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風起隴西》第十四集後,分明感覺燭龍確實是諸葛亮的人,但是北伐的失敗,並不是燭龍泄的密,可能另有其人,而這個人不是陳恭就是馮膺,其目的也是暗藏更大的野心殺機。
燭龍的燭繁體字「燭」右邊是蜀,所以,就是暗示燭龍把蜀架在火上烤,給蜀國帶來巨大危險,內部的魏諜是危險,但是如果蜀漢只留在蜀地發展不去北伐豈不是更大的危險,對比內部的諜,外部的長治久安才是立命之本。
五仙道在諸葛亮北伐之時擴大到一萬人,諸葛亮不會沒有發現這件事,任由其發展不是認為五仙道沒有翻天覆地的能力,而是五仙道也是諸葛亮的一個棋子。
諸葛亮說過一句話:「身為領導者,我必須尋求某種程度的內部安定,這種安定往往是要付出代價」。
想要北伐順利,首先就必須是後顧無憂,後方大本營裡面的人,哪怕有一個掌握一點權力有點動搖,諸葛亮的北伐之路都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
「青萍計劃」第二個階段目的就是離間諸葛亮和李嚴,只不過諸葛亮順水推舟,用燭龍這步棋把北伐的不和諧的聲音熄滅。
《風起隴西》假燭龍高堂秉被抓,真燭龍不是陳恭,便是陰輯
劇情到達一半的時候燭龍高堂秉就現身,無論是他的神秘程度還是個人的能力,似乎都沒有讓人感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特別是高堂秉被抓後,柳瑩也見到了真的燭龍,同時也暗示確認了高堂秉就不是魏諜。
第十二集當中,從高堂秉和陰輯和對話可知,陰輯是一個有能力,有弱點,無可替代,大智若愚之下看起來老實忠厚的人,特別是他這個人的弱點分明,更加令人覺得他有當燭龍的潛質,一個人沒有弱點還有能力無可替代,這其實是讓上司最不放心的事情,反之則是最容易隱藏在蜀漢高層的人物。
陰輯所負責的司文司是司文曹里最重要的部門,魏、吳游梟的訓練、潛伏、聯絡調度還有後方支援都是陰輯在掌控,陰輯這個人和他的位置很有價值,本身燭龍就是雙諜,他也是司文曹繼高堂秉後的重大高層。
陰輯雖然掌握著很多信息,並且還有較大可能是燭龍,但是面對馮膺的氣場本能的下跪和滿頭大汗,似乎也說明了他只有小貪而無大「逆」。
高堂秉被抓,陰輯成驚弓之鳥,那麼回到蜀漢的陳恭是燭龍的嫌疑愈發明顯。
陳恭不僅僅是雙諜,更有可能是三諜,一面是魏,一面是蜀漢,另一面是自己的私心。
陳恭回蜀漢後用計謀除掉馮膺,報當年殺父之仇,取而代之坐上曹掾之位。(陳曹掾是陳恭父親,當年是馮膺殺了陳恭父親才上位,所以陳恭除掉馮膺也符合劇情邏輯)
他在蜀漢很有可能應該是李嚴的人,後楊儀復位後,在楊儀手下,在魏是郭淮手下,而他似乎也在被諸葛亮暗中控制。
並且演員陳坤對陳恭這個角色的定義就是「藏」
從陳恭認識荀詡接觸翟悅開始,他無論面對哪一派都是隱藏,在翟悅死後,陳恭一直到生命的盡頭或許都做不了真實的自己。
你覺得劇中的諸葛亮是幕後主使嗎?
陳恭和陰輯誰才最有可能是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