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醫話 | 秋冬季這4種鼻炎症狀,最適合艾灸調治!

2023-12-07     廣東省中醫院

原標題:耳鼻喉醫話 | 秋冬季這4種鼻炎症狀,最適合艾灸調治!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咽喉頭頸科主任醫師、學術帶頭人李雲英教授。

開欄語

本專欄將定期推送中西醫耳鼻咽喉疾病的預防、治療及養生保健科普知識,為您耳鼻咽喉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持續關注!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環境的變化,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的發病率有不斷增長的趨勢,並且這些疾病發作時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但快節奏的生活容易讓人抽不出時間去求醫問藥,這就使得鼻炎朋友們對簡便安全的治療方式有著迫切的需求。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鼻炎鼻竇炎常用的外治法之一,那就是艾灸。

這4種鼻炎症狀,最適合艾灸調理

鼻炎、鼻竇炎的朋友每當到了秋冬季節、一接觸到冷空氣,病情就容易加重,頻繁發作。

要改善這些鼻炎、鼻竇炎的症狀,首先要升清降濁,疏風散邪,變「不通」為「通」;其次需提補正氣、助肺氣宣發,實衛固表,杜絕痰濁之源;第三則需溫助脾肺腎之氣,改善因寒濕之邪凝滯體內而導致鼻炎反覆發作。

而艾灸可以通過燃燒艾條產生的熱度刺激人體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溫通經絡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散寒通竅、祛風散邪防病治病的治療效果。因為它操作簡單、成本低廉,效果顯著,可以提振陽氣、祛邪散寒,非常適合陽氣不足、易被風寒邪氣侵襲的鼻炎、鼻竇炎患者的體質調理,因此屬於調理鼻炎、鼻竇炎的常用方法之一。

那麼,什麼情況下的鼻炎、鼻竇炎適合用艾灸調理呢?我覺得這4種鼻炎、鼻竇炎的情況是適合的:

1、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急性鼻炎、鼻竇炎

艾灸可以起到溫陽袪寒祛邪通竅的作用,因此治療受寒引起的感冒、或是風寒感冒引發的急性鼻炎、鼻竇炎表現出的症狀,如惡寒怕風、發熱頭痛、鼻塞流清涕、周身酸痛都是可以的。

2、肺脾氣虛引起的慢性鼻炎

如果我們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反覆外感邪氣,使肺氣受損,鼻失溫養,就會容易形成肺脾氣虛體質,使得急性鼻炎轉為慢性鼻炎。肺脾氣虛的鼻炎朋友,往往會表現為:交替性鼻塞、鼻塞時重時輕,流清水樣鼻涕或稀白鼻涕;畏風怕冷,自汗或汗多,易感冒;手腳冰涼,容易疲憊,氣短懶言;食欲不振,大便偏軟偏稀,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等。而艾灸可以溫補肺氣、實衛固表、預防感冒,對於調理肺脾氣虛型的慢性鼻炎效果較好。

3、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朋友多為臟腑虛損、表衛不固的虛寒體質。具體表現為:遇冷之後,鼻炎症狀發作或加重;容易鼻癢、鼻塞、打噴嚏、流清鼻涕;容易受寒感冒,手腳冰涼,不愛動,大便偏稀,小便清長等;而艾灸可以溫肺散寒,解表通竅,同時還可以通過調和陰陽,提升正氣,增強抵抗力。所以在不對艾草燃燒顆粒過敏的情況下,過敏性鼻炎的朋友是非常適合用艾灸來調理的。

4、慢性鼻竇炎緩解期

慢性鼻竇炎緩解期的病機為正氣虛弱、肺脾氣虛,具體表現為:持續性或間歇性鼻塞,鼻涕透明或白色、較為粘稠,晨起咳嗽、喉間有痰。而艾灸可以起到疏風宣肺、化痰排膿的效果,這樣的慢性鼻竇炎同樣可以用艾灸調理。

艾灸調鼻炎、鼻竇炎,選穴就選這7個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幾個適合鼻炎、鼻竇炎朋友艾灸的穴位,選穴簡單,操作也很方便,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試著做一做。

  • 迎香穴

迎香穴

迎香穴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開。它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氣塞」,鼻塞不聞香臭,故得名為迎香。迎香穴是疏散風熱,通利鼻竅的要穴,因此治療各種鼻部疾病時都可以選擇艾灸迎香穴調理。

  • 風池穴

風池穴

風池穴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的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時,在後頭骨凹陷處可摸到兩根大筋,在兩條大筋外側與該凹陷水平的髮際凹陷處就是風池穴。它是人體的風邪和水濕積蓄之所,艾灸風池穴具有通經活絡、止頭痛、治療鼻炎和鼻出血的功效。

  • 印堂穴

印堂穴

印堂穴位於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具有明目通鼻、安神開竅、疏風清熱的功效。它同樣也是治療鼻炎、鼻竇炎的常用選穴,我們之前介紹的鼻部保健操中,也有按揉印堂穴這一步驟。

