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錦上添花》:沒有大明星坐鎮,上座率卻高達98.6%

2023-01-13     電影聚焦

原標題:1962年的《錦上添花》:沒有大明星坐鎮,上座率卻高達98.6%

1962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喜劇片最為輝煌的一年。

既有引發農村觀影熱潮的《李雙雙》,也有大導演謝晉拍攝的《大李小李和老李》以及新中國第一部立體彩色電影《魔術師的奇遇》,這些高水準的喜劇片都深受觀眾喜愛。

在其中有這麼一部喜劇片,沒有大明星坐鎮,僅靠29萬的低成本製作就形成了轟動全國的效應。

這就是北京電影廠出品的《錦上添花》,上映時,影院笑聲不斷,上座率高達98.6%(《新電影傳奇》節目中提及),是那個年代名副其實的「合家歡賀歲喜劇」。

時至今日,電影頻道仍會不時重播這部經典老片,吸引著老一代影迷甚至不少新一代觀眾駐足觀看。

01、為拍火車戲找鐵道部借火車

在《錦上添花》之前,北影廠還從沒拍過喜劇片,在60年代的喜劇片風潮影響下,北影廠也開始籌備第一部喜劇片的拍攝。

對於這個拍攝計劃,作為北影廠資深演員的謝添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興趣。

在此之前,謝添曾憑藉電影《林家鋪子》中的林老闆深入人心,之後他又演而優則導,導演的《洪湖赤衛隊》《探親記》都得到業內外的一致好評。

雖然沒有拍攝喜劇片的經驗,但謝添非常喜歡喜劇,私下裡還會編排一些笑話和相聲段子,比如相聲大師侯寶林的《醉酒》就是由他編寫。

正好當時北影廠正在為找誰來拍第一部喜劇片發愁,謝添便自告奮勇接下了這個任務。

影片的故事靈感來自謝添早年在火車站的一次轉車經歷,他對於車站那位熱情可愛的老站長印象非常深刻,覺得這個人物身上有不少可挖掘的喜劇元素。

緊接著他和同為北影廠導演的陳方千以一個偏僻的火車小站為主要場景,以車站工作人員為主角,在他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產生了種種笑料。

這個劇本主要有兩條故事線索:一是圍繞新來的站務員段志高展開,因為對業務不熟悉鬧出不少笑話;二是在工作之外,用喜劇性的手法呈現角色們的感情問題。

比如站長「老解決」和生產隊長「胖大嫂」早已愛慕對方多年,卻羞於表白遲遲沒有開口。

各懷心事的兩人在秦廣播的撮合下碰面,老解決要和胖隊長借發電機,而胖隊長以為老解決要和她告白,兩人在哭笑不得的誤會中上演了一場「女跑男追」的名場面。

劇本完成後,謝添立馬拿給廠長看,廠長覺得故事挺有意思,但還需要再深入生活,聽取鐵路工作人員的意見,再把故事進行豐富。

之後,謝添和陳方千走訪了不少火車小站,搜集到不少有價值的素材。

謝添他們還把劇本中的一些喜劇橋段講給鐵路職工,再根據職工們的反應進行修改。

他們從職工們那裡聽說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比如電影中段志高與狗熊的深夜邂逅,就是根據一位扳道員的真實經歷改編。

謝添他們花了幾個月時間,從北到南先後三次走訪全國各地的火車小站,最後確定以「籌建小水電站」為中心,愛情故事為支線,兩條故事線最終都有皆大歡喜的結局,這才有了《錦上添花》的片名。

劇本定下後很快就進入拍攝階段,謝添在幾經挑選後選定了河北承德的六道河子車站拍攝,這個四等小站和當年謝添換乘的小站非常相似。

但唯一讓謝添有些發愁的是,片中有不少和火車有關的戲,但來往的列車不可能為了劇組長時間停留,愁悶不已的謝添突然想到了北影廠的製片主任王志敏。

王志敏在來北影廠前做過大領導的秘書,還在鐵道部工作,他得知謝添的困難後專門找到部長,特批調來火車頭和幾節車廂進行拍攝,解決了這一大難題。

02、用陳強換來本片男主角

儘管影片獲得觀眾的高度認可,但在當時來看,影片對於演員的選擇卻是冒著一定風險。

比如趙子岳、凌元等人都沒演過喜劇,他們能否把角色的喜劇特質拿捏到位?

