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是「湖北第二城」?曾謠言:武漢直轄後的湖北省會城市是襄陽

2022-06-09     蘇丹卿

原標題:襄陽是「湖北第二城」?曾謠言:武漢直轄後的湖北省會城市是襄陽

提到襄陽這座古老的千年之城,想必會掀起許多人的「武俠」記憶。

從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脫穎而出」的襄陽城,那個風雨欲來、英雄出世的襄陽城,成為了多少人所嚮往的城市。

據說,金庸先生最愛的城市就是湖北襄陽了。有人曾統計,在他的武俠小說里,襄陽出現了260多次。

襄陽地處華中地區、漢江中游。漢江穿城而過,分出襄城與樊城,是一座擁有2800多年建制歷史的古城。

在古代,襄陽是兵家必爭之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因而,襄陽古城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 同時,它也是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主要發源地。

歷史上的襄陽,經過無數金戈鐵馬,無數江湖兒女在此留下熱血、熱淚。史料記載,曾有172次有名的戰爭發生在襄陽。

《三國演義》的120回中,有32回故事發生在襄陽。這座城市從古至今,給人留下「鐵錚錚」的英雄氣概之印象。

在古代,它是兵家必爭之地;在今天,它是「湖北第二城」。多年來在湖北各式GDP排行榜上雄踞第二,僅次於省會武漢。

2021年,襄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09.43億元,為湖北省第二。2021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43。2022年3月,入選「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排名第55名。

據悉,在襄陽還有這麼一個流傳多年的謠言,那就是「武漢升為直轄市,襄陽成為湖北省會」。可見,襄陽實力的雄厚;也可見,它的十足底氣。

襄陽的發達交通,古人早已留下定義:七省通衢

早在西漢時期,襄陽就已經繁華,為漢水中游的重要港口。「南船北馬」的繁榮景象「歷歷在目」。

唐宋時期,襄陽更是千帆所聚,萬商雲集」。明清時期,襄陽的商業發達於歷史篇幅中留下更多重彩,建有20多個商業會館、30多個碼頭。

進入21世紀,襄陽的經濟發展緊緊抓住了高鐵時代,勢不可擋。同時,千年兵家必爭之地也搖身一變為「汽車之城」。經過多年發展,汽車工業已成為襄陽工業的「龍頭」。

不得不說,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襄陽雄踞一方的經濟發展。它作為是湖北、河南、重慶、陝西四省(市)毗鄰地區的交通樞紐,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給予了它更多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明。

在襄陽人的心底,漢江是他們的「母親河」。他們與漢江之間的親密關係猶如武漢人對長江的那般情感炙熱。

有「母親河」,自然也有「父親山」。 傳說伏羲死後就葬在此處,身體化為峴山諸峰,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山。它背靠巍巍大荊山,直插滔滔漢水,環抱襄陽,將其打造成「華夏第一城池」。

同時,它也為千古的天籟之音創造了璀璨精髓。據考證,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馨就是由峴山上的石片磨成的。

如今,在湖北省博物館內可演奏的編鐘複製品,也是由峴山上的石頭磨製而成。這座古老的山脈像是一位沉穩、低調的」父親「,同襄陽人的精神世界連成一線。

從」母親河「的浸潤,到」父親山「的磨鍊,斑駁的古城牆與亞洲最寬的護城河令人嘆為觀止,恍惚間是來到了武俠世界裡的那個襄陽城。正是在這裡,郭大俠、黃女俠率襄陽軍民鎮守襄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襄陽古城牆,起初築於漢初,至元末前不斷修整擴大,略呈方形。元末被毀,明代重建。

城垣周長7.6公里,城高8米,四面六門。城牆之上留有仲宣樓、魁星樓、獅子樓、夫人城等建築,並設置垛堞4000多個。

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城建築防禦體系之一,也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池防禦建築。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這裡,在這城牆裡外,襄陽的世界不僅僅是武俠世界,更多的還是三國故事。金庸是襄陽的推崇者,劉表則是襄陽的建設者。

他將荊州治所由湖南常德(漢壽)遷至襄陽,並將這裡治理成一個燦爛的文化中心。

那時的三國故事還沒開始。隨著求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在古隆中提出了」三分天下「的宏圖後,群雄逐鹿的三國故事自此上演。

登臨城牆,憑水遠望,古今交融的襄陽城令人心動不已。過去與今天的交匯,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令人忍不住再想一探究竟。

最好是先去街頭巷尾找家麵館,吃一碗牛肉麵,喝一口黃酒,將現代人的身份拋開腦後。如果要用一種美食代表一座城市的獨特風味,襄陽必然是一碗牛肉麵。

襄陽牛肉麵聞名遐邇,且歷史悠久。最早傳於清朝康熙元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熱騰騰的牛肉搭配鮮美的湯頭,帶勁的鹼麵條撒上香菜,蔥花與紅油……看著火熱,卻又濃縮著一股煙火與人情的底色。

一口面,一口酒,愜意而舒服。若不嫌棄那蒜子的沖味,這一部美食大戲會更好看。當然,更好看的還是襄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5a95495cda255254e483481e5b982822.html