  • 肺俞穴

肺俞穴

肺俞穴位於肺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2橫指寬)處,左右各一穴,它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是肺臟的背腧穴。肺俞穴是治療肺臟疾病的重要腧穴,具有解表宣肺、肅降肺氣的作用,冬季燥為主氣,風燥之邪易由肌膚、口鼻而入,引起皮膚乾燥起屑、鼻乾咽干、鼻炎發作。而肺又開竅於鼻,針對肺俞穴進行艾灸,可以起到溫肺潤燥、強壯皮毛、開通鼻竅,防治各類呼吸系統疾病和過敏性鼻炎等病症。

  • 大椎穴

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肩背部正中,第7頸椎下凹陷處,它是"諸陽之會",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穴位。大椎穴具有清熱寧神、祛風解表、通陽散寒、舒經活絡、提振正氣的功效。

大椎穴可以扶陽祛寒,艾灸或穴位貼敷大椎穴,可以緩解鼻塞和噴嚏等肺臟虛寒的病症表現。同時,大椎穴與足三里相配進行穴位貼敷也可以提升人體的抵抗力,治療各類呼吸系統疾病,其中就包括了過敏性鼻炎。艾灸大椎穴可以溫陽散寒,降低感冒誘發鼻炎急性發作的機率。

  •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為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足三里具有生髮胃氣、燥化脾濕的功效,是調理脾胃,提高免疫力的重要穴位,鼻炎的主要病機為肺脾氣虛,針對足三里進行刺激,可以很好的激發我們機體的正氣,增強我們的免疫力。

  • 神闕穴

神闕穴

神闕穴位於中焦,是脾胃的要穴,更是「元氣歸藏之根」。鼻炎的朋友往往都有脾胃虛寒的情況存在,而調理脾胃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溫養神闕穴。艾灸神闕穴能起到溫脾陽、調脾胃的功效,同樣也可以輔助治療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

艾灸調理鼻炎時,這些注意事項不要忘

艾灸是調理鼻炎、鼻竇炎的常用方法,不過在使用時,我們還是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的。

1、注意手法

艾灸時,我們要按照先灸頭部穴位再灸四肢穴位、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的順序施灸。在施灸時讓患者取一個舒適且方便施灸的體位,然後點燃艾條一端,火頭對準穴位皮膚,距離皮膚3厘米左右,然後施灸者手持艾條在皮膚上方左右移動旋轉移動,使皮膚有溫熱感但無灼痛感為宜。移動時速度不可過快,移動範圍維持在3厘米左右,每穴灸10~15分鐘即可。

有些對艾煙比較敏感的朋友可能無法接受這種療法,或者是找到穴位後不清楚該如何操作艾條。這時,我們也可以選擇無煙的艾灸貼或者艾灸盒,只要選好穴位後加以貼敷,效果也是一樣的。

2、鼻出血時,不宜艾灸

鼻炎伴隨活動性的鼻出血時,是不適合使用艾灸、洗鼻等外治法的,此時艾灸只會加重出血狀況。需要等鼻出血後2~3天再進行艾灸。

3、對艾草燃燒煙霧過敏者不宜艾灸

有些過敏體質的朋友可能會對艾葉燃燒時產生的微粒過敏,因此不宜艾灸。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無煙的艾灸盒或者艾灸貼。

4、熱性鼻炎不宜艾灸

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溫陽散寒的功效,因此,艾灸主要針對虛寒體質以及寒證的調理。也就是說,它可以用於調理大部分屬於虛寒性的鼻炎。但也有部分熱性鼻炎的患者,不適合使用艾灸。

熱性鼻炎,往往表現為:流白中帶黃或是黃色、綠色的濁涕,比較怕熱,容易出汗,易口渴、喜冷飲,喉間有痰、鼻涕倒流,胃口好、吃完東西後容易出汗,大便干或是易便秘,舌紅苔膩等。

如果出現了這些表現,建議大家最好前往醫院及時就診,而非自行選擇調理方式。

5、注重規範化治療

艾灸調理鼻炎、鼻竇炎,固然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不過在使用艾灸調理的同時,我們同樣也要接受規範的用藥治療,還要注重固護正氣和控制飲食,讓我們的體質和抵抗力強健起來,這樣才能讓治療鼻炎、鼻竇炎的效果更好。

耳鼻喉醫話 | 辛夷的4種吃法,對鼻炎、鼻竇炎都有效?一篇告訴你!

耳鼻喉醫話 | 冬季早起總咳嗽?當心鼻後滴漏!鑑別調理做好這3點

耳鼻喉醫話 | 鼻炎不光有寒更有熱,調理做好這3點!

醫學指導:

李雲英,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國醫大師干祖望教授的學術繼承人。

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中聯耳鼻喉口腔分會副會長,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主編,國家十一五規劃精編教材《中醫耳鼻咽喉科學》副主編。

曾獲「中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醫務工作者」「南粵巾幗好醫師」「南粵優秀教師」「首屆顏德馨優秀中醫藥人才獎」「全國首屆中醫藥傳承高徒獎」 「羊城好醫生」等稱號。

從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擅長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診治耳鼻喉科疾病,尤對咽喉嗓音疾病有較深入的研究。

擅長:鼻炎、聲嘶、咽喉炎、扁桃體炎、腺樣體肥大、中耳炎、耳鳴耳聾、眩暈、鼻咽癌、喉癌等耳鼻喉科常見疑難病症的診治。

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四下午(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耳鼻咽喉頭頸科)

供稿:李雲英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 李雲英

執行編輯:張靚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080c5baaefe0c33db88e78d9deecc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