但豐富表演經驗的謝添完全不擔心這一點,他不僅是劇組的氣氛擔當,也牢牢把控著演員表演的分寸感。

比如飾演胖隊長的凌元覺得這麼大歲數,不太好意思拍戀愛的戲份,謝添告訴她愛情是美好的,不要有任何顧慮,儘管放開了演。

謝添的引導讓凌元逐漸卸下心防,最終成功塑造了一個熱情直爽,面對愛情又有幾分羞澀的女性形象。

在這些演員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飾演段志高的韓非。

其實謝添一開始就定下了由韓非出演,儘管韓非此時已經40多歲,扮演20齣頭的小伙子似乎有些勉為其難。

但謝添考慮到韓非有二十多年的喜劇表演經驗,再加上他的形象並不顯老,整個人的精神氣質還有著年輕人的朝氣蓬勃。

但韓非當時正在準備著《魔術師的奇遇》和《女理髮師》兩部喜劇片,時間安排非常緊張,他所在的天馬電影廠一開始不想放人。

但巧合的是,天馬廠的《魔術師的奇遇》想找北影廠的陳強主演,於是北影廠和天馬廠在一番商量後,最終用陳強「換」來了韓非。

在拍攝過程中,謝添特意囑咐韓非不要用那種誇張的喜劇表演方式,而是要「收著演」。

比如被小發明的發明裝置澆了一頭水的那場戲,韓非的臉上幾乎沒有一絲表情,這種冷處理的方式反而製造了強烈的反差感,喜劇效果直接拉滿。

03、與百花獎失之交臂

由於生動的故事和演員的精彩演繹,《錦上添花》在第三屆百花獎上獲得多個提名,尤其是凌元更是在最佳女配角的獎項上拿下了最高票數。

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屆百花獎沒能舉辦,也讓《錦上添花》遺憾錯失了拿獎的機遇。

但《錦上添花》的出現,也讓包括導演在內的主創們迎來了演藝事業的新高峰。

比如《錦上添花》的大獲成功給了謝添不少信心,之後他又導演了《小鈴鐺》《生財有道》等喜劇片,都深受觀眾的喜愛。

此外,謝添還在《茶館》《風月》等片中貢獻了精彩的表演,2003年謝添以89歲高齡離世。

而對於韓非來說,1962年的喜劇片幾乎被他包圓,除了本片,由他主演的《魔術師的奇遇》《女理髮師》也在這一年上映,韓非的「喜劇巨匠」的名號也深入人心。

此後韓非先後出演了《阿詩瑪》《她倆和他倆》《子夜》等影片,直到1985年因心臟病離世。

此外飾演女主角鐵英的李長樂當年還是北影廠的一位新演員,《錦上添花》是她的第一部電影。

1985年,李長樂開始擔任北影廠演員劇團副團長,自此由台前轉向幕後,並擔任了多部譯製片的導演。

2022年底,84歲的李長樂離世,也成為眾位主創中最後一位去世的演員。

此外,憑藉《黑三角》再次顛覆以往形象的凌元,以及中國影壇黃金配角的趙子岳等老藝術家,也都已經在多年前離世。

時至今日回顧這部經典喜劇,可以看到影片對生活性與喜劇性的平衡,成為能夠得到觀眾認可的制勝之道。

希望中國電影秉承老一代的創作精神,紮根於人民生活,拍出更多優秀的喜劇片!(撰文:皮皮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c7644e3696ae283a8e9441b7a617f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