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追隨劉備多年,真的沒被重用嗎?事實並非如此,別再被誤導了

2023-06-13     胡月芳

原標題:趙雲追隨劉備多年,真的沒被重用嗎?事實並非如此,別再被誤導了

隨著網絡的興起,以及人們學識的不斷提升,當人們在談論三國的時候,很少有人再單純地以《三國演義》來作為依據。因為現在《三國志》以及《三國志·裴松之注》等具有極大參考價值的書籍已經普及,這些書籍可以更好地幫助人們了解三國真實的人和事。

趙雲劇照

於是,一種論調出現了,那就是劉備並沒像演義中那麼信任趙雲,也沒有像演義中那麼重用趙雲。因為這些人從《三國志》記載趙雲生平的隻言片語中發現,記載的趙雲事跡極少,同時他在蜀漢的官職不僅沒達到和關羽、張飛齊平,甚至連後來的黃忠、馬超都比他高。但是,僅憑這些就可以說劉備不重用趙雲了嗎?按理說,不重用手下虎將又不符劉備這種梟雄的風格。

那麼,劉備對於趙雲這樣一員虎將真的沒有重用嗎?我們不妨從趙雲的真實功勞、在蜀漢的真實官職以及與劉備的真實關係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這個事情,看看趙雲到底有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特別說明,本文主要從趙雲正式跟隨劉備(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到劉備去世(蜀章建興元年,公元223年)期間進行分析。】

劉備劇照

真實功勞

1、博望坡戰夏侯惇,生擒夏侯蘭

劉備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投靠荊州牧劉表,劉表讓其駐軍新野,並讓其出兵擾襲曹操。曹操派遣心腹大將夏侯惇與于禁帶兵前去迎戰,趙雲帶兵與夏侯惇在博望坡展開了大戰。最後,劉備在殺傷一定曹軍後退軍,趙雲在此戰中貢獻極大,還生擒了曹軍將領夏侯蘭。夏侯蘭與趙雲是老鄉,同時又深明律法,於是趙雲向劉備求情免其一死。劉備不僅免了夏侯蘭一死,還任命他為軍中執法官。

2、長坂坡救主母,扶幼主

這一點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就是演義中描寫的血戰長坂坡,七進七出,演義在這一段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述趙雲的忠勇。《三國志》只用了很短的幾句話來描寫:「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結合《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和當時實際的情況來看,趙雲救出甘夫人和阿斗有沒有七進七出,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一番血戰是在所難免的。

劉備、趙雲劇照

3、攻取桂陽郡

曹操在赤壁之戰戰敗後,暫時無力再度南下,劉備趁勢攻打荊州各個郡縣以為根基。在收取南部四郡的過程中,趙雲獨自領兵攻打了其中的桂陽郡,並識破了桂陽郡太守趙范的陰謀詭計,幫助劉備順利攻取了桂陽郡。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深知趙雲能力,所以才委以重任,讓其單獨攻打桂陽,給其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

4、管理軍事,掌管內事,截江奪阿斗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應劉璋之邀請,率軍進入西川與其共同防禦張魯、曹操等北方勢力。此時,劉備將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留在了荊州,並首創了一個官職,叫做留營司馬,用來管理自己的大後方荊州的軍事事務以及城市治安,而這個第一任留營司馬就是趙雲。隨後劉備又擔心自己走後孫夫人和她的手下人驕橫跋扈無人能管,於是他又特別任命趙云為內務總管,讓其負責內務事宜的管理。

趙雲劇照

趙雲沒有辜負劉備的囑託,他在擔任留營司馬和內務總管職務期間,將荊州軍事事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同時還破壞了孫權的陰謀。因為那時孫權在知道劉備率軍入川後,就陰謀想要接回孫夫人順便帶走阿斗作為人質。但是此事被趙雲及時發現,他便與張飛一起在長江邊將孫夫人截下,並將阿斗順利帶回。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讓趙雲主管自己的大本營的軍政以及後宮,可謂是對趙雲極其信任和重用的表現,並非是一般的敷衍。因為通過長坂坡一戰,劉備深知趙雲文武兼備,忠勇俱佳,同時遇事冷靜異常,心思也極其縝密,能夠應付各種變局。於是,劉備做出了這樣一種安排,這是劉備對於趙雲委以重任的一種體現,並不是外界所傳的讓他專干保鏢一職。

5、兵進西川,攻克平陽、犍為二郡

劉備與劉璋二人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式決裂,並詔令諸葛亮從荊州出兵沿江而上攻打西川。諸葛亮率領張飛、趙雲等人一路勢如破竹,連續平定各個州縣。在將江州攻下以後,他們開始分路進軍,準備對成都實行合圍。隨後趙雲率軍深入,攻打江陽和犍為等郡,張飛則是率軍攻打巴郡,諸葛亮則是進取德陽。

