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在先帝劉備駕崩後,輔漢將軍李嚴糾集兩川門閥士族,內訌不斷,這已經成為了蜀漢生存發展的重大隱患,蜀漢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不得不找一個方式解決。
《風起隴西》前幾集當中,諸葛亮的出場並不多,也沒有看出來他有什麼大的動作和智謀,看他如此淡定,顯然他正在思考演一場大戲,自古都是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難,諸葛先生參與內鬥也一定具有的更深層次的味道。
陳恭和荀詡這兩個「小人物」也成為了亂世之中最大的變數,同時也是《風起隴西》的兩大主角。
很喜歡陳恭和荀詡的對手戲,表面上兩人互有防備和懷疑,其實內心都十分篤定對方的為人,從他們一見面開始,那種男人間友情的氣氛就烘托的非常恰當,就像醇香的百年老酒,只要掀開一條縫,就能聞到他們散發的「香氣」。
諸葛亮北伐失敗以後,蜀漢內部開始爆發紛爭,這也成為郭淮實施「青萍計劃」的最佳契機。
頗為喜歡郭淮和郭剛這兩個角色,看起來無毒無害,但是就會讓人覺得他們二人有一絲帶有搞笑氛圍的陰險狡詐,這種人物一般都是前半生大富大貴,後半生卻很難得到想像中的地位,誰讓他們的對手是諸葛先生呢。
在《風起隴西》裡面郭淮是「青萍計劃」的制定者,郭剛則是前期的負責人,然而真正的「青萍計劃」有兩個階段目的。
這兩個階段的目的環環相扣,頗有扭轉乾坤定江山的架勢,蜀漢諜者相繼中計,雙面間諜獲得李嚴的重用,馮膺也被誣陷為出賣蜀漢軍情的魏諜。
第一階段是要讓這位雙面間諜成為蜀漢的諜戰英雄。
讓他進入司聞曹作為戰略情報臥底長期潛伏,最終取代曹掾馮膺官職,徹底掌握蜀漢的軍情機構。
這一招的目的相當大膽,看似危險重重,實則順理成章,蜀漢的內部爭鬥成為了最佳深入契機,雙面間諜的心最難控制,到底他會如何做出選擇呢?
亂世之下的古代諜戰,他們想達成的目的和有所圖,著實令人不解與看不清晰。
第二階段則是分裂蜀漢內部,達到一統天下的宏圖霸業。
挾持輔漢將軍李嚴,令丞相諸葛亮和李嚴徹底分裂,達到曹魏將不戰而勝、一統天下的戰略目的。
用最小的代價、最深的智謀、最少的犧牲達到戰略目的,郭淮的想法相當精緻,有時候一統天下也未必是要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往往一隻魚足以腥了一大鍋湯。
而所謂魏諜"燭龍",以及執行諜戰行動的曹魏間諜,都是郭淮實施真正「青萍計劃」的棋子。
郭淮和諸葛亮都是下棋的人,郭淮的計中計遇上諸葛亮的局中局,兩大智者的布局卻還要依賴陳恭和荀詡兩個「小人物」,這兩個人物的行動和做法將會直接影響計中計和局中局最後的結果。
陳恭和荀詡兩個「小人物」的兄弟情更是牽動人心,《風起隴西》也讓男人在亂世當中的友情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升華。
你更喜歡劇中下棋的郭淮、諸葛亮還是局中人陳恭、荀詡?
誰才是最可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