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波瀾,但足夠讓人震撼。

還是那句話,真實根本不需要去設計,只要原樣呈現,已經夠了。

質感做到如此真實可信,再去討論這段漫漫追兇路背後的含義,就更感觸深刻。

需要更多《三大隊》

電影表面上是12年追兇,但實際上是借「三大隊」探討「人到底該不該放下過去,重新開始」這個命題。

好的電影至少能讓觀眾感知到至少三個層面的東西。

《三大隊》有著很豐富的討論空間,第一層是作為匡扶正義的警察遭遇巨大變故後是否還能堅守正義,這是警察榮譽的存在意義。

第二層是從高處跌落谷底,是否還有重來的勇氣,這是處世之道。

第三層則更為宏觀,時代洪流下,人活著這輩子,究竟是為了什麼?這是哲學探討。

在這些層面上,因此編劇把原來的孤單英雄改成群像其實是很好的改動。

如果只是程兵個人獨角戲,顯然很難去呈現如此複雜的維度。而借著三大隊每個人不同的選擇,則可以呈現人生百態。

第一個響應程兵的老馬卻是第一個離開的,因為他是裡面所有人中最有機會獲得圓滿的。

其他人,有孩子有愛人有牽掛,即便孑然一生吊兒郎當的老蔡陪程兵走到最後,但面臨病痛時,也無力再走下去了。

三大隊合而分又合再分的起伏,才能讓觀眾領略到世事的無常和殘酷。

電影對《少年壯志不言愁》這首歌的安排也很巧妙。

電影放了四次《少年壯志不言愁》,第一次是三大隊去抓捕王大勇王二勇,那時他們意氣風發,信心滿滿,要破大案,維護正義。

第二次是程兵出獄後和三大隊相聚在大排檔,曾經的意氣風發俱被現實打磨得七零八落。

第三次則是三大隊在師傅墓前集合,歷盡風霜的中年男人們躊躇滿志,重拾對人生的勇氣,決定一起跨越萬里追兇。

最後一次是程兵獨自站在街頭,一切塵埃落定了,在歌聲中如走馬燈般閃回他的過去,那麼悲涼,如此唏噓。

張冀曾說過劇本的最後一句話是,程兵覺得今天的陽光很好,想在街上多走一會兒。

再結合電影結局的畫面,竟然有一種史詩氣質。

所以《三大隊》對比之前的陳思誠式電影有一種超常規的成熟,就像他在首映現場千帆過盡後的自嘲。

很多人覺得這個片子平淡,但這種平淡在本來就沉重的文本上卻力道千鈞。

就像電影對高潮—幕的拍攝,程兵終於找到王二勇,他什麼也聽不到了,眼裡只有那個人的背影。

當確認過後,他什麼話也不說,終於揮出了當年在審訊室沒有揮出的拳頭。

此刻程兵憋了十二年的氣終於呼出,觀眾全片憋著的一口氣也終於宣洩,更顯一種無言的震撼。

那麼再回到開頭所言,確信這是一部誠意之作,也是陳思成的「返璞歸真」。

在很多人心中,他精心地打造各種IP,以此構建他的商業帝國。

從結果導論,陳思誠對目前電影市場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正向作用。

《唐探》系列帶動春節檔內卷。

《誤殺》系列讓懸疑電影擁有固定受眾。

《消失的她》讓社會議題和情緒成為電影宣發乃至票房的最大推手,再者如果沒有這部電影帶動大盤,後面的很多片子也很難造出聲勢。

從質疑到理解,再到致敬思誠。

而當人們以為他會繼續拓展商業版圖時,《三大隊》又出現了。

在首映現場,他說:

「我永遠會把自己放在一個最普通的觀眾的位置,我從來不會把自己跟觀眾隔離開。我看所有的劇本、小說、創作初始的一些東西,(會看)它有沒有打動我?

「不管它是極強的懸疑性或者社會話題,或者在類型上有探索,或者像《三大隊》這樣有特別紮實的情感…個體命運在意外或大時代下的無力感。

「我相信打動我的東西也會打動一部分觀眾。我永遠秉承著這樣的創作初衷。」

電影市場需要更多的陳思誠,也需要更多的《三大隊》這樣質樸的誠意之作。

除此之外,好集了平台還為大家準備了《三大隊》官方聯名的掛耳咖啡,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圖片,可以直接下單。

15個細節深入《三大隊》,值得高分

超英大片疲軟一整年,《海王2》夠驚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