趙雲劇照

值得一提的是,趙雲攻打的郡縣中的犍為郡,是在當時有著三蜀(犍為、蜀、廣漢)之稱的大郡之一,這三郡是蜀中賦稅的主要來源。對於安排趙雲攻取該郡,若無劉備的授意,諸葛亮肯定是不敢擅自做主的。因為劉備相信趙雲可以以最好的方式,攻下這一個大郡。這樣的安排,既是劉備對於趙雲的一種信任,也是對於趙雲的一種重用,不然肯定會是諸葛亮本人或者張飛去了。

6、反對分田,幫助劉備穩定益州局勢

攻下成都前後,劉備有些飄飄然忘乎所以了。這時,他手下就有人建議將得到的成都這些房產以及土地,按功勞賞賜給那些文臣武將。這時趙雲站了出來,並提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他引用了霍去病的故事對劉備進行勸諫。他覺得益州剛剛平定,正是經濟與農業生產需要復甦的時刻,應該把房產與土地歸還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劉備採納了趙雲的建議,進而保障了農業生產與經濟的復甦,也為他們擴大軍隊的規模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且也穩定住益州的局勢。

7、漢水立威,一身是膽

漢中之戰是曹劉兩家一次至關重要的大戰,這次大戰持續了三年,從建安十八年(公元217年)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9年)。這時的劉備,在益州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後實力大增,他聽從謀臣法正的建議,兵發漢中欲與曹操一決雌雄。漢中之戰一共分為四個部分,其序曲是劉備派張飛出戰的巴西之戰,然後是曹操反擊的下辨之戰,接著是黃忠斬殺夏侯淵的定軍山之戰,終章則是趙雲的立威之戰——漢水之戰。

黃忠劇照

當時,黃忠斬殺夏侯淵後,雙方交戰進入白熱化。雙方都知道獲勝的關鍵就在於堅持,而堅持的根本就是糧食。於是劉備派遣黃忠與趙雲領軍前去劫奪曹操軍糧,但是黃忠在過了與趙雲的約定時間還沒有回來,趙雲覺事不妙便親自出營查看,誰知遇到曹操大軍。趙雲來回沖陣,掩護部下撤退並順利回營。不料此時部將張著受傷被圍,趙雲再度挺槍而出殺退曹軍,救回了張著。

接著,曹操大軍追至趙雲營寨門口,趙雲先是下令偃旗息鼓,讓曹軍以為有伏兵,隨後又下令擊鼓進軍,直接殺得曹操大軍鬼哭狼嚎相互踩踏,死傷慘重。第二天,劉備前來趙雲軍營查看,讚嘆道:「子龍一身是膽也!」漢中之戰,劉備一方參戰將領較多,但核心還是在張飛、馬超、趙雲、黃忠四人身上。由此可以看出,在劉備的心中,是將趙雲與張飛等人放在同一位置的。

趙雲劇照

與劉備的真實關係

1、同床而眠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劉備敗於徐州後,無奈前往河北,依附於袁紹,並在鄴城歇腳。這時趙雲得知劉備在鄴城以後,便前往鄴城與之會面,劉備與趙雲兩個同床而眠,劉備與部下同床而眠的並不多,除了趙雲可能就是諸葛亮了,同時劉備還讓趙雲秘密幫他招募部曲。由此可以看出劉備與趙雲關係極好,甚至可以說是與關張相接近,只是差了結拜這一個環節了。

劉備、趙雲劇照

2、子龍不棄我走也

赤壁之戰前夕(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軍被曹操大軍大敗,劉備帶領殘軍和大量的百姓退走,結果在當陽被曹操精銳騎兵追上。幾番衝殺之後,劉備與趙雲被衝散。隨後,有人回報劉備,說趙雲往北邊去投靠曹操去了。劉備一聽勃然大怒,直接把手裡的小戟扔向了這個人,並說:「子龍不棄我走也。」這一番話表明劉備十分信任趙雲,相信他不會離開自己投靠曹操。

3、留督江州

夷陵之戰爆發前,趙雲曾上表極力勸諫劉備不要東征孫吳。但是此時劉備因為兩個義弟被東吳所害,心裡極度憤怒,根本不停趙雲的勸諫。憤怒的劉備在狂懟趙雲後帶軍東進,並留下趙雲當江州都督作為後應。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和趙雲的關係開始有一些微妙的變化了。這個變化的來源一是因為劉備的因為義弟被害的憤怒,二是因為他的自大,他無法再聽進忠臣的逆耳之言了。

真實官職

1、牙門將軍

長坂坡之後,劉備因為趙雲的功績,封了他一個自創的牙門將軍。這個牙門將軍並不是其他人所說的雜牌無名的官位,雖然是劉備首創,但是後續有魏延因入川有功被封此職,王平投奔劉備後也因有功被封辭職。同時,該職位屬於統領主帥親兵的職位,需要常伴主帥左右,所以擔任此職之人幾乎清一色的都是文武雙全之人。所以,足以看出劉備對趙雲的看重。

趙雲劇照

2、偏將軍

趙雲攻克桂陽後,被封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同時期的關羽為蕩寇將軍、襄陽太守,張飛為征虜將軍、宜都太守,黃忠沒做具體介紹,官職應該不高。這裡的太守就不多解釋,大家都知道。偏將軍、蕩寇將軍和征虜將軍在三國時期都屬於低階武將官職,地位高於裨將軍。所以在這個時期,趙雲與關羽等人的官職幾乎沒有差別。

3、翊軍將軍

有差別的是,在劉備攻取益州,尤其是漢中後。劉備攻克成都後,趙雲因功被升為翊軍將軍,同時期的張飛領了巴西太守,而關羽則是「拜羽董督荊州事」,即讓關羽總領荊州軍政大權,馬超則是被拜為了平西將軍,黃忠此時才得了個低階武將官職討虜將軍。這個時期只有新投效劉備並迫降劉璋的馬超和鎮守荊州的關羽官職較高,趙雲與張飛幾乎相同且略高於黃忠。

蜀漢五虎上將

漢中之戰劉備取得勝利後,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拜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黃忠一躍而上與關張馬齊平,被拜為後將軍,假節。劉備建立蜀漢後,關羽黃忠已逝,張飛被遷為車騎將軍,馬超被遷為驃騎將軍,這兩個都是高級武將官職,堪比三公。但是趙雲在這兩次重大事件中,趙雲官職相比其他四將落後較多,他沒得到晉升,仍然是翊軍將軍。

結語

從上述三個大的方面我們可以看出,趙雲自從正式跟隨劉備以後,幾乎參與了劉備所有的重大軍事行動,並在這些軍事行動中都有獲得了較大的獨立指揮空間,從平定荊州、奪取益州、攻打漢中。只有夷陵之戰例外,因為趙雲的勸諫讓劉備非常不爽,所以劉備沒有讓他參加,不過那已經是劉備暮年乾的事情了。同時,趙雲還幫劉備解決了一些內務上的事務,如制服孫夫人和截江奪阿斗。而且趙雲和劉備兩個人的關係除了在夷陵之戰前夕,其他時候都是極好的。

趙雲劇照

很多人為趙雲鳴不平的主要原因是在劉備攻取漢中以及建立蜀漢後,沒有對趙雲進行官職上的晉升,因而使得很多人認為官職低關羽等人一等的趙雲沒有受到重用。官職這個事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一個劉備也不得不從的現實原因,那就是在人事任命上要講究出身與名望。尤其是劉備的勢力擴大以後,這個問題就更加棘手,並不他想任命誰就是誰。

關羽和張飛成名較早,且是劉備義弟,從攻打黃巾開始,一直到劉備建立蜀漢,他們都一直跟隨劉備,所以他們的官職被晉升,無人敢說閒話。黃忠作為荊州士族集團成員,早在荊州之時就已經成名,而且又有戰功,被升遷同樣正常。馬超作為伏波將軍馬援後裔,出身名門而且又是西涼望族,劉備必須依靠馬超的名望來穩定邊陲,所以馬超的晉升也在情理之中。

劉備、關羽、張飛劇照

趙雲在劉備奪取漢中和建立蜀漢後未能得到晉升,與他名望、出身以及性格有較大關係。趙雲並非出身士族集團或是名門望族,名望也不夠深厚,他雖有戰功,但劉備也無法將其晉升。這一點在劉備升遷黃忠為後將軍的時候表現得尤為明顯,當時諸葛亮勸諫劉備,並表示黃忠的名望無法與關羽、張飛、馬超相比,現在讓他們幾人在軍中地位同等,必然會引人不滿。

張飛和馬超就在劉備身邊,他們知道黃忠的功勞還比較好說服,但是關羽在遙遠的荊州,他根本不知道這些,那麼關羽必然會心生不滿。但是劉備堅持晉升了黃忠,他表示自己會和關羽解釋。劉備這麼做,那是因為黃忠不僅有戰功,而且還有荊州士族集團這個出生,所以才敢晉升他。如果黃忠和趙雲的情況一樣,單純地只有戰功的話,那麼劉備同樣無法晉升黃忠。

另外一點就是趙雲淡泊名利,一心想的是輔佐明主,安定萬民。所以,趙雲對官爵這些身外之物並不看重,他官爵不高也有可能是他主動要求劉備不給他封官賜爵的。這一點從趙雲的一些生平可以看得出來,他在依附公孫瓚時被其嘲笑為何不去歸順勢力更大的袁紹,趙雲的回答則是:現在天下大亂,百姓有倒懸之危,我要投奔仁政所在,所以我捨棄袁紹來投奔將軍。

趙雲劇照

所以,趙雲與關羽、張飛等人一樣,都是被劉備重用之人,只不過是各司其職而已;同時在劉備的後期,因為一些現實的原因,造成了他們在官職上有著較大的差別。準確地說就是:趙雲是被劉備重用了,只是劉備礙於多種現實原因,沒有給到與趙雲功勞和付出相對應的官職、地位,但是這不表示劉備沒有重用趙雲。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志·裴松之注》、《華陽國志》、《資治通鑑》、《蜀漢本末》、《三國演義》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0dbf82080d26d68e67a1716357